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价格战”的背后有何利弊?看完后竟然原谅了“价格战”者~
自去年以来,涂料 市场整体下行压力加大、以价换量波及头部品牌、品牌集中度提升、跨界竞争增多,致使价格战更加凶猛。目前行业缺乏颠覆性技术,价格“武器”被赋予了更大权重,包括大型企业或头部品牌在内的涂料企业都在价格上动起了心思。
其实除弱智低能儿外,世间所有道理所有人都懂——搬起石头会砸到自己的脚,那会很痛苦;蒙住眼睛塞上耳朵去偷门铃,那只会自欺欺人而为人所识,等等。 正如明知砸到脚会痛苦异常,而人们还是经常搬起石头或其它重物一样,很多人包括“价格战”的经常实施者,也知道“价格战”的危害,但他们还是动不动就举起“价格战”之矛。
过去,笔者也同众多人云亦云之士一样,反对价格战,讲道理谴责价格战者,但今天,笔者要替他们辩护—— 价格战是优胜劣汰、强胜弱汰、先胜后汰、智胜愚汰的利器。 自古以来,尽管战争血腥,但人类有记载的文明上下数千年,也仅有区区43天没打过大仗(小仗从未停), 战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所以,经济领域、市场领域的价格战是合理的。人们对极端低价予以批驳的时候,应该不会忘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较量就是价值的较量,而较量的载体就是价格,所以说,从有市场以来,就有了价格战,价格战的发生是天经地义的。
价格战是市场供求状态的晴雨表,忠实地反映了某一领域的市场饱和程度,忠实地维持着该领域的供求平衡。不仅如此,在设置进入该领域的门槛的同时,也保护了后来参与者的利益,降低了其盲目投入的风险。
价格战是企业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的动力源。价格战首先激活的是人们的基本成本意识,然后强化提升人们的品牌意识,因为人们要借品牌提升附加值。而成本意识、品牌意识是现代企业经营中战略思维的基础,所以,价格战能使企业的战略思维更清晰,战略实施的可行性更大。
有人说,价格战使市场陷入混乱。实际上 这种“混乱”促进了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二次世界大战该混乱吧,但如果没有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和平秩序是个什么结果难以逆料,大战的好处是,至少全球人类更懂得了和平的重要,更懂得了和平需要用什么手段来维护。所以,价格战的功过我们不能只看一面,应该一分为二。
在替“价格战”说好话的时候,笔者并没有忘记,有些“价格战”并非我想表扬的价格战,比如偷工减料、假冒伪劣、牺牲产品质量的价格战,比如欺骗顾客用户的价格战,比如恶意破坏市场秩序自杀式的价格战,等等。这些“价格战”参与者,笔者是一如既往地痛恨。
从前文的内容看,笔者的观点应该是尊重“价格战”者,但笔者却认为“原谅”二字比“尊重”更合适,这是因为当前的 许多“价格战”其推行者并无缜密思考,纯属偶尔心血来潮(有些表面看有精心策划,但其策划的也仅是价格战本身,对为什么搞价格战,价格战短期和未来会为自己带来什么、有什么危害没有认真考虑),或是随波逐流,这类“价格战”是不成熟的价格战,严格讲并不叫价格战,而是市井的“泼妇骂街”。 请相信,所有成熟的营销者都不会选择“泼妇”式的价格战。市场永远期待成熟营销者的成熟价格战。这样的价格战是受人尊重的。
价格战是买方市场的必然产物,在买方市场下,企业之间竞争激烈,需要提高市场占有率稳固自己在残酷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而降价是占抢市场最有效和最灵验的手段。现在的涂料市场状况是僧多粥少,供过于求,这种状况下,打出价格战的旗号无可厚非。但是其中有一个前提不能忽视,那就是产品的质量。任何的降价及让利都是以产品质量稳定、质量可靠为前提,否则不是让利,而是坑蒙拐骗。
不过,现实却让笔者很是担忧。目前在我国涂料行业,像三棵树、亚士、嘉宝莉、巴德士、湘江、麦加芯彩、紫荆花等这样的大型涂料企业可以依靠规模、技术、品牌等优势继续发展,但这样的企业很少。而 我国中小型涂料企业居多,但这类企业,一无规模优势,二无资金优势支持研发,三无品牌优势,参与价格战就可能会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因为中小型企业如果售价低,利润就很难保证,在长期利润难以保证的情况下,又怎能保证技术研发资金的投入?没有技术支撑,产品质量又怎能提升?“没有质量,做一个客户死一片客户,还不如不做。”因此,如此恶性循环下去,企业能够撑多久?
价格战的一般是指企业之间通过竞相降低商品的市场价格展开的一种商业竞争行为,其主要降价动力有市场拉动、成本推动和技术推动, 在名词解释上并无任何以降低产品质量换降价之意。价格战之所以让人闻声色变,除了利润空间透明以后,让企业的零利率减少以外, 更多的是价格战被别有居心的人士偷换了概念,利用消费者求便宜的心理,牺牲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将质量没有保证的产品投放到市场参与价格竞争。粗制滥造的产品在涂料市场上泛滥,影响了整个涂料行业的形象,动摇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让其他遵循市场规则踏实做产品的涂料企业蒙受了“不白之冤”,被“连坐”,在市场上形成国内涂料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还不够成熟的印象。
而相反的是,我们看到一些知名外资品牌的产品无论怎样备受质疑,都依然是消费者心中的首选品牌。我们看到,新闻媒体曝出市场上大量存在假冒伪劣的知名品牌产品,可就是这样,国内大量的消费者还是愿意去消费他们生产的产品,为何?其实原因就在于, 外资品牌们已经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导致不管市场上出现再多的知名品牌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都要去购买其产品。但似乎国内涂料企业却没有这样的待遇了。
因此,笔者在此提醒的是,无论是否参与价格战,涂料企业都必须将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涂料企业要想在价格战中生存下来并积累沉淀,为日后打造品牌夯实基础,必须要保证产品质量、凭借技术进步、管控采购、生产及企业运营成本,扩大企业和品牌的影响力,做好售后服务。此外,还需巩固好客户关系,将客户变为“粉丝”,维护好客户对品牌的认知度及忠诚度。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让价格更亲民,做到企业与消费者双赢。只有这样,涂料企业才会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也还能过上好日子。(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
推荐阅读
【聚焦】涂料行业“价格战”猛烈,终端市场“内卷”加剧,优胜劣汰按下加速键
【聚焦】进入“破产”高发期,涂料经销商熬不下去了!又该如何走出市场困境?
【聚焦】建筑涂料市场增长红利消失,涂料企业难以再“躺赢”仍需“拼内功”
【聚焦】降价也不能挽救销量,涂料经销商的出路究竟在哪?
【聚焦】别管涂料市场有多糟糕,经销商接下来必须做好这三件事~
【聚焦】今年到底是冲销量还是做利润?涂料经销商必须要牢记这一点!
【聚焦】国际涂料巨头纷纷瞄准这个赛道做深度布局,背后释放出何种信号?
【聚焦】建筑涂料今年市场规模缩减超20%,2023年的市场增长点会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