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榆林东方集团董事长贺金龙
榆林东方贺金龙
在榆林,提起东方集团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说起集团董事长贺金龙,都知道他是一个从山沟沟里走出来的知名企业家。经过多年的发展,他的产业已涉及汽车、会展、商业地产、影视文化传媒等诸多领域,是一个拥有几十个子公司、2000多名员工,资产总值达数十亿元的大老板。
开拖拉机到创办民营企业
1960年5月,贺金龙出生在佳县店镇贺家沟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1937年在延安参加革命,1962年响应党的号召回乡务农。母亲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一生操持家务。贺金龙天生聪敏,从小受家庭传统观念的影响,具有吃苦耐劳、公道正派和重信用、讲义气的良好品质。
1978年,贺金龙高中肄业后回乡务农,并开始担任生产队团支部书记和民兵连长。秋收结束,大地封冻前后,是陕北农村修梯田、打坝,大搞农田基建的大好时节。贺金龙兼任队里的农田基建队队长。贺家沟村是个大村,人口在佳县位居第三,光基建队就有二三百人。早上6点半左右,天刚麻麻亮,贺金龙就吹起上工的号角。他要提前上山划好地段,等全村男、女劳力上山就可立即投入劳动。铲浮土、挖土方、推车、拍圪塄,有条不紊。平展展的梯田从山顶到坡底,一层层往下退。一个秋冬下来,圆嘟嘟的一架山盘起了层层梯田,像白练一样,煞是好看!贺金龙的指挥能力、组织能力得到大队领导的充分肯定,乡亲们也交口称赞。
1979年,政策开始松动,很多人都想外出包工。贺家沟村各种匠人多,很多人明里暗里揽些活计,赚取外快。冬天,在讨论第二年生产计划时,贺金龙所在的生产小队,除过包副业的以外,只剩下四五个劳力。他想,一个生产队没人种地,这可是个大问题,毕竟人要吃饭呀!对于庄户人来说,一年的庄稼是两年的性命啊!面对这种情况,在众人的推举下,贺金龙毅然挑起了生产队小队长的重担。他根据当时的社会工资给择副业的人定下制度:大工每天给队里交1.7元,小工交1.3元。这样既保证了队里的公积金,又保护了择副业者的收益。农业生产上,贺金龙起早贪黑,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儿,精心作务。这一年下来,贺金龙所在的生产队在全大队分红最高,获得了农副业双丰收。
1979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贺金龙敏锐地觉察到政策的变化。这年冬天,他开始思考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开问题,试行生产责任制。他以作业组为单位,猪地、口粮地、承包地合理划分,肥瘦搭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1980年,全面实行生产责任制,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绝对是个非凡的举动。但他顺应了历史潮流,很快就证明了这个决策是正确的。
1979年,贺金龙在绥德考察了几个项目。但在众多的经营项目中,贺金龙觉得销售老鼠药非常符合老百姓的需求,成本小、灵活,做起来又简便,而且收益非常可观。1979年至1982年,他一直从事老鼠药的经销。
1983年,贺金龙率先购买了当地第一台15马力的四轮拖拉机,开始搞运输。他将本地的红枣等农副产品拉到宁夏银川、榆林镇川等地,再将银川的大米、白面,镇川的手工业品、日用杂货拉回本地销售,一时生意火爆,也带动了当地农民购买拖拉机,从事长途贩运。自此,他逐渐尝到了经商的甜头,也赚到了商海拼搏的第一桶金。
1987年,贺金龙在店镇街上租赁了门市,开办了店镇第一家私营百货门市部。和国营商店相比,贺金龙的门市在进货渠道、商品种类、结账方式等方面具有更多自主权和灵活性,而且服务态度也比国营商店的售货员好得多,和店镇国营供销社形成了激烈的竞争。
1989年,随着神府煤田的开发,榆林地区商业局在府谷县成立了地区物资储运公司,贺金龙加盟了国营商业。当年他就成为该公司下属机电公司的副经理,同时承包了机电公司府谷经营处。因为他讲信誉、懂管理,一年下来,经济效益超过了总公司。
随着形势的发展,1996年,贺金龙在府谷县注册了第一家私营企业——榆林市物资有限公司,成为西北地区较早的民营企业。物资有限公司开始与四川、河北张家口等地的商家合作,开展汽车经销。1999年,贺金龙从府谷转移到榆林,在榆林开始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事业。
抓住榆林开发机遇 实现产业全面腾飞
榆林资源富集,是国家21世纪的能源接续地。世纪之初的榆林,大开发的序幕已经拉开,全国各地以及很多国际跨国公司纷纷入驻榆林,投入资金,兴办企业。作为本土企业家的贺金龙,面对如火如荼的大开发热潮,岂能无动于衷?
