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非法采矿被罚,幕后老板10年蝉联“内蒙首富”!低调行事也怕被揭老底?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5:50:56 浏览量:0

刚刚在《2022年胡润全球富豪榜》蝉联“内蒙首富”的杜江涛最近旗下公司不太省心,一纸《刑事判决书》,把近来愈发低调的他又一次以不太好的姿态推到了大众视野中。杜江涛出生于1969年,闯荡江湖几十载的他几经浮沉,颇具传奇色彩。商海沉浮数十年,杜江涛凭借财富和公益的光环被人关注,而后又隐身到了“君正系”这艘巨轮背后,低调前行,但他也曾陷入“泥泞”……

子公司非法采矿,投资者反应平淡

近日,杜江涛实控的君正集团发布了一则关于全资子公司收到刑事判决书的公告。公告显示,因犯非法采矿罪,君正矿业被判处罚金250万元,退缴的违法所得3706.5万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其实事件发生距今已经有9年之久。被发现的起因是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开展了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整治过程中,君正矿业被发现在2013年的一项综合治理项目中,所实施的治理区域与内蒙古自治区原煤炭工业局批准的《乌海市煤矿采空区灾害综合治理总体规划》(简称《总规》) 中划定的治理区域存在部分面积差异。

该差异区域为君正矿业拥有矿权之间的缝隙地带,属于间隔区域,也是本案的案涉区域。公诉方认为,君正矿业在此区域作业是扩大了采矿范围。

2022年1月6日,乌海市海南区人民检察院向乌海市海南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认为,君正矿业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超出灭火工程和采空区灾害治理工程批复范围,擅自开采煤田,其行为已构成非法采矿罪。

其中,作为君正矿业公司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何勇以召开班子会议方式,决定以单位名义对案涉区域内煤炭资源进行开采并组织实施,构成非法采矿罪。公诉机关指控君正矿业、何勇犯非法采矿罪的罪名成立。

因此,法院一审判决,君正矿业犯非法采矿罪,判处罚金人民币250万元;何勇犯非法采矿罪,免予刑事处罚。同时,君正矿业退缴的违法所得3706.5万元予以没收。

由于事件已经过去9年,君正集团认为本案具有复杂的历史成因和政策背景,存在争议的缝隙地带是环保工程治理过程中无法跨越的间隔区域。

按照《总规》确定的“集中连片治理”划分原则,当时公司认为该缝隙地带应当被划入治理范围,但由于《总规》编制人员工作疏忽,导致该缝隙地带未被划入治理范围,即形成本案的案涉区域。

不过市场对这一负面消息的反应并不激烈,公告后的第一个交易日,12月16日,君正集团报收4.13元/股,小幅度上涨0.24%。一个周末过去,12月19日,君正集团报收4.04元/股,跌2.18%。总市值340.9亿元。

股价反应平淡,投资者也对此不以为然。有投资者认为:“退缴的违法所得 3706.5 万元,早就缴纳了,现在是罚款250万元,算是石头落地了。”

甚至还有投资者认为:“250万对资产400亿的公司,相当于一万块钱丢了一块钱,毛毛雨了。”

来源:东方财富股吧

至于子公司非法采矿对君正集团有什么影响?君正集团认为,本次判决为一审判决,判决尚未生效。公司需要进一步咨询矿业专家和法律专家,并就现在依然存在的环保行政要求请示当地政府,再决定后续安排。因此最终判决结果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也暂无法预计本案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影响。

一个过去将近10年的事件如今又被翻出处罚,可见时间并不能抹平过错。公司还是要从中汲取教训,合法经营、开采,切不可为了眼前利益为未来埋雷。

子公司多次行政违法

作为君正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君正矿业成立于2006年8月,主要从事生产销售白灰、矿石;煤炭开采、销售等工作,其法定代表人、总经理为何勇。

事实上,仅就这一家子公司来看,近两年被通报的行政违法行为已不止这一起。

2022年7月4日,君正矿业被乌海市海南区能源局合并罚款820万元,主要是其在2021年的半年时间,相继发生了2起排土作业事故和1起伤人事故,共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

2022年4月13日,君正矿业因不按照规定装载、配载货物、擅自放行超限超载货物运输车辆,被乌海市交通运输局罚款1万元。

2021年5月20日,因生产经营单位作业现场管理类违法,君正矿业被乌海市能源局罚款2万元。

君正集团也在投资绿色环保产业

虽然子公司违法被通报批评,公司的主营业务也是传统的能源化工,但是君正集团也在积极投身绿色环保产业。12月16日,君正集团董秘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称,公司投资建设的绿色环保可降解塑料循环产业一期项目按建设计划正在有序推进。

