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中寻找A股投资脉络之六:上市公司背后鲜为人知的亲属关系链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7:03:55 浏览量:0

在A股高达52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这么一群特殊的企业群体。他们以家族成员为主,在股权数量、高管人员以及董事会席位上多有其身影。近些年来,随着创一代的退隐,这些企业的“家族基因”也逐渐显露。

上市公司背后鲜为人知的亲属关系链

2022年至今,沪深两市已有超20家上市公司完成了“二代接班”。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到2023年12月末,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有55位“90后”。

其中,最年轻的当属狮头股份的吴家辉和春立医疗的史文玲,接任董事长一职时年龄分别在25岁、24岁。而他(她)们又分别是从其父——吴旭、史春宝手中“接棒”。

目前,上市公司中存在着一大批像这样的家族企业。除上文提到的“二代”,父子、父女关系外。还有许多上市公司存在着诸如夫妻、兄弟、甥舅、叔侄及多个家族联姻而来的亲属(姻亲)关系,其数量近年来亦有显著增长。

接下来,笔者将引用看究竟的数据及人物关系图,带大家梳理目前上市公司中亲属关系数量前十的企业,这些企业包括了利柏特、瑞尔特、大丰实业、秦川物联、东鹏饮料等。

排在第一位的是——利柏特。这家主营工程设计的上市公司,其亲属关系链有12条之多。若单从股权结构上来看,利柏特的实际控制人为沈斌强、沈翾父子俩。

IPO前,沈氏父子通过上海利柏特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利柏特投资”)持有公司54.47%的股份。

其中,沈斌强通过张家港保税区兴利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兴利合伙”)持有5.31%的股份;沈斌强直接持有2.23%的股份。

除沈斌强、沈翾父子外,沈斌强与杨清燕又是夫妻关系。截至目前,杨清燕持有利柏特约0.45%的股权,即200万股份。

或借助杨清燕的关系,杨氏家族的成员包括杨清华、杨东燕、杨清建均深度参与了利柏特的前期发展。

将时间线拉回至2006年。彼时,杨清燕之妹杨东燕通过外资企业东侨国际持有公司约30%的股份。

此后杨氏家族的另一成员,杨清华持有利柏特投资18.20%的出资额,持有兴利合伙11.12%的出资额。

同为杨氏家族成员的杨清建则与配偶陈裕纯同为公司股东。若进一步梳理发现,杨清建持有利柏特投资15.46%的出资额并担任该公司监事,持有兴利合伙9.44%的出资额。

除杨氏家族外,实控人沈斌强之弟沈伟强持有利柏特投资6.00%的出资额,持有兴利合伙3.65%的出资额。其配偶李建平,持有公司约0.45%的股权,即200万股。

此外,作为公司副董事长的王海龙持有利柏特投资2%的出资额,持有兴利合伙3.65%的出资额。

而王海龙配偶孙霞亦持有公司200万股份。有意思的,在这份名单之外,王海龙与孙霞之子王牧云持有利柏特投资4%的出资额。

排在第二位的是主营卫浴器材的瑞尔特,该公司亲属关系链有10条。IPO前,董事长罗远良、总经理张剑波、副总经理王兵、副总经理邓光荣分别持有公司约17%的股权,合计持有公司股份816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8%。

早在2012年5月,上述四人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书》及关于持续共同控制的《承诺函》。

该协议约定四人共同实施对公司的管理和控制,在重大决策之前需达成一致意见。不过,到了2019年4月这四位主要股东终止并解除了一致行动人关系。

除这四位大股东外,其家属亦成为公司重要“合伙人”。据2014年的招股书显示,彼时还被称为瑞尔特有限公司,其股东名单中这四位重要股东及其家属分别包揽了公司主要股权。

其中,罗远良将其所持有瑞尔特有限8%的股权转让给妻子谢桂琴和两个儿子罗金辉、罗文辉;王兵则将其所持有8%的股权以相等的出资额转让给妻子庞愿和女儿王伊娜。

而张剑波将持有瑞尔特有限5%的股权转让予母亲张爱华和妻子吴宾疆;邓光荣则将其所持有5%的股权以不等出资额转让给妻女方秀凤、邓佳。

最终在上市前,王伊娜、庞愿、张爱华、罗金辉、谢桂琴、邓佳分别持有公司2.94%、 2.94%、2.94%、2.57%、2.21%、2.21%的股权。

排在第三位的是大丰实业,这是一家家族企业极其浓厚的上市公司,甚至鲜有被资本“宠幸”的机会。其人物关系图非常之复杂,亲属关系链有9个。

梳理公司年报发现,大丰实业前十大股东全是家族成员,持股约占6成之多。其中,公司实控人、董事长、第一大股东丰华与第二大股东、副董事长丰岳是兄弟;第三大股东LOUISA W FENG(王小红)是丰华的妻子;

