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卖出2.5亿,被董宇辉拉黑的“校园贷”鼻祖,又来割韭菜?
一天卖出2.5亿,被董宇辉拉黑的“校园贷”鼻祖,又来割韭菜?
“罗敏预制菜公司增资1个亿!”
最近,“趣店”的罗敏转向预制菜风口,真是“流水的风口,铁打的罗敏”。
许多人大概对罗敏并不熟悉,但说起“校园贷”大家应该都了解。
罗敏正是当年校园贷“趣分期”的老板。
他用了3年半的时间,将“趣分期”变成一家百亿上市公司。
但仅仅半年后,公司股价就跌到不足1美元,98%的市值蒸发。
通过“校园贷”祸害大学生,牟取暴利的罗敏,并没有收手,如今他又盯上了宝妈们,开始磨刀霍霍割韭菜了。
罗敏是江西宜黄人,本科学习通信工程,却总是“不务正业”。
罗敏的主要时间围绕着两件事,一件是打游戏,常常去网吧通宵打游戏,体验即时快感。
另一件就是赚钱,做兼职、做家教等,大二时,他每个月有近千元的收入,实现经济独立。
大学毕业后,罗敏跑到南亚去卖手机,但他觉得卖手机前途有限,于是决定辞职回国考研。
罗敏带着2000元和一腔热血来到了北京。
考研期间,罗敏经常去北大蹭课,尤其是一些讲商业、创业、管理类的讲座,他从未错过。
每次讲座他都会抢第一排的位置,并问演讲者:“当初为何创业?创业是否有最好的时机?”
渐渐地,他发觉即便考上北大研究生也还是给别人打工,倒不如创业,一旦成功就能实现财富自由。
他起初有所犹豫,直到听到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的一场演讲。
听完演讲,罗敏坐不住了,要赶快投身创业的海洋。
他选择和北大研究生许龙一起,抄袭Facebook,创造出“底片网”。
他雇兼职假扮美女,以认识美女为噱头,吸引男生注册;男生会员多了,又以认识男生为由,吸纳更多的女生注册会员。
但最后因为“底片网”技术不过关,在耗光50万资金后,被迫清盘。
后来,罗敏又搞过十几个创业项目,但都半道崩殂。
说实话,罗敏的眼光不错,几乎踩中了每一个互联网“风口”,但他追求的是快速成功,没有耐心深耕,导致没有一项成功。
但罗敏并不是一个容易放弃之人,终于等到了那个“一夜暴富”的机会。
2014年,罗敏盯上了短期贷款业务,并火速推出了“趣分期”。
表面上“趣分期”针对的是5亿没有信用卡的人群,但实际上它就是针对大学生的校园贷。
“趣分期”上有许多商品,大部分是像手机、电脑等大学生感兴趣的时尚商品。
当大学生因攀比心一定要购买,却买不起时,平台会“贴心”地提供分期付款服务。
为了推广业务,“趣分期”在全国高校内招聘大量的大学生,到宿舍楼内发传单、拉新,以“零首付轻松拥有iPhone”等宣传标语,吸引了一大批大学生。
仅仅用了一年时间,“趣分期”就获得了5轮投资,总额超过2亿美元。
3年后,“趣分期”注册会员超过一千万人,已经快达到全国在校大学生数量的一半。
2017年10月,创立仅仅三年的趣分期改名趣店,并正式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一上市每股就是34.35美元,市值高达百亿美元。
罗敏也成为当年的《胡润80后富豪榜》的第7名,身价共计125亿。
然而,这个巅峰却是踏着无数大学生的“血泪”走上去的。
在“趣分期”之前,人们如果要贷款申请门槛高、手续繁琐,而“趣分期”则反着来,贷款申请门槛低、手续简单且到账快。
但借贷人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利率超高,年利率长期保持在40%-50%,也就是说今年借10万,一旦逾期,一年的利息就达到4万-5万。
可“趣分期”在借贷时会弱化高利息的存在,将其伪装成服务费、手续费,令许多大学生产生利息极低的错觉。
除此之外,“趣分期”还有大量的催收人员,他们会不厌其烦地给欠款学生发短信打电话恐吓。
如果不缴纳会通知学校、亲友,甚至会采取暴力催收,最后逼得借款人自杀才可能停止。
由此引发的悲剧层出不穷。
21岁的男大学生因借贷欠款60万后,还不上选择跳楼;数名女大学生陷入裸贷风波,有的被逼自杀,有的被逼肉偿。
随着“校园贷”越做越过火,逼得国家出手干预。有关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整顿校园贷,这才阻止悲剧一再发生。
同时,罗敏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趣店”业务缩水,活跃用户从750万降至400万;企业迅速贬值,股价一路狂跌,半年时间,由百亿美元跌到不足10亿美元。
股东纷纷套现离场,只剩罗敏一人“苦苦支撑”,2017年,罗敏及“趣店”又因证券欺诈,被美国股民集体诉讼。
4年后,罗敏败诉,支付了850万美元和解金。
品尝过百亿资产的滋味,罗敏怎甘心舍弃,他选择继续寻找下一个“风口”。
为了救回“趣店”,罗敏开启了转型之路,但项目换了一个又一个,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校园贷”没了,罗敏又进军汽车零售产业,创立“大白汽车”。
罗敏深谙人性,这次又是主打“分期消费”。
