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垄断危害有多大?垄断的损害触目惊心!
首先是,高度的垄断,遏制了创新,切断了创新技术的创业者的存活和发展的希望。
我们都知道,中小企业如果要挑战大型的企业、抢占大型企业的市场份额,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才是唯一的路径。而如果这个大型企业是一个垄断性的企业,它必然通过自己的垄断地位通过短期内大幅降低价格、市场规则的制定、对客户通过垄断地位进行威胁等手段排斥掉任何中小企业的创新的技术产品大规模进入市场的可能。在一个没有有效的反垄断机制的情况下,所有企业的竞争目的必然是达到垄断,而垄断的最终目的就是扼杀竞争者从而逃避竞争。阿里巴巴是这样,腾讯是这样,包括滴滴、美团外卖、58同城和一些视频网站的思路大多数是垄断为目的,他们也在竞争,甚至于烧钱补贴,目的通过价格战(而非技术创新)赶走竞争对手,然后获得垄断,赢者通吃。
21世纪的前十年在,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其中之一的重要原因就是技术创新。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推动了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大发展,为了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独角兽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21世纪前十年的相互竞争促进了创新,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无论阿里还是腾讯,对创新的团队,要么直接复制,要么入股,要么直接通过各种手段瓦解团队。可以说,前十年的创新形成了新的垄断,也造成近十年来,除了字节跳动和B站,我们很难见到前十年百花齐放的互联网创业的热潮和创新的氛围。
其次,垄断影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最基础的公平竞争和诚信竞争。
很浅显的道理,要想公平竞争就必须要反价格垄断,形成了价格垄断就不可能是公平的竞争。大规模的一个行业内部分企业的价格垄断必然会造成对该行业内其他企业的不公平竞争,一个行业的价格垄断行为同样也会影响其上下游行业的整体竞争状况,从而导致实施价格垄断的行业企业获得非法的竞争优势,就以我国电商行业为例,淘宝和天猫的商家已经几乎全部丧失了与阿里的议价能力,各种收费名目让后期进入到电商平台的企业鲜有成功者。原有的商家和电商平台形成了固化的利益关系,包括阿里在内的这些同时实施价格垄断的电商平台的联合也会打击该行业潜在进入者,从而维护价格垄断的整体利益,这样就对其他行业企业形成了不公平的竞争,破坏了正常的企业行业的竞争秩序。如果你不主动加入到阿里或腾讯的垄断体系,新的入局者很容易被垄断者扼杀
第三,垄断影响消费者的利益。
我们都知道一个商品的价格的基础是基于商品本身的价值,还有相关的边际成本,以及供需关系。价格垄断行为使消费者面临损失。垄断可以通过控制产量喝渠道来操控价格,互联网时代的垄断,还可以控制信息阻碍,甚至人为的制造信息的不对称来攫取利益。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很多消费者会发现,电商购买的产品,事实上并不比线下的便宜,甚至包括双十一、双十二这些活动,电商平台有意的通过价格的变动,在活动之前把价格抬高,在活动日时造成价格低廉的印象,触发消费者的冲动购买。
这只是消费者利益受损的一方面。其他方面,其实消费者利益也会受损,比如说垄断平台具有议价的优势,不仅可以跟消费者议价,还可以跟上游商家议价。特别是在刚才提到的活动中,会强制要求商家做出一定量产品的降价,甚至部分价格低于正常的成本。为了确保盈利,很多商家采取了生产低质量的产品的方式售卖给消费者。
除了上述三点以外,垄断还会影响经济运行效率,同时还会伴随着政治权力的寻租。韩国和日本都有浓厚的财阀政治,韩国多任总统锒铛入狱和这种垄断不无关系。南美洲和拉美有很多小国是完全被一些大公司所控制的,整个国家的民生和老百姓被弃之不顾,却被一个私人公司牢牢掌握——这就是垄断公司的高级形态。
所以,我们不仅要支持国家调查阿里巴巴的垄断,还要支持国家通过这次调查,逐步形成长期有效的反垄断的机制,让我们国家市场经济处于充分竞争的环境下,让更多的创新会被资本尊重和重视(而不是成为垄断企业的饕餮),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科技创新获得个人利益的同时,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更多的力量!
下一篇:富士康成都工厂闭环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