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如:从2014与罗永浩对质到2023的格力访谈
最近,一段罗永浩与王自如对质的长视频突然火了,3个小时的时长最经典就是老罗的这句:被包养的人,就不要谈什么独立人格。
老罗在当时的语境里影射的是,既然王自如拿了手机厂商的投资,就不能说自己是具有独立性的第三方手机测评公司。
这是2014年8月发生的事情,按说已经过去九年了,怎么突然又火了呢?
原来是因为最近格力电器的董总接受了一个媒体访谈,其间已入职格力的王自如副总的表现,点爆了尘封的视频。
网友们的爆点在于,这一次的入职格力,与上一次的罗氏忠告似乎形成了某种对应关系。
也就是说,王自如以前只是被罗永浩用了个比喻,而这次,因为他的领导是个单身女人而有了某种可以展开实质联想的空间。
我因此看完了2014年的那个长视频,也看了最近这期闹得纷纷扬扬的完整的格力访谈,说实在的,关于王自如,我看到的是一个年轻人长成的不易。
王自如,1988年生于齐齐哈尔,因为初中跳级2008年就西安翻译学院本科毕业,学历至香港理工大学硕士。这个起步妥妥碾压90%的同龄人应该没人反对吧。
2009年开始创业,做数码产品的开箱视频,之后拓展到科技评论。2012 年创办 ZEALER, 建立了一套详细的测评流程和标准,被多个手机厂商采用,成为测评行业内影响力最大的公司。
这个创业也是非常成功的。2012年时,他才24岁。不仅赢在了起跑线上,而是已经远远领先于同赛道的选手们。
可是,人生是一场长跑。
此时,人生的诱惑,也是后来被老罗狂轰的第一个诱惑来了,那就是接受了雷军的投资。
其实所有创业者都是希望得到大佬投资的,这样意味着前期成本的覆盖,和未来更大的可能性。
如果用罗永浩关于“包养”的比喻,实际上,所的创业公司都在寻求资本的包养,包括老罗自己;
而资本也是在寻找最有可能成为“头牌的姑娘”,也就是成长性最好的创业公司。
百度百科说:“包养即基于经济交易的交往关系,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为了钱形成交往关系,以金钱的给予和索要建立。”
如此来说,哪个资本与创业公司不是以金钱的给予和索要建立关系的呢?
对于王自如而言,一边是不断烧钱的评测事业叫好不叫座,还没有找到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
一边是行业大佬的加持说:我只是投资你,不参与你任何的经营决策和评测结果。
有点像一个立志买笑不买身的姑娘,有恩客天天来点唱聊天,久而久之会不会心生情愫想要报答点什么呢?瓜田李下的,确实嫌疑洗不清。
有一个关于财新传媒的案例,所谓的“中国最敢言的媒体之一”,也说”欢迎腾讯加入成为股东之一“,但宣布“腾讯不参与财新传媒的日常运营,财新传媒未来仍会坚守独立专业的采编方针。”
它的实质与雷军入股zealer有什么不一样呢?它也宣布了会独立评测啊。区别只是前者很大,大到老罗不敢随便锤,而王自如很小,小得可以连续锤而已。
老罗自己贩卖情怀不也是要找人买单的吗?所谓人艰不拆还是好一点。
整个视频中,可怜的小王从没连续说过三句以上的话,老罗把节奏、主动权、话语权都拿捏得死死的,小王输得惨哭了。
要知道,当老罗高二辍学开始混社会的时候,王自如还是个1岁的婴儿。就这个江湖差别,老罗赢了,爽了,但也输了。
事实上也是,他们对质之后的结局就是,几年后俩人都离开了自己的创业公司。
老罗依然活跃在社交媒体上,开始上演锤子手机的续集——“真还传”,用直播带货还锤子欠下的债,也是极其感人的故事。
而王自如的再次大火,就是现在。
观感上,9年时间里,他的身材已经横向扩展了整整一圈,眼神也没有之前那样的清澈,说他是“小鲜肉”那是浮夸,分明已经是个油腻大叔了。
按说才35岁,不至于啊。这9年,他经过了什么?
网友们最诟病的,就是他说话的样子以及他说的话。
其实客观地看,他的话也没什么大毛病。只不过,有些话要看谁来说,什么情形下说。抛开他对着董大姐献媚的几句话,其讲话的语气听起来倒很像是作为一把手说的。
这才是最危险的,也可能是点燃这次舆情的关键原因。
董大姐无疑是令人钦佩的优秀的女企业家,但再成功也有要放手的那一天。从她近几年语不惊人誓不休的雷人表现来看,已经年届70的她,可能是真的不适应现在企业的发展了。
但是,我在她的访谈中看到了她的坚强,她的坚持,她说她几乎不休假,每天醒来就是工作。
这个创业时的优点,在职业生涯的后期已经成了一个很大的缺点。作为董事长,其关键要素肯定不是勤劳,不是连续不停地工作。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她真的谈恋爱了,对公司来说可能是一件好事。她享受到生活的乐趣了,人就会变得柔软,弹性空间会大一些,说不定就愿意放手公司了。
只是,这个恋爱对象不能是公司高管。如果那样的话,会影响并改变公司的权力平衡,那个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这么大的公司,其权力结构就好比一个小王国,人情世故、利益纠葛也是错综复杂,连马斯克都看到了这一点。
如何将公司的权力从“创一代”顺利交班,并形成制度化,目前来看都还没有非常成功的案例,还在探索之中。
这是在现代化转型中格力要过的坎,也是所有大小企业都要过的坎。这个过程,可能是和风细雨,也可能是暴风骤雨。
从这个意义上说,罗永浩锤王自如,也锤掉了某种现代企业的可能性。
如果每个手机厂商一起建立一个手机联盟,然后共同投资手机测评企业,那测评企业就不用再想“包养”的事,
可以认认真真地琢磨手机评测的流程、标准等等,说不定要诞生出一个世界级的公司,“做中国乃至世界的有独立思想的评测”呢。
从王自如的这些经历可以看到,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年轻人的长成也很不容易。
他们所遇到的这些坎,都是之前的长辈们所没有经历过的,需要他们自己去摸索,去接受所谓社会的毒打,所以,我们还是要心怀善意,尽量对他们宽容,等待他们的适应与长成。
而对一个丧偶多年的女人更要有同理心。不作恶意的揣测,不转发低级下流的嘲讽,尊重他人的权利,才是一个善良的现代公民。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英雄相惜:齐达内与梅西,两个伟大10号的华山论剑
关于以色列的混乱印象
遇见刘原
巴以再起战火,谁是最大受益者?
刀郎的才华是对那英的救赎
《长安三万里》:是天才的三万里,也是普通人的三万里
多年前的海参葳一游
《漫长的季节》:马队与小李是怎么变成老马与李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