2002年2月,贺金龙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在榆林创办了他的第二个企业——榆林东方物资有限公司,并全面设置和谋划了企业的产业布局和宏伟蓝图。公司的发展思路是:把握政策导向,立足汽车产业,重点打造品牌润滑油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文化产业为支撑,兼顾商业地产开发,发展会展经济,实施综合发展战略,形成具有东方特色的经济产业链。短短一年时间内,公司就发展成为榆林地区最具实力的大型私营汽车销售公司。该公司也是当时晋、陕、蒙周边地区开办汽车销售信贷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
董事长贺金龙与赵乐际(时任陕西省委书记)合影
2004年6月,贺金龙审时度势,走集团化道路,将东方物资公司进行彻底改制,组建了榆林东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他在榆林高新区征地85亩,投资5.2亿元,陆续建成年生产专用车5000台的专用汽车厂、年生产润滑油1万吨的润滑油厂、占地1万平方米的重汽4s店。集团公司的成立,是贺金龙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贺金龙陪同江泽林(时任陕西省常务副省长)
2008年,东方集团乘势而上,再投资4.98亿元,在榆阳区麻黄梁工业园区一次性征地538.6亩,后扩大到643.6亩,开始建设总建筑面积达11.20万平方米的专用汽车制造厂,并于2010年5月18日正式投产。形成了年产半挂车1.8万台、自卸车7500台、罐式车5200台、环保垃圾车4300台的生产能力,成为陕北地区唯一的汽车生产基地。专用汽车制造厂年平均营业收入55.67亿元,年利润1.43亿元,年均上缴税收0.35亿元,年均净利润1.07亿元。
2010年10月,榆林东方集团公司与陕汽集团合资建设榆林陕汽东方新能源汽车制造公司。2015年达到年产新能源汽车5万辆,销售收入达180亿元以上。同时规划建设服务规模达3万辆汽车运输的物流园和45个加气服务站的服务网络。2010年11月,又在延安投资500多万元,创办延安蓝天福海汽车销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是榆林东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第16个子公司。
2011年,东方集团与中石化陕西分公司合资筹建中石化陕西榆林天然气发展有限公司,实现民企和国企的强强联合。新建榆林金帝润滑油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高品质润滑油系列产品。金典牌润滑油不断实现产品升级,成为中国重汽北奔重卡售后服务的专用油及陕汽重卡装车和售后服务专用油。
2015年贺金龙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今天,榆林东方集团公司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品牌产品,以汽车制造、销售、服务、信息、配件以及润滑油研发生产为重点,下辖专用汽车制造公司、金帝润滑油公司、汽车运输公司、府谷汽贸公司、延安蓝天福海汽车销售服务公司等17个子公司,固定资产达15.6亿元。10多年累计制造销售各类汽车8万余台,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创利税40多亿元以上。
榆林金帝润滑油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4月,是陕北成立的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润滑油公司,公司位于榆林市经济开发区210国道313公里处,占地面积6600多平方米,注册资金1000万元,固定资产850多万元,拥有员工50多名,是从事车用润滑油、齿轮油、液压油、防冻液等产品,隶属于榆林东方集团有限公司。
回报家乡和社会
东方集团在创造辉煌的同时,也着眼于文化产业建设。2012年,首次投资3000多万元,成功拍摄了都市情感大剧《恋了,爱了》,并在国内多家电视台播出,获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反映陕北革命历史题材的两部大型电视连续剧《榆阳秋》和《东方红》,已完成后期制作和拍摄,正在寻找合作伙伴。2010年,东方集团还为电视连续剧《米脂婆姨》剧组捐款30万元。集团在为自己增强软实力的同时,也为宣传陕北革命历史、弘扬陕北文化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加强党建和文化建设 致富不忘回报家乡
东方集团在党委书记贺金龙的带领下,把企业党建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东方集团投资近百万元修建了党委办公楼,建起了党员活动室,每年还要划拨20万元组织工作经费,聘请了专职党委副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实现了阵地、经费和人员“三保障”。狠抓日常管理工作,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建立健全了党建目标责任制、工作问责制、公开承诺制和任务复命制4项制度。经常开展理论培训、外出考察、学习讨论和每月一次的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双培双帮”,把企业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充分发挥了“两个作用”。
