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培训丨招商引资软硬环境两手都要抓(案例1)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6:47:23 浏览量:0

招商引资软硬环境两手都要抓

(案例1)

营商环境培训

导读

招商引资的投资环境——软硬兼施。

我们常说招商环境有硬环境和软环境之分。硬环境是指为投资配备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基础条件和设施,主要包括能源供给条件、交通条件、通信条件、采购条件、人力资源条件和消费市场等。软环境是指为投资配备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政策和服务等。

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区分判定条件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比如投资张家界的旅游及衍生服务的企业,就是冲着张家界自然环境这一硬环境而来的,而对于投资张家界的非旅游及衍生服务的企业来说,当地秀美的风景则只能作为软环境加分项。

并且硬环境和软环境有时也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比如当地现有的人才资源对于高科技企业是硬环境,而引进优秀人才的导向性政策则是为这类企业创造的软环境。

一般来说,硬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前提条件,硬环境将决定什么样的投资者会来投资。比如前面篇章中说到的抚顺能够依靠石化工业基础优势吸引大量产业链的下游企业前来投资。而软环境则为投资者展现了当地所具备的投资潜力和长远的投资前景,软环境将决定投资者是否愿意投资,投资了是否留得下来。

建立完善的服务企业机制、反馈优化体系、预警评价系统等三项机制,充分发挥“万人助万企”政企交流平台、部门专家咨询委员会和软环境监督员作用,不断完善常态化的政企沟通机制,对企业诉求接诉即办,让“难事帮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成为服务企业新常态。围绕企业、群众办理次数多、社会反映强烈、与日常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政务服务事项,特殊关注、重点排查,每月反馈一批“堵点”“难点”问题。探索建立营商环境评估机制,依照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有效监测,科学评估政府效能、政府服务、企业负担、要素支撑、法治环境、开放程度、产业配套、宜居环境等要素状况。

所以说,要想用投资环境吸引客商,就必须一手抓硬环境,一手抓软环境,让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案例1:

高起点建投资环境--梅山岛上呈现出的大手笔

梅山岛位于宁波,北靠北仑主港区,南连舟山六横岛,西接象山港,东临国际航道和锚区,具有22.5公里海岸线和最深达22米的水深,天然条件非常优越。梅山保税港已成为我国继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和海南洋浦之后,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的第五个保税港区。梅山保税港无疑会成为宁波乃至浙江省、长三角的新投资聚焦点。

浙江省在打造梅山保税港区的投资环境上,可谓是大手笔。

其中硬件规划设施主要包括:

--“三主两次”功能区,分别是保税港区、增值服务区、国际商贸区、生活配套区和休闲旅游区;

--远景规划四座与大陆相连的跨海大桥:梅山大桥(已建成)、郭巨通道、六横大桥、上阳大桥;

--5~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15个(其中预留发展泊位4个),1~3万吨级近洋沿海多用途集装箱泊位16个,总吞吐量超过600万标箱;

--江东水厂、东钱湖水厂和北仑水厂联网供水,以及日处理6万吨的污水处理厂;

--供电方面,110千伏变电站四座,港口作业区专用变电站和220千伏变电站各一座;

--一万门用户的固话和两万用户的宽带接入设计容量;

--其他如行政商务中心、围栏工程,等等。

浙江省宁波市同样非常重视梅山保税港在软件服务上的质量提升,其中主要措施包括:

--精兵强将: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大多由来自北仑区和其他开发区的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组成;

--专业化的规划和服务。梅山保税港成立了梅山岛工程建设服务领导小组,对LME交割仓、进口分拨、国际采购、国际寄存、宁波港航线配置等项目进行调研,并广泛与企业互动,征求意见。

--一条龙服务。对有明确投资意向的客商,保税区帮其进行项目决策咨询,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前期介入;对已确认注册的企业,保税区提供全程代理代办服务;对已落户的项目,保税区则协助企业解决运营中碰到的问题;

--其他政策规定企业享有的优惠措施,等等。

梅山保税区尽管近两年才开始规划和招商起步,但其一流的投资环境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海内外包括三井仓库、DHL公司、中航物流等一流的企业。截至2010年1月,已经有近100家企业落户梅山岛,注册资金达23亿元。

专家评论:

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一个地区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地区吸引发展要素集聚的关键。在满足投资服务的基本要求基础上,还应当要满足特定招商目标客群的专业化需要。就如同上面故事中,梅山岛的建设服务方向和标准都围绕着梅山保税区的定位而展开。

在招商政策和区位优势相近的情况下,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的专业化程度往往就成了投资者选择投资地的一个重要考量标准,也是招商地在相互竞争中取胜的法宝之一。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软硬环境两手抓,硬件设施不断完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经济社会保持健康较快发展。

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要瞄准优化市场环境、政务环境、要素环境、人才环境、法治环境等五大环境,各乡镇、各部门紧盯企业和群众所盼所需,打通瓶颈、疏通堵点、专项突破。

比如,微电子企业会比较关注物流的快捷,机械加工企业会比较关注用电稳定,化工企业会比较关注污水处理等等。为了充分了解目标客群的行业特性,实现招商地环境建设规划的专业化和高瞻远瞩,招商地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委派有相关经验的领导班子和工作团队;

--借鉴海内外同类园区的经验;

--广泛征询企业意见;

--借助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智力机构的“外脑”。(励泉东方发布,艾建强教授原创;转发需允并注明出处)

招商引资培训 艾建强教授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