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论坛 | 复旦大学博士生论坛经济分论坛圆满举办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6:22:52 浏览量:1

10月31日,第十六届复旦大学博士生论坛经济分论坛以线上形式顺利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疫情冲击下的中国经济和世界复兴”,由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经济学院共同主办,经济学院研究生会和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会承办,旨在为广大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和学习互动的平台。

在经济学院张军院长、李粤江书记、田素华副院长、刘军梅副院长、强永昌教授、兰小欢副教授的视频祝福声中,博士生论坛经济分论坛正式拉开帷幕。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孙冰心老师和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高舒老师分别致辞。经济学院副院长寇宗来教授发表题为“技术断供与企业创新”的主旨演讲。

本次论坛邀请到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寇宗来教授、王弟海教授、韦潇教授及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郭峰副教授等四位专家担任论文评审嘉宾,近百位来自全国各高校的观众通过线上会议积极踊跃地参加本次论坛。论坛共收到来自全国四十余所高校的八十余篇投稿,经过专家组初轮审稿与平行专题讨论会,共有6篇论文晋级主会场汇报分享。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孙冰心老师致辞。首先,孙老师对与会的各位老师、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本次论坛为广大经济学子提供了参与学术研究、关注国计民生的契机,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交流中拓展思路,在碰撞中共同进步。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会继续为各院系博士生论坛保驾护航,助力经济学院把博士生论坛办出特色,办出品牌。

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高舒老师致辞。高老师介绍了学院优良的学术传统与深刻的历史使命,且对本次论坛的精心筹备予以肯定,希望在广大专家学者、同学的参与下,将博士生论坛进一步发展为广大经济学子探讨经济理论与中国现实问题的重要学术平台。

经济学院副院长寇宗来老师发表主旨演讲。他以“技术断供与企业创新”的主题和大家分享了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以芯片断供分析了技术断供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断供之前,上游的国内芯片厂商缺乏技术追赶能力的原因是“货币外部性”,即它进行技术创新来降低降低成本,只会提高下游芯片需求厂商(比如手机厂商)的利润,却不会增加自己的利润,由此也就缺乏了进行技术创新激励。断供之后,某个下游厂商无法从跨国芯片厂商获得芯片,因而只能从国内上游芯片厂商来购买,其结果是内化了上述货币外部性,进而有积极性通过招揽人进行创新;但也正因如此,跨国厂商的也更有积极性来进行人才圈定以阻止国内厂商的技术追赶。最终的结果要看人才圈定效应和创新外部性内化效应孰强孰弱。在此基础上,可以论证政府补贴对于技术追赶的重要性和策略性。最后,寇宗来教授鼓励各位同学继续关注中国与国际经济的重要问题,以期对理论与现实有更深入的思考。

在论文报告环节,来自南开大学的唐浩丹、天津财经大学的方云龙、清华大学的经菠、南开大学的韩林松、华东师范大学的宋怡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齐慧瑜通过线上形式进行了论文汇报展示。寇宗来教授、王弟海教授、韦潇教授以及郭峰副教授分别从文章的论文选题、实证设计、模型估计以及研究意义等方面对汇报同学作了精彩的点评和提问,指导汇报者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并对论文的优化给予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同时,选手也与观众在会议讨论区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互动。

6名选手结束汇报后,4位评审老师分别进行了总结性发言。寇宗来教授对论文的基本分析方法予以了肯定,对加强理论思考,增强汇报丰富性上提出了建议。王弟海教授肯定了各位选手在选题方面的创新性,对理论基础的掌握提出了期望。韦潇教授指出各位选手对技术的应用能力在不断进步,研究的规范性和严格性日渐完备,但仍需要加强对经济学直觉的培养。郭峰副教授肯定了选手研究选题的鲜明时代特征,对深入思考指标构造的合理性上给予了建议。

与会嘉宾与论文入围者合影

最终,经过选手答辩和评委打分,来自复旦大学的齐慧瑜荣获一等奖,清华大学的经菠、南开大学的韩林松荣获二等奖,华东师范大学的宋怡然、南开大学的唐浩丹、天津财经大学的方云龙荣获三等奖。

论坛获奖情况公告

经济学院研究生学术部供稿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