菜价连续回落,原因有这4个!
☝点上面蓝字 免费订阅大棚信息!
实时更新各大市场菜价表(点击查看)
本周蔬菜的整体价格呈现连续回落的走势。
9月8日,新发地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是2.94元/公斤,比上周同期(9月1日)的3.14元/公斤下降6.37%;;比去年同期的3.93元/公斤下降25.19%。周环比明显下降;年同比大幅下降。上周末,价格同比下降22.08%,本周同比降幅有所放大。
▲2023年8月末至9月初与上年同期蔬菜批发平均价走势对比图(单位:元/公斤)
去年同期,河北与内蒙古交界一带提前出现了强寒潮天气,当地气温快速下降,地头气温一度下降到-3℃,许多正处于生长期的蔬菜受到冻害,死苗、死秧的现象比较普遍。正处于上市期的蔬菜也受损严重,大幅减产。当时,很难寻找到替代产地,北京市场上蔬菜的供应出现比较明显的短缺现象,少数蔬菜的价格大幅上涨,蔬菜的整体价格明显上涨。本周蔬菜的价格大幅度地低于去年同期,主要是去年同期蔬菜的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而今年的走势则比较平稳。
本周蔬菜的整体价格继续下降,降幅也比较明显。推动价格下行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冷凉地区夏季晚茬蔬菜整体长势良好
目前,夏季冷凉地区已经接近上市尾期,产地的气温也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气温下降的幅度处于正常区间,没有出现灾害性天气。由于当地晚茬蔬菜长势良好,近期正在形成集中上市阶段。
与上周相比,大白菜价格下降了12.50%;圆白菜价格下降了5.25%;小菠菜价格下降了42.67%;白萝卜价格下降了21.43%;莴笋价格下降了24.71%;菜花价格下降了3.03%;团生菜价格下降了8.33%。当地晚茬蔬菜正处于集中上市期,供应充足,价格均有程度不同的下降。
2、北京周边地区气温适宜,小品种蔬菜产量逐渐增加
北京周边地区生产的蔬菜多以鲜嫩的小品种蔬菜为主,这部分蔬菜的保鲜期较短,特别是在前期降雨及高温高湿环境下,蔬菜的生长受阻,腐烂现象加剧,供应处于偏紧状态,价格明显蹿高。近期,温度适宜,有利于生长,也减少了损耗,这部分蔬菜价格的降幅比较明显。与上周相比,韭菜的价格下降了24%;香菜的价格下降了35%;小油菜的价格下降了34.21%。由于近期的气温非常适宜这些鲜嫩的小品种蔬菜生长,后期的价格还有继续下降的空间。
3、茄果类蔬菜有集中上市现象
前期的降雨及高温高湿天气,影响了茄果类蔬菜的坐果率,使得茄子类蔬菜的价格出现比较明显的涨幅。8月下旬以后,北方地区降雨天气过程减少,又告别了高温高湿天气,茄子类蔬菜形成一波几乎同时开花、同时坐果、同时成熟的生长过程,进入本周以后,供应能力迅速恢复,价格也交替回落。与上周相比,圆茄的价格下降了32%;长茄的价格下降了16.67%;广茄的价格下降了25%;线茄的价格下降了22.22%;西葫芦的价格下降了21.43%;黄瓜的价格下降了16.67%。
4、后续蔬菜接续相对顺畅
9月份以后,北京蔬菜的供应地会实现逐渐南移的转换,目前看来,后续上市的蔬菜供应也相对稳定。产地转换过程中有一个接续的过程,这种接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后续产地的如期上市;一类是此前受到强降雨遭受洪涝灾害的蔬菜生产的恢复程度。
目前看来,微信搜索菜农圈关注加入圈子,后续产地的蔬菜已经有部分开始在市场上露头,比如在冷凉地区的西葫芦退市以后,山东西葫芦能否如期接续。比较可喜的是山东西葫芦在近期已经有部分可以采收了;当冷凉地区的团生菜退市以后,团生菜的供应地会逐渐南移到北京延庆、通州、顺义,以至于河北廊坊,本周,延庆的团生菜已经基本长成,随时可以接续。
此前,河北衡水、沧州的圆茄受淹严重,可是今年山东聊城的圆茄是扩种的,而且还没有受淹,使得圆茄的供应仍然相对充足。7月末,北京房山平菇的生产基地被暴雨浸泡,很多人担心在冷凉地区平菇退市以后的接续问题。现在看来,当地生产的恢复还是比较快的,本周就有房山的平菇在市场上露头。正常情况下,河北与内蒙交界一带的平菇退市以后,接续上市的是北京延庆的,随后是房山的。目前正是延庆平菇取代内蒙平菇的阶段,而房山的平菇已经在跃跃欲试了。所以,总体上看,后续蔬菜的接续过程比此前人们预期的要好。
本周,蔬菜的整体价格环比降幅稍微明显一些,实际上这仅仅是开始,后期如果没有突发的不利天气的影响,秋季蔬菜的整体价格会比夏季要低一些。来源北京新发地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