大白汽车以“分期租赁”的方式,保证低门槛、低首付、全透明,帮助年轻人拥有自己的第一辆车。
之后,“大白汽车”迅速扩张,80天时间,就开了175家门店。
也许是想吸引更多的流量,在2018年趣店年会上,罗敏高调宣布:
“2018年要销售出10万台汽车,挤进全国汽车零售商前5,接着冲刺2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售商。”
最初,“大白汽车”的业绩还是不错的,2018年第二季度,汽车销售带来7.85亿元的收入,线上交付总数超过1.5万辆。
但好景不长,几个月后,“大白汽车”开始不断关店、裁员,据悉,3天内,将全国100多家家门店关至48家。
而“趣店”还欲盖弥彰,对外宣传只是正常的门店调整,直到2019年,“大白汽车”黯然退场。
“大白汽车”倒了,罗敏没倒,他又紧锣密鼓地进入电商领域,打造出一款APP“趣店”。
对待奢侈品电商,罗敏可谓是大手笔,他借鉴某多经验,推出“百亿补贴”计划。
同时,他还利用明星效应,签下了赵薇、黄晓明、雷佳音、郑恺和贾乃亮五位明星。
罗敏的电商声势浩大,可想要创造销售奇迹,并不容易。电商在2020年已经属于成熟赛道,京东、淘宝等头部企业早已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而罗敏的电商在资金、知名度等方面都不具有独特优势。
不到一年,趣店开始清仓,电商项目就此“夭折”。
不过,对于罗老板来说,这都不算什么,这个风口结束了,还会有下一个,再下一个。
紧接着,罗敏带着他的“趣店”参与了高端家政“唯谱家”、校友社交项目“相同”、K12教育项目“趣学习”等。
但最后都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草草收场。
一番折腾下来,“趣店”的股价一跌再跌,2022年,由于股价低于1美元,“趣店”连续3次收到纽约交易所的退市警示函。
面临退市风险的“趣店”该何去何从?罗敏认为的解决办法是继续尝试新项目,玩出新花样。
比如,进军预制菜。
近几年,预制菜被人们视为下一个风口,2021年我国预制菜规模达到3500亿元左右,预计不久后,将冲破万亿规模。
如此规模,怎么会少了罗老板的参与。
过去预制菜大多针对B端,如:餐厅、酒店等,直接面对C端消费者的市场还有待开发。
罗敏看到这个机会,选择直面消费者,2022年7月17日,罗敏在“趣店”直播间进行了一场预制菜售卖。
不得不说,他的这次直播是将如何引流玩到了极致,直播间打着“一分钱抢酸菜鱼”“15分钟发一台iPhone”的口号。
同时还请来明星贾乃亮和傅首尔助阵,全场直播用时19个小时21分钟,罗老板基本都在。
如此卖力营销,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涌进直播间。
数据显示,当天累计有1亿人进入罗老板的直播间,涨粉400多万人,卖出2.5亿元的预制菜。
当然,罗敏的付出也不少,酸菜鱼的成本、1500台手机、两位明星出场费,再加广告等其他费用,至少花了1亿元。
可这还没完,罗敏又跑到东方甄选直播间,不顾主播董宇辉的再三劝阻,疯狂刷礼物,最后被拉黑。
事后,罗敏“遗憾”表示:“以后再也看不到董老师的直播间了。”
这波操作下来,罗敏的热度又上升了一波。
其实罗敏如此高调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为了卖菜,而是为了拉人头办借贷。
在预制菜的品牌发布会上,罗敏宣布在接下来的3年,要帮助十万用户创业,开线下门店,并且为创业者提供1年的免息贷款。
他甚至还拉没有稳定收入的宝妈入伙,给她们“画大饼”:
“只要在小区几百米的附近开一家预制菜门店,每天只需要卖出50份菜,每月即可轻松赚大几千的收入”。
但真的有这么好挣的钱吗?
3年十万家店,要知道我国知名预制菜的企业“味知香”,2008年成立,至今门店才2000余家。
等到宝妈加入,估计会和当初的大学生一样,陷入利滚利的恶性循环。
这时大家才意识到,这不就是当年“校园贷”的套路?罗敏不就是“校园贷鼻祖”?
网上对罗敏掀起了铺天盖地的谩骂与指责,当初陪他一起宣传的明星也一同被骂。舆论之下,贾乃亮和傅首尔迅速发文道歉,撇清关系。
如今,以“趣店罗老板”命名的抖音号早已注销,罗敏也淡出公众视野,退居幕后,但预制菜的风口,他铁定要插一脚的。
至于,消费者会不会买账,可想而知。
罗老板应该不会想到,几年前冲着无知大学生开的一枪,如今正中自己的眉心。
而这只是开始。
- END -
参考资料:
新周刊:《“校园贷鼻祖”罗敏,洗不白了》
三联生活周刊:《在直播间砸钱的趣店罗敏,为何遭到全网抵制?》
深蓝财经:《趣店坠落!从100亿市值到2亿,罗敏只用了4年》
市界:《罗敏,到底得罪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每日人物:《趣店罗敏:我赶上了一个寒门出贵子的好时代》
一人一城:《一篇专访,蒸发十亿美金,趣店罗敏,该当何罪》
金融八卦女频道:《被资本大佬无情抛弃后,“校园贷鼻祖”沦落到直播卖菜》
作者:汀兰
编辑:柳叶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