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背后的超级富豪,曾投资阿里10亿美元,如今被迫变卖公司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7:08:24 浏览量:1

杨致远,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但20年前,在马云、马化腾、周鸿祎这些如今的互联网巨头眼里,杨致远是整个互联网世界当之无愧的王者,其所领导的雅虎市值一度超过1250亿美元,差距太大,以至于只能仰视。

2005年杨致远将10亿美元和雅虎中国的全部资产一起打包投资给了马云,换取了阿里巴巴40%的股权,彼时马云的淘宝网为了抢夺用户,和eBay和易趣打的热火朝天,同时新上线“支付宝”业务又是一个吞金巨兽。

这10亿美元,解了马云的燃眉之急。

时间到了2021年10月20日,在双十一预售活动中,淘宝旗下两大顶流主播李佳琪薇娅一晚上斩获了189亿元的交易额,约为29亿美元。

曾经救马云于水火的10亿美元,如今还不到淘宝一晚的流水1/2。

而那个曾经让整个互联网世界仰望的王者杨致远,在一些致命的错误后,终跌落神坛。

Yahoo!

1990年,22岁的杨致远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斯坦福大学电机系,也正是在这,他遇见了雅虎的另一位创始人大卫·费罗。

在斯坦福读书期间,杨致远还在学校图书馆兼职,他的工作在常人眼里看来非常的枯燥无聊,将书籍按照种类进行整理排放。

一天,大卫·费罗在和杨致远聊天时,提及了在互联网上查找内容的麻烦之处,网上内容众多但彼此之间毫无关联,非常难以检索。

杨致远便对大卫·费罗说,能不能像图书馆里那样,对网络上的内容进行分类,相同类型的内容放在一个站点里,这样找内容和资源就会方便很多。

说干就干,于是俩人靠着学校的网络平台,在全网进行搜索,整理出了著名的“万维网指南”。

本着共享,也是一种炫耀的心理,杨致远将这份“万维网指南”放在了斯坦福的BBS里。

万维网指南发布后引起了BBS的轰动,大家争相将这份指南分享给自己身边的朋友,于是在短短一年后,万维网指南的页面访问量突破了100万人次。

要知道,美国1993年的网民数量才堪堪突破300万。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由于“万维网指南”是架设在斯坦福的校园网之上,巨大的访问量一度拖累了斯坦福内网的运行速度,于是校方便将万维网指南扫地出门了。

万维网指南不仅受到了广大网友的追捧,也颇受资本的青睐。

在被校方扫地出门后,硅谷的红杉资本找到了杨致远和大卫·费罗,表示愿意投资400万美元支持他们建立一个新的网站。

这里其实还有一则逸闻,在给新网站起名时,杨致远本想以英文姓"Ya”作为名字的打头字母,但在翻遍了整个字典后,也没找到合适的词组。

有点恶趣味的杨致远忽然想起《格利佛游记》中有个“Yahoo”一词,这是故事里一种粗鄙、低级的人形怪物,具有人类的种种恶习。

这本是杨致远对自己长期 “游手好闲”的一种自嘲,可俩人讨论了一会,觉得反正互联网世界都是喜欢新鲜事物的年轻人,一本正经的词汇可能还不如这个充满贬义的单词来的有趣。

俩人一致同意将“Yahoo”作为未来网站的名字,为了增加感情色彩,他们又特意加上了一个感叹号,这才有了后来的“Yahoo!”。

1995年4月,杨致远拿着400万美元成立了雅虎。

最年轻的华人富豪

从雅虎成立到雅虎上市,共历时12月,不多不少,正好一年。

1996年4月12日,雅虎在纳斯达克以13美元/股的发行价敲钟上市,当日收盘时股价已经暴涨至33美元/股。

和这支股票交相辉映的是,雅虎的业务发展速度与规模。

作为全世界首个门户网站,雅虎聚合了当时网民感兴趣的各种内容,搜索引擎、股票、地图、聊天室、新闻、天气预报、邮箱,这些内容不仅有趣,而且免费。

这就是杨致远的商业模式:免费内容+商业广告,通过大量优质的免费内容吸引用户,然后向广告主卖广告。

是不是觉得这个玩法很熟悉,没错,及至今日整个互联网基本上也都是沿用了这套模式,仍未过时。

这套玩法上线不久后,雅虎的日均访问量便超过了竞争对手的总和,而在上市之后更是迅速的碾压了当时主流的搜索引擎Infoseek,到1997年底,雅虎日均访问量已经高达9000万。

2000年1月,趁着千禧年的春风,雅虎用户突破5000万大关,日均访问量突破2亿,股价涨至475美元,市值总计1200亿元。

那时的雅虎有多夸张,这么说吧,波音、强生、亨氏三家500强企业的市值加起来,也没有雅虎高。

而作为创始人的杨致远,也凭借着100亿美元的身家,成为了华人中最年轻的超级富豪。

运气不佳杨致远

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而雅虎几乎成为了这句话最好的注脚。

雅虎在1995年凭借着400万美元的投资成立,而到了5年后,市值已经高达1200亿元,翻了足足3万倍!

其发展速度堪称恐怖,但在度过千禧年之后,仿佛上天抛弃了杨致远,以至于他做了几个尤为致命的商业决策。

1997年谷歌的创始人曾经主动找上雅虎,表示愿意以100万出售其搜索引擎技术,然而彼时雅虎的访问量已经一骑绝尘的甩开友商,拒绝的相当的干脆。

2002年,谷歌的崛起开始日渐威胁到了雅虎在搜索引擎的统治地位,于是杨致远再次找到谷歌的两位创始人报价30亿美元收购。

谷歌那边考虑了下,表示增加五亿美元可以,没成想这个要求直接惹恼了雅虎,收购谈判遂不了了之。

而截至本文发稿,谷歌市值1.85万亿美元。

2006年,雅虎与fackbook启动了收购谈判,雅虎这边出价10亿元,Facebook的CEO扎克伯克一口答应了。

杨致远一看,你Facebook答应的这么爽快,觉得是不是买贵了,遂反悔要求以8.5亿美元收购。

扎克伯格当时作为22岁的一个小年轻,哪受得了这侮辱,直接就不谈了。

而截至本文发稿,Facebook市值9152亿美元。

同样的剧情,2008年再次上演。

彼时雅虎的业务已经显现颓势,微软提出以400亿美元全资收购雅虎的邀约,杨致远觉得少了,微软就加价到了475亿美元。

结果杨致远还是嫌少了,表示没有530亿美元免谈,于是微软就不谈了。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随着各项业务的全面衰退,雅虎在2016年以48.3亿元卖给了美国电信巨头Verizon。

在后来的一次访谈中,面对主持人对于上述收购要约的提问,杨致远苦笑地表示自己:运气不佳。

当然,也就是这个表示自己运气不佳的杨致远,2005年投资马云的10亿美元,如果后来股份没有变卖的话,这笔投资在今天的回报约为2000亿美元。

---

1996年,北京中关村街角矗立起了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

“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

而海的那边,28岁的杨致远带着自己的第一款产品“yahoo!”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

20年间,风云变幻。

2017年,在被电信巨头Verizon收购后,雅虎宣布改名Altaba。

这个曾经的先行者、这个互联网老兵,这个于世纪之交为一代中国网民带来最初记忆的雅虎,彻底消散于风中。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