而第六大股东丰其云是丰华的叔叔、第七大股东GAVIN JL FENG(丰嘉隆)和第九大股东JAMIN JM FENG(丰嘉敏)又是丰华的儿子。

此外,公司第八大股东杨吉祥、第十大股东徐吉传是丰华的姑父。而丰岳又与第五大股东傅哲尔是夫妻关系。

前十大股东中,仅有的机构是宁波上丰盛世投资公司。但进一步股权穿透发现,该机构是董事长丰华出资与公司众高管共同持股的平台。

排在第四位的是秦川物联,实际控制人为邵泽华。该企业也有着浓厚的“邵氏家族”色彩,其亲属关系链多达9条。

IPO前,“邵氏家族”控股90%以上。而邵泽华一人就直接、间接持有公司约82.89%的股份(可支配股东大会表决权的股份比例为80.29%),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而由邵泽华相继引出了邵福斌、邵福珍、邵小红、邵木英,这五人又互为兄弟姐妹,均为“邵氏家族”的主要成员。

其中,邵福斌持股为2.65%,邵福珍持股为1.32%,邵小红持股为1.28%,陈君涛持股为2.65%,而陈君涛又系邵泽华姐姐邵木英之子。

此外,“邵氏家族”通过共青城穆熙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共青城穆熙”)持有公司约3.94%的股权。其中,邵泽华本人通过共青城穆熙间接持有公司328万股,即发行前总股本的2.6%。

同时,作为“邵氏家族”成员之一的邵福斌又系公司第一大流通股东共青城穆熙执行事务的合伙人,持有2.62%的财产份额(间接持有秦川物联13万股)。

如上文提到的,陈君涛、邵小红以及陈君涛之父陈寿山、邵福珍之女张晶分别持3.28%、3.93%、2.82%、3.93%的财产份额,间接持有秦川物联16.3万股、19.5万股、14万股和19.5万股。

接下来当属“潮汕家族企业”的典型——东鹏饮料。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林木勤,以其本人为中心而衍生出了8条亲属关系链。

公开资料显示,在东鹏饮料IPO前林木勤合计持股为56.38%,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其中,林木勤本人直接持股约55.27%。

尤其在混改后的数年内,“林氏家族”主要成员,如胞弟林木港、侄子林戴钦及林木勤妻子陈惠玲的“陈氏三兄弟”陈海明、陈焕明、陈韦鸣等家族成员也陆续进入公司股东、管理层。

其后在2013年6月至7月间,东鹏有限进行了两次增资扩股,公司注册资本由460万元增至1.38亿元。

期间,三大股东包括林木勤、林木港、林戴钦分别以货币增资9083万元,870万元,870万元。同时,林木勤妻子这边的陈氏兄弟,陈海明、陈焕明也进行了增资。

2016年林木勤创立鲲鹏投资,交由儿子林煜鹏管理,并与陈焕明等多位东鹏有限的自然人股东将出资额转入到鲲鹏投资,使鲲鹏投资成为东鹏有限的第二大股东。

除上述关系图外,东鹏饮料的机构股东中亦有该家族多位成员身影。其中,东鹏远道的有限合伙人郑智勇为林木勤的外甥,间接持股为0.19%。

而另一机构股东——东鹏致远的有限合伙人陈响武、陈响松又为股东林木港的妻兄,两个各间接持股为0.01%。

实际上,这样的“家族基因”在盛德鑫泰、公元股份、常青股份、兴业股份、艾迪精密上均有所出现,这些公司各有8条亲属关系链。

其中不乏叔侄、妻舅、翁婿、祖孙等亲属关系。而这样的“家族成员”,不仅出现在股东层、管理层,甚至还出现在董事会层面。

通过上述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近40年的资本市场运行中,“家族企业”在早期阶段由于权利集中,运营效率较高,对企业的快速发展有利。

但同样也产生了诸如“一言堂”等现象。尤其在当下——新旧产能交替的大时代下,如何能够带领企业转型发展,这或许是这些上市公司“族长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