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业行观察】浅析如何做好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6:25:24 浏览量:1

前言: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是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决策与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期、降低风险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许多项目在投资估算环节存在问题,导致后期投资超支、工期延误、质量问题等后果。本文从第三方咨询机构视角,对如何做好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进行浅析。

什么是投资估算

图1 我国建设项目总投资构成图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是指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和条件,采用适当方法预测项目从筹建到竣工全过程的资金量。

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两部分内容的估算,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和建设期利息估算;流动资产投资估算即流动资金估算。

在固定资产投资估算中,工程费用是确定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和建设期利息的计算基础,费用占比最高,也是最难以确定的部分。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投资估算

1.政策文件有要求

根据国务院2019年4月颁布的《政府投资条例》,经投资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核定的投资概算是控制政府投资项目总投资的依据,当投资概算超过经批准的可研报告投资估算10%的,项目单位应当向投资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重新报送可研报告;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023年5月发布的《关于印发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及说明的通知》中,投资估算是包含在投融资与财务方案的首要章节内容。因此,投资估算作为建设项目前期论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投资决策依据之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2.科学决策有必要

合理的投资估算有助于项目业主全面了解建设条件、资金需求,对投资规模、建设方案、资金筹措等作出科学决策。否则可能出现“大马拉小车”现象,导致后期大量追加投资、项目功能失调等问题。

3.全过程投资控制有抓手

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70%~90%,投资估算作为项目投资控制的源头,既需具备前瞻性、科学性、合理性,又需具备经济性与可操作性。若投资估算定得过低,只关注经济性,则项目可能无法达到既定的功能目标、发挥应有的作用;若投资估算定得太高,只关注前瞻性,则容易造成投资的浪费。因此,合理地投资估算是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的基础与抓手。

图2 建设项目各阶段对投资控制的影响程度

投资估算面临哪些现状问题

1.缺乏投资估算指标依据

投资估算编制的方法包括指标估算法、系数估算法、类比估算法等多种,最常见的是指标估算法。以政府投资项目为例,主要采取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主管部门审批的方式,对投资估算进行编制与复核,目前仅广东省、河南省部分地区出台了投资估算单价指标,其他地区尚无统一的投资估算指标体系,投资估算的编制与审批,仅依靠人员自身经验进行确定,局限性较大。

2.前期工作深度不足增加估算难度

较多项目在前期论证阶段,仅有概念性设计方案,项目的建设范围、建设规模、功能需求、投资限额要求等前期条件不明确。因前期工作深度不足与项目情况的不确定性,估算工程量无法细化计算、估算单价缺少明确的工程设计做法,难以预估,投资估算的编制难度加大。

3.投资估算流于形式

在项目实际论证与决策过程中,存在“先决策、后论证”的现象,前期论证工作变成如何论证业主决策的正确性以及确保报告的“可批性”。另外,有些项目因时间紧、缺少可直接参考的估算指标标准,同时编制人员投资估算能力不足,投资估算存在“拍脑袋”“凑金额”“压投资”“留空间”等问题,投资估算流于形式。后期项目实施时,要么出现投资超概,要么想方设法提升建设内容与建设标准,造成资源浪费。

如何进一步做好投资估算

1.建立投资估算指标标准

为确保投资估算的统一口径与有效依据,需以政府或企业为主导,结合不同项目类型,分不同行业领域建立估算指标单价标准,发布投资估算分项指标、综合指标等参考数值,并考虑物价波动、地区差异等因素,明确估算指标适用时的动态调整机制。当需要进行项目投资估算时,可精准参照已发布的投资估算指标,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2.结合重难点规范编制流程

(1)结合项目特点分解工程费用估算组成

结合建设项目规模、建设内容、市政配套、交通运输和所在地水电、燃气等情况对工程费用的组成内容进行分解。工程费用内容分解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分解内容相对独立、边界清晰与精度适宜。既要避免漏项、又要避免分项内容划分太细,分项工程量无法估算;②能准确体现该类工程的典型特征,便于匹配估算单价;③同类型项目分解后的分项内容应保持一致性,避免类似单位工程因分项内容不同造成的估算指标水平不一致。

(2)合理确定估算工程量、应用估算单价指标

投资估算工程量可根据单位工程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计算确定。投资估算单价,需收集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发布的投资估算单价指标,或参照同类项目中已批复的可研估算、初设概算、竣工决算等资料,进行投资数据的统计、梳理和分析,得出参考指标进行应用。在类似项目指标应用时,需对工程间的差异性进行修正调整。例如:参考项目指标与估算项目因时期不一致造成的人工、材料等价格波动影响的指标修正与调整。

(3)结合政策与实际计取工程建设其他费

对工程建设其他费的计取,参照国家及行业法律法规等相关指导文件计取,同时结合项目实际所需进行考虑。例如,对于与土地相关的费用,需根据项目建设性质、土地权属、土地性质、出让方式等据实考虑。又如,根据《关于清理规范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20号),要求自2017年4月1日起取消委托性卫生防疫服务费,则卫生防疫服务费在估算时不应再计取。

(4)建设期利息与融资计划匹配

建设期利息计算时,需结合项目实际的资金来源与融资计划,确定项目资本金与融资贷款金额的占比。假定项目贷款资金在建设期年度内均衡投入,贷款利率参照央行发布的中长期贷款利率考虑,并同步考虑利息的时间价值进行计算。

(5)预备费分类考虑

预备费的计取包括基本预备费与涨价预备费,其中对于建设周期长、工程复杂或新工艺项目,基本预留费比例可取8%~10%;对于建设周期短、工程结构简单和已定型的项目,预留费用的比例可取5%~8%。涨价预备费的计算基数可根据项目分年度投资计划金额确定,价格上涨指数则参照年度材料、人工、设备、施工机械等价格上涨,以及费率、利率、汇率等变化综合考虑。

(6)流动资金估算要点

流动资金也称“营运周转资金”,一般对于有运营的项目进行考虑。流动资金估算可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或扩大指标法。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时,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分别确定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的最低周转天数,并考虑一定的保险系数。采用扩大指标法时,需根据现有项目实际资料,求得各种流动资金率,再将各类流动资金率乘以相应的费用基数来进行估算。

3.坚持投资估算的客观原则

作为咨询机构及咨询人员,应坚持投资估算的客观原则。在项目的前期论证过程中,不受外部因素干扰,秉持专业素养,对项目的投资估算进行如实测算与分析。避免以“做平”投资为导向,反过来倒推不合理的建设规模与估算指标,造成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投资“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倒挂现象。

结语

综上分析,投资估算是前期项目论证的重点内容之一,不管项目前期论证目的是什么,如建设单位内部决策、项目融资、立项审批等,投资估算的准确性都至关重要。从行业管理来看,需尽快建立投资估算相关标准,满足编制及审批依据所需,减少投资控制的差异与歧义;从政府或企业角度来看,投资估算并不是简单、大胆的数字预测,而是需融合规划设计、工程咨询、工程造价等多专业学科,选择合适的编制机构与人员,注重估算编制过程,才能最终确保总投资估算的准确性与适用性。

(文章所列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供稿 | 投资金融产业链

撰稿 | 王成成

审核 | 王思阳 郑昀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