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落魄中年大叔成为商界“教父”,任正非的传奇人生是怎么成功的
华为公司现在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得不提华为公司的掌舵人——任正非先生。
任正非先生是如何从落魄中年大叔成为功成名就的商人,我们可以从任正非的成功之中学到哪些知识呢?
中国商界“教父”
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推荐由知名财经作者孙力科 历时十年推出的重磅之作《任正非传》,孙立科多年来一直深入研究华为这家公司,历时多年,深入研究了包括任正非、孙亚芳在内的40余名华为高层的日常工作流程,而且通过走访华为总部、分公司,前去拜访行业研究者、竞争对手,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甚至还有很多从未公开过的任正非在华为公司的内部讲话。
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视角,一起了解商界教父任正非充满传奇经历的一生,也充分了解任正非创办华为以来的心路历程。
一、逆天改命
在任正非的童年生涯中,“穷”这个字可谓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
任正非的父母为了投身基层教育,选择一起扎根在贵州的一个小山村,一生共养育了7名子女,而任正非正是他们的长子,当任正非出生时,日本还没投降,中国还没得到解放,他们一大家子的生活非常艰难困苦。
当任正非长大成人需要参加高考时,其他兄弟姐妹为了支持他,靠着自己紧衣缩食,才节省下来一块玉米饼送给任正非,这样的家庭氛围也养成了他做人做事“不自私”的性格特点。
在创办华为公司以后,任正非在给予员工奖金、股份方面从不吝啬。在华为工作的员工,年薪加上股票分红有个数百万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任正非自己则只占了华为公司全部股份还不到1.5%。
1974年大学毕业之后的任正非,选择去部队锻炼自己,而且在部队中一呆就是14年之久,在军队中的经历让任正非培养出了坚强坚韧的性格,但又能够审时度势,能够充分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
这个优秀的品质,从他面对每个客户时都保持尊重的态度,和对自己公司推出的产品品质都严格要求,都能体现出来。
但是,由于那个时代存在“家庭成分”的缘故,虽然任正非各方面的表现都非常优秀,但是总与各种奖项失之交臂,但是淡泊名利的任正非却从不在乎,这也是他很少出现在新闻媒体上的原因。
为了给自己的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任正非毅然离开了自己深爱的部队,选择跟随当时的创业浪潮,南下深圳自己创业。但是,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40岁,却遭到欺骗,创业失败,还欠了很多外债。
俗话说,男人三十而立,当男人到了三十这个年龄时,就要事业稳定,家庭美满了,但是任正非把自己前30年的青春献给了部队,在40岁这年又遭到创业失败,在常人看来,他一没经验,二没资金,还没有人脉,选择创业,就是走上了一条注定失败的道路,想要翻身基本不可能了。
孟子曾说过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虽然经历了失败,任正非没有向命运屈服,他与五名好友,凑出了2万元钱,成立了华为公司,逐渐让公司发展壮大,自己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二、沉淀内涵
任正非身上最大的人格魅力,就是他对待员工 “从不自私”。
选择创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赚钱,而21世纪最注重人才的时代,不能让员工饿着肚子,空谈理想,在待遇上一定要满足人才的需求。
华为的薪资水平要比竞争对手高出20%以上,在华为公司担任技术骨干的工程师收入甚至能达到西方国家的中高生活水平以上,这么丰厚的报酬也为华为吸引来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任正非坚信“只有丰厚的奖励,才能鼓励员工积极工作,勇敢创新”,所以,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以奋斗者为本”,无论是谁,只要能够创造出价值,就能获得报酬,普通员工拿到百万年薪,在华为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偏执是任正非先生的第二个性格特点。
有次,在抽查华为手机抗高温性能时,发现手机抗高温性能较差,大规模进行检验时,发现这批手机中还有98%的手机抗高温的质量完全过关。
任正非却宁愿损失几千万元,也要将这批手机全部销毁。任正非高瞻远瞩地认识到,只有严控产品质量才能让华为公司走得更长远。
对自己公司出品的产品要求严格的除了任正非外,像张瑞敏当初砸毁不合格的冰雪,才有了今天的海尔集团,乔布斯对于手机的像素都精益求精,才换来了今天苹果公司的如日中天,这些成功的优秀企业家都是靠这种几乎偏执的性格,严控产品质量,才取得了今天的巨大成功。
长时间的从军经历让任正非显得比较强硬,不了解他的人会认为,这是一个独断专行,听不进他人意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