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还是抠门?曹德旺一月内国内投资90亿元,为何仍引来非议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6:10:30 浏览量:0

著名企业家曹德旺又上热搜了。“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中国企业家要团结奋斗,迎难而上。”这番豪言壮语是曹德旺出席1月2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经济新闻人物评(2023-2024)——企业家之夜”活动上,分享其心路历程时的有感而发。曹德旺的爱国热情不光停留在口头上,更是在行动上有震撼性的展示。

2023年12月29日,福耀玻璃曾宣布拟投资32.5亿元扩大汽车玻璃产能,今年1月25日福耀玻璃宣布拟再投资57.5亿元,两次投资总额达90亿元。去年12月福耀玻璃的投资计划,是拟于福建省福清市设立全资子公司福耀玻璃(福建)有限公司(暂定名),投资32.5亿元用于建设汽车安全玻璃项目。1月25日福耀玻璃拟出资在合肥设立三家全资子公司,总投资57.5亿元,进一步扩大公司的生产和销售规模,满足汽车市场对公司汽车安全玻璃、汽车配件玻璃不断增长的需求。

在国内经济仍处于低迷期,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外资纷纷撤离的敏感时刻,曹德旺却在一个月内,在国内投资90亿元用于扩大再生产。如此逆势的大手笔增资自然引来社会广泛关注。

大众对曹德旺的熟知,最早是其前往美国投资办厂,建设福耀玻璃美国生产基地。用曹德旺的话说,福耀玻璃的汽车玻璃需求大客户在美国,除了人工成本,美国办厂的地价、税费成本远低于国内,加上中美产业链脱钩,去美国投资是企业发展的正常需要。

这还没过几年,曹德旺又把重心移回了国内。最近一个月福耀玻璃在国内的90亿投资,瞄准的是国内日益增长的产品需求。安徽是我国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车的重镇,1月25日在合肥设立三家子公司,正是看好当地的汽车产业前景。

曹德旺短期内连续在国内巨额投资,主要是从产业前景和公司战略角度考虑,但基于曹德旺特殊的身份和影响力,对国内资本和企业家起到良好的正面带头作用。论国际化程度和国际视野,福耀玻璃早就名声在外,连曹德旺都如此看好中国经济,对市场的风向引导作用是非常有价值的。曹德旺的爱国情怀在90亿投资上得到充分体现。

曹德旺既是成功的企业家、爱国人士,又是著名的慈善家。曹德旺家族祖辈也是名门望族,到父亲那辈已经家道中落。曹德旺起家以后,时时不忘回报社会。成为富豪之后,曹德旺没有大肆地享受奢华的生活,而是悄然开始做起了慈善事业,他记得自己父母的教诲,穷要穷的清,富要富的明。财富取之于社会,在社会需要的时候,就要及时地回报社会。曹德旺曾说过:“我做企业不是为了钱,是为了国家的兴旺发达。我认为一个真正有作为人,是能够把他从社会上挣到的钱,在最后都用来回馈社会。”早在1983年,曹德旺的第一次慈善给了他的母校,他向母校捐赠了价值2000元的桌椅。

企业家做到曹德旺这个程度,堪称是完人啦。但是在社会和企业界,对曹德旺的评价并非一边倒,非议之处也不少。大家最有看法的是曹德旺一边慷慨地做慈善,一边又吝啬于给员工增加工资。

曹德旺对华为、特斯拉这些给员工高薪的企业有不同的看法。曾经有人问他:为什么愿意捐那么多钱,却不愿意给员工涨工资?曹德旺认为企业定位不同,福耀玻璃是传统人力密集型企业,给员工的工资不能太高。曹德旺解释了他“抠门”的原因:“我从不随意提高员工的工资。我涨工资,同行也要跟着涨,导致他们的成本上涨,许多公司将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

在曹德旺眼里,“人”毫无价值,可以轻易取代,甚至在纪录片《美国工厂》剧组的镜头前,福耀的管理人员也毫不避讳地说:“希望七、八月份就能把这类人剔除掉。”纪录片的最后,一位高管向到工厂巡视的曹德旺汇报,工厂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用机器人代替人力的计划。

曹德旺的言论引起其他企业家的嘲讽。在一次采访中,在谈到企业家做慈善的话题时,王健林表示:“企业家在做慈善前,应该先考虑下自己员工的收入情况,他最反对的是那些公司搞的不咋滴,员工工资也不高,却绷着脸在外面做慈善的企业家。”此时,网上有人曝出工人在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厂工作每天工作数十个小时,月收入却只有四五千块,而曹德旺又被人称为中国慈善第一人,前后为慈善事业累计捐赠了数百亿人民币。网友们怀疑王健林的这番话是在暗讽曹德旺。

从中国慈善第一人,到90亿国内投资,曹德旺说出“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表达的是其内心真实的爱国情感。但是,曹德旺做慈善大方,对员工“抠门’也是一致公认的事实。曹德旺如此两极分化的行为,是否会加剧社会对其评价的分裂呢?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