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饲料大王首富变“首负”:欠了上千亿,一年光利息就要18亿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6:53:39 浏览量:1

提起四川首富,很多人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就是刘永好这个名字。

这位商界大佬靠养鹌鹑起家,凭着一股子闯劲儿,硬是做成了饲料行业的龙头。

刘永好

三十年来,刘永好稳坐四川首富宝座。

可谁曾想,就在他准备再下一城时,养猪生意突然出了岔子。

这位昔日的“四川首富”一夜之间成了“首负”,每年光是利息就要掏空18个亿。

刘永好到底栽在哪了?他还能东山再起吗?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四川商界双雄

在四川商界,有两个姓刘的企业家引人注目,一个是刘永好,另一个是刘汉元。

虽然同姓,但两人并无亲戚关系,他们的故事却同样精彩。

1951年,刘永好出生在一个优渥的家庭。他的父亲是当地法院的一把手,母亲则是一名人民教师。

刘永好11岁那年,他的母亲突然患上了重病,不得不辞去工作在家休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信息来源于广州日报2018年11月8日发布

一家人的生活重担,顿时落在了父亲一个人身上。

正当全家人咬牙坚持的时候,父亲又遇到了工作上的难题。

虽然很快找到了新的工作,但家里的经济状况已经每况愈下。

面对接踵而至的困难,刘永好一家并没有被击倒。

一家人齐心协力度过难关,这也培养了刘永好日后坚韧不拔性格的摇篮。

刘永好兄弟四人

1973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刘永好抓住这个机会,成功考入了机械制造学校。

毕业后,刘永好顺利进入了一家机械厂工作。

然而,朝九晚五的生活并不能满足他雄心勃勃的内心。

当他的哥哥提出创业的想法时,刘永好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进来。

几年后,刘永好和他的三个哥哥一起创办了育新良种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们将全部积蓄投入其中,甚至卖掉了自行车等贵重物品。

最初,他们尝试种植蔬菜,但很快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在一番摸索后,他们将目光转向了鹌鹑养殖。

通过不断研究和创新,他们培育出了产蛋率极高的优质鹌鹑品种,并开发出了相配套的高效饲料。

他们的努力很快就得到了回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信息来源于新浪财经2021年2月18日发布

到1986年,他们的鹌鹑年产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5万只。

这一年,刘永好兄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00万元。在当时,这可是一笔巨款。

就这样,刘永好兄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鹌鹑大王"。

他们的成功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成为了许多人创业的榜样。

但是,刘永好并没有单纯满足于养鹌鹑,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他将目光投向饲料行业。

刘永好四兄弟

饲料帝国的崛起

1987年,刘永好团队推出了"希望一号"乳猪饲料。

这款产品一经面世,就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

从最初的年产不足万吨,到后来的25万吨,销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

到了1995年,刘永好的饲料事业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一年,他的企业年产值突破15亿元,饲料产量更是高达100万吨。

这个惊人的数字使得刘永好的公司,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

然而,成功并没有让刘永好停下脚步。相反,他开始思考如何将事业推向更高的层次。

就在这一年,刘家四兄弟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分家各自发展。

这个决定对刘永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他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

刘永好

除了继续发展饲料业务,他还涉足了乳制品和畜牧等行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希望乳业在刘永好的运作下,逐渐成长为国内大型乳制品供应商。

然而,刘永好并不满足于此,他将目光投向了养猪业务。

2019年,新希望的生猪出栏量达到355万头,这个数字已经相当可观了。

但是,刘永好显然有更大的野心。

生猪

短短四年时间,到2023年,新希望的生猪出栏量竟然翻了将近四倍,超过1400万头。

这种快速扩张的背后,是企业资产的飞速增长。

从640亿到1367亿,新希望的资产规模在这几年里实现了翻倍。

然而,快速扩张也带来了风险。从2021年开始,新希望的经营状况开始出现波动。

那一年,公司亏损高达95亿元,这个数字令人咋舌。

刘永好

信息来源于新京报2024年12月26日发布

虽然第二年亏损幅度收窄到14亿元,但到2023年前三季度,亏损又扩大到38亿元。

这样的经营状况,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公司的股价表现。

新希望的股价开始下跌,市值也随之缩水。

这对一向顺风顺水的刘永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刘永好

商海沉浮显本色

刘永好的商业帝国看似庞大,但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2022年,新希望的负债接近千亿元,这个数字足以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每年光是利息支出就高达18亿元,这笔钱足够普通人挥霍几辈子了。

细看负债构成,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达315亿元,长期借款则有254亿元。

虽然账面上还有116亿元的现金,但这点钱在庞大的债务面前,显得有些杯水车薪。

刘永好

信息来源于金融界2023年12月20日发布

不过,在养猪行业,这样的负债水平倒也不算特例。

比如同行的牧原股份,负债更是高达1100多亿元,年利息支出28亿元。

整个行业的情况都不太乐观,2023年前10个月,14家上市猪企的总出栏量也才1.2亿头左右。

尽管如此,刘永好的商业版图依然令人瞠目结舌。

新希望控股旗下,有新希望集团和新希望投资集团两大主力。

新希望集团

2023年,新希望集团更是跻身《财富》世界500强,年营收高达414亿美元。

刘永好还是民生银行的第四大股东,持股比例达4.18%。

除此之外,他还掌控着6家上市公司。

然而,商海沉浮,风险与机遇并存,养猪业的周期性波动就像一把双刃剑。

既能带来丰厚利润,也可能造成巨额亏损。

刘永好

好在刘永好并非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饲料业务一直是新希望的稳定收入来源,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也有效分散了风险。

此外,丰富的金融资产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周转空间。

回顾刘永好的创业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身上那股子永不言败的劲头。

从养鹌鹑到做饲料,再到跨界多个行业,每一步都彰显着他敏锐的市场嗅觉。

刘永好

即便是在当前的困境中,他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

在一次企业家聚会上,刘永好曾说:"低谷期才是考验一个企业实力的时候。"

这句话不仅道出了他面对困境的态度,也体现了他对实业的坚守和专注。

刘永好的故事告诉我们,创业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刘永好

即便是商业大亨,也会遇到挫折和困难。

但正是这种在逆境中奋起的精神,才造就了真正的企业家。

如今的刘永好,虽然不再是四川首富,但他的影响力依然不容小觑。

他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正带领着新希望这艘大船在商海中破浪前行。

刘永好

结语

刘永好的人生经历是典型的中国企业家奋斗史,他的成功不仅源于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更来自于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这种精神正是许多企业家所需要的。

同时,刘永好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商业世界瞬息万变,没有永远的成功。企业经营需要持续创新,审慎决策,并且要有应对风险的能力。或许在下一个养猪周期,刘永好的企业能活过来吧,我们期待着他的成功。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