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2名女秘书相陪,几年狂赚100亿,昔日河北首富为何锒铛入狱
他是曾经中国福布斯排行榜的第15位,仅用九年的时间就将手中的资产从10万翻到了100亿。
巅峰时期的他,甚至一跃成为河北第一首富,名下豪车别墅无数,每天出行不但有保镖保护,还有12名女秘书为其贴身服务。
然而谁能想到,这看似光鲜无比的外表下,竟然隐藏着一个黑暗的真相,他的大多数财富都是通过非法手段得来的。
那么这名百亿富翁究竟做的什么?他的最终结局又是怎样的?
商业奇才的崛起
1952年,杨卓舒出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的父母都是先进的知识分子,可惜被打上了“右派”的反动标签,这让杨卓舒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
由于父母的关系,杨卓舒童年活在别人的排挤与鄙视之中,同学们瞧不起他,老师们不看好他。即便如此,杨卓舒依然在这种环境下熬了过来,养成了一种坚强的意志。
后来杨卓舒的父母得到了平反,杨卓舒也因此受益。工作人员为其提供了一个,进入报社工作的机会,这在当时可是铁饭碗,属于人人羡慕的机遇。
报社的工作虽然轻松,但在杨卓舒看来却索然无味。一次偶然的机会,杨卓舒发现国家正在扶持经济发展,这让他有了创业的心思。
思来想去以后,杨卓舒将目光放在了房地产行业上。当时的房地产与现在完全不一样,不但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且很有可能会落个血本无归的下场。
即便父母百般劝阻,杨卓舒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创业梦,他从亲朋好友那里借到了一大笔启动资金,可接下的地皮的问题,才是最难解决的。
杨卓舒利用自己的人脉,游走了多家地皮公司,总算从他人手中租下来了一片两万平方米的地皮。
为了让自己利益最大化,杨卓舒并没有选择与他人合作共同开发房地产,但仅凭他一人资金显然是不足的,就在这时,他想到了一个“空手套白狼”的好方法。
由于早些年在报社工作时,杨卓舒与不少同事打好了关系,现在终于有用到他们的时候了,杨卓舒打算将自己的房产开发计划,登到报纸上以此来打广告。
简单来说,杨卓舒将还没有动工的房子,先以低价抛售出去,从顾客们手中获得了启动资金后,再进行房子的建造。
不得不说,这一方法在当时确实高明,即便到了今天,也有许多房地产公司效仿。杨卓舒的报价远低于市场平均价格,加上他承诺不收物业管理费,很快便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当时的人们普遍手里没有什么钱,他们不惜借钱贷款,也要先拿下这个大便宜。就这样,购房的人络绎不绝,生怕晚一步就没了,很快杨卓舒手中就积累了一大笔财富。
仅凭一句口头的承诺,就能赚到这么多的钱,这让杨卓舒有些迷失了自我。在接下来的这些年里,他不断地采用这种“空手套白狼”的策略,轻松成为了河北首富。
信息来源:界面新闻——河北卓达陨落
纸醉金迷的富豪生活
杨卓舒一手创立的卓达集团,在他的特殊经营手段下,也是越做越大,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客户,找到杨卓舒寻求合作。
或许是小时候吃惯了苦,成名后的杨卓舒特别注重享受,他为自己置办了许多豪车别墅,身边美女更是数不胜数。
为了追求极致的生活,杨卓舒挑选了12名国色天香的美女,来作为自己的贴身秘书。在每次出差时,他都会从中挑选一名,来照顾自己这段时间的起居。
当然,自己挖的坑总是要填的,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批客户来到卓达集团催着交房。无奈之下,杨卓舒只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开放新的房地产来赚钱,然后将所得的钱用在其他房地产建造上。
如此不稳定的经营方式,也为卓达集团日后的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为了防止自己享受时被人骚扰,杨卓舒还雇佣了一批经验丰富的保镖,以此来解决生活中的麻烦事。
然而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杨卓舒的心机不可谓不深。虽然他平时的行事比较高调,但他会定期出现在慈善活动之中,这样一来,人们即便有质疑他的想法,也不敢轻易说出来。
被自己的野心送进深渊
不得不说,杨卓舒为自己的打造的人设确实完美,不但自身房地产方面性价比同行高,还经常进行慈善工作,这让许多人认可了他的人品,殊不知这一切都是杨卓舒的阴谋。
慢慢的,卓达集团的收入,已经不足以支持杨卓舒的高消费水平,于是杨卓舒便打算铤而走险。他设立了一个理财项目,最高可以达到22%的年利率。
要知道一般的理财产品,年利率达到5%,都已经是相当的高的。而如此夸张的利润,不用想就是骗人的,因为没有老板会傻到做这么亏本的生意。
奈何在群众们眼中杨卓舒大善人的形象,早已经根深蒂固,所以他们认为这一定不是骗人,于是就有超过四十万的民众购买了这种理财产品,他们幻想着一夜暴富的日子。
可眼看到了取款的期限,杨卓舒却再三找理由推脱。可纸终究包不住火,很快人们便发现了,这竟然一场骗局,纷纷要求杨卓舒偿还自己的血汗钱。
因为投资的人实在太多,杨卓舒终究还是圆不上场了,而他一手建立的商业帝国,也因此陷入了困境之中。此时的杨卓舒才想起后悔,可早已经为时已晚,他终究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2019年,走投无路的杨卓舒决定收手了,他知道这样下去,自己也总有一天会走向末路。于是杨卓舒带着儿子,主动来到了警局自身,并描述了自己的诈骗过程,争取能够从轻处置。
虽然杨卓舒已经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当初民众们用来投资的钱,大多都被杨卓舒用来享受了,而事后能讨回本钱的民众少之又少。
知人知面不知心,杨卓舒的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在投资时一定要擦亮自己的双眼,不要被利益蒙蔽了双眼,避免一时冲动犯下终身后悔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