在企业经营成长过程中,党委书记贺金龙始终坚持人本思想,把员工当作企业的财富和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时刻把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实行工资集体协商、薪酬体系改革制度,极大地提高了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人均工资涨幅在15%以上。还设定了工龄工资、学历工资、全勤奖等。企业无偿为食堂承包商提供所有设施,为员工补贴60%的伙食费。投巨资建设了多功能厅、休闲娱乐室、健身体育场、文体活动器材等。修建了职工宿舍,宿舍内梳妆台、洗漱架、衣架、鞋柜应有尽有。公司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凡遇到员工结婚、生育、住院、亲人丧葬,贺金龙必然亲自到场或派公司工作人员前去慰问。还开辟了图书阅览室,为员工提供学习场所。
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开展普通话应用和员工礼仪学习培训,树立集团公司的最佳形象。经常开展乒乓球、篮球、拔河、歌咏比赛,开展闹秧歌、舞蹈等多种娱乐活动。每半年还组织一次军事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协作精神。集团公司投资百万元修建了“东方集团公司展览馆”,以声、光、电、图和实物多媒体综合应用,形象地展现了东方集团成长、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鼓舞更多的人为家乡富裕作贡献。
贺金龙出身贫寒,致富不忘回报社会。他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贫困人群的感受。多年来坚持为社会做实事、好事、善事。只要有人求他,他总会想方设法、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们。这些年来,经他介绍安排就业的下岗职工就有2000多人,他自己掏腰包资助10多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2012年,贺金龙亲自为家乡20名考上大学,但因家庭生活困难付不起学费的学生送去10万元学费。
近年,东方集团为佳县白云山景区建设捐款200万元,为自己老家贺家沟村红枣加工厂捐赠60多万元,为贺家沟村修建文化广场和村委会办公场所,为拓宽通村道路和生产道路投资130多万元。20多年来,他累计扶持近10万名农民从事运输业发家致富。2012年,为推动“榆林三年植绿大行动”的实施,他投资10万元启动“绿动榆阳——播种东方希望家庭义务植树活动”。
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他慷慨解囊。市上为解决白于山区人畜饮水困难,他也伸出爱的援手。多年来,东方集团以及贺金龙个人累计为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捐款累计达1500多万元,社会好评如潮!
骄人业绩赢得荣誉 辛勤汗水铸就辉煌
东方集团以及贺金龙本人取得的骄人业绩,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也给予了他应有的荣誉。2005年,东方集团董事长贺金龙当选市人大代表,2007年,当选陕西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后又连任第十二届省人大代表。贺金龙不辱使命,平时十分注重个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1994年至1997年,他就读于西安陆军学院,专攻经济管理专业。2006年9月至2008年7月,就读于澳公大工商管理专业。通过自学取得了研究生学历和高级工程师职称。他广泛联系群众,深入调研活动,积极反映人民的呼声,在担任两届省人大代表期间,贺金龙先后提出《关于加快沿黄公路建设进度的建议》等20多项议案,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付诸实施。
贺金龙董事长还兼任榆林市个体私营协会副会长、榆林市汽车行业商会会长、榆林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副书记、陕西省总商会执委、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预备役某部政治部副主任等多种社会职务。无论在哪个职位上,贺金龙都以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度自觉,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由于东方集团以及董事长贺金龙在企业科学管理、产业科技创新、企业团队建设等方面作出的突出成绩,党和政府以及各级行业管理部门先后授予“全国双拥双评先进企业”、“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陕西省优秀民营企业、明星私营企业”等近百项奖励和荣誉。集团公司党委被陕西省委组织部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委书记、董事长贺金龙被授予榆林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企业管理者”、“中国当代经营管理优秀人才”和“陕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在榆林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起点上,贺金龙带领东方集团全体同仁,凝心聚力,决心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创造新的辉煌,构筑东方集团和他自己的中国梦!
2020年作者与贺金龙董事长
东南西北陕西人
以《农林卫视》美丽中国.幸福陕西栏目,及国内知名纸媒、网媒为优质平台、汇聚全国各地政界、商界优秀陕西人,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领军人物的故事。企业活动策划、宣传拍摄MV制作、人物访谈纪录片、大、中、小型演唱会等。
上一篇:深圳蛇口【太子湾
下一篇:房地产总裁的10种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