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1万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5:56:41 浏览量:0

目前中国综合所得收入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每月,距离上一次个税起征点调整已经有5年多了。其间物价上涨、居民人均基本消费支出等发生变化,提高个税起征点虽然合情,但究竟提高多少,怎么提高,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个税起征点的提高,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经济压力。按照现行的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这意味着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群体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将这一数字提升到1万,那么更多的中低收入者将从中受益,他们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将会增加。

但这种看似公平的政策调整,实则可能会加剧社会的贫富差距。高收入者因为起征点的提高而节省下的税款,将会远远超过低收入者因同样政策获得的收益。这样一来,原本就存在的收入差距将会被进一步拉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14.1亿人里有7.4亿就业人口,剩下的6.7亿人为未成年人、退休人员以及不愿意工作的成年人,他们不需要缴纳个税。7.4亿就业人口里有多少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呢?

国家税务局原副局长许善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披露过缴税人数的数据,一共1亿多人。2023年起包括赡养老人、子女教育和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在内的三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缴纳个税的人可能更少了。因此,将个税起征点提高至1万元也就只有1亿多人能获益,对剩下的13亿人而言基本没有影响。

更不用说万元的个税起征线,会直接让高收入者减税。如果5000元起征线,免缴纳个税的年收入是6万元,而调至10000元,免征个税的年收入成为了12万元,超出部分再按3%、10%、20%、25%、30%、35%、45%七档税率的话,这相当于无形中高收入者的税率都降低了,所以如果真的个税起征线提高一万元,真正获益的是高收入者,你能想象,本来年收入102万,需要按照45%税率缴纳个税,现在起征线上调了6万元,相当于这6万元免税了,而本来这6万元他应该缴纳2.7万税金。

税收属于二次分配,是转移支付的主要形式,将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转移给低收入者,实现社会公平。比如,公路、桥梁、公园等公共基础设施是国家用税收建造的,无论收入高低都能同等享受公共产品,不会因为收入高而多享受,相反,高收入者缴纳的税额更高,为基础设施“贡献”更多,是典型的转移支付形式。所有的转移支付、二次分配都是以足够的税收为基础的,税额下降意味着国家用于二次分配的资金少了,低收入者获得的转移支付跟着减少。

事实上2019年个税改革的最大举措并不是提高个税起征点和增加专项附加扣除,而是扩大前三大档税率级距,实际起到降低税率的效果。从目前学界建言来看,不少人建言简化税率级距,适度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

来源:一路审计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