该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64亿元,利润总额约35亿元,可解决劳动就业4000余人,为乌海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除了环保,12月17日,由长江商学院举办的“无公益,不长江”第八届长江公益奖举行了线上颁奖典礼,君正集团董事局主席杜江涛荣获了年度公益影响力人物奖项。

据悉,杜江涛还有着另一重身份,那就是竹翠兰香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在这个理事长的头衔下,他做了很多对教育公益有贡献的大事, 如2020年在母校北京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之际捐赠8亿元;2021年8月,竹翠兰香公益基金会向家乡母校乌海市第一中学捐赠3.5亿人民币,用于支持家乡的教育发展……

杜江涛从乌海的一个普通牧民之家走出,因为巧妙运用家乡矿业优势蝉联“内蒙首富”10年,努力贴上“公益”的光环,但也曾陷入“泥泞”……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让公司获得煤炭资源配置,做老板的也是用尽手段。据“中国网财经”报道,纪录片《国家监察》中内蒙古上市公司的实控人杜某某疑似杜江涛。

君正系托起的10年首富

杜江涛先生以250亿元的身价位居《2022年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第212名,个人财富较去年同期减少90亿元,全国排名下降37位,内蒙古排名保持不变。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杜江涛先生自2012年以来,连续10年卫冕“内蒙古首富”的殊荣。

与大多数首富崛起之路不同,杜江涛的造富之路较为简单,但难以复制。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脍炙人口的民歌,描写的是内蒙古大草原。1969年,杜江涛出生于内蒙古乌海的一个牧民家庭,父母以放牧为生,家大口阔,日子过得有些艰难。

公开消息称,杜江涛从小就意识到,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家庭命运,兄弟姐妹五人中,他在学习方面最刻苦,成绩也出类拔萃。

1987年,杜江涛以乌海榜眼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就读工业管理专业。当年的状元被杜江涛的同学郝虹夺得,后来郝虹成了他的妻子。

大学毕业后,杜江涛被分配至广东东莞从事信息产业工作,郝虹则进入广东肇庆恒进电子公司,后跳槽至位于深圳的香港渣打银行。

或许是不满足于现状,两年后,杜江涛又回到北京理工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

可能是受到沿海创业氛围影响,硕士毕业后,杜江涛决定创业。这一年,是1996年。相传他与中国广顺房地产开发公司展开合作,共同成立君正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简称“君正顾问”),主营证券投资咨询、自营股票等,搏击股市。1999年“5.19”行情,让杜江涛赚了个盆满钵满。

这就是他的人生第一桶金,迅速完成原始积累。2001年,市场转熊,他逐渐退出。

2002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系列政策出台。商业嗅觉灵敏的杜江涛意识到,这是一次机会。于是,他毅然回到老家创业,投身实业。在他看来,美丽的大草原下面,有着富饶的未被开发利用的资源。

2003年,杜江涛投建了年产10万吨的硅铁项目,2004年,收购内蒙古黄河化工股权,并将其更名为君正化工。

接下来的几年,杜江涛大动作不断,投建发电、烧碱、水泥等项目,内蒙古君正逐渐规模化。

君正集团官网显示,经过十多年运营发展,集团已拥有国内较为完整的“煤-电-氯碱化工”和“煤-电-特色冶金”一体化的产业结构,实现了资源、能源的就地高效转化。公司业务涉及发电、石灰石开采、生石灰烧制、电石生产、烧碱制备、乙炔法聚氯乙烯制备、硅铁冶炼等环节,主要产品包括聚氯乙烯树脂、烧碱、电石、硅铁、水泥熟料等。

如今的君正集团,已经成长为内蒙古地区氯碱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聚氯乙烯产品产能80万吨,烧碱产品产能55万吨,硅铁产品产能30万吨。不仅如此,公司还是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和内蒙古60户重点企业之一。

2011年,是杜江涛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年,君正集团登陆上交所主板。这一年,他42岁。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1年,杜江涛就利用君正顾问发起设立了博晖创新。2012年,博晖创新也紧随君正集团登陆深交所。至此,君正系构筑完成。

旗下两家公司上市,杜江涛、郝虹夫妇的财富激增。2012年,杜江涛家族以超百亿财富跻身胡润富豪榜百名之列,首次晋升为内蒙古首富。

2022年,杜江涛以35亿美元财富位列2022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851位,蝉联内蒙古首富。在这一首富宝座,他连坐了10年。

金融领域的野心

以能源、健康为主体的君正系,暗藏着杜江涛在金融领域的野心。

尽管投身实业,但杜江涛对起家的投资业念念不忘,曾大规模进行布局。

2015年,马云的蚂蚁金服与君正集团的一场官司,让君正集团及杜江涛一举成名。2013年,余额宝母公司天弘基金增资扩股,君正集团应出资6943万元认缴。

正是这一次增次扩股,马云拿下了天弘基金的控制权。迟至2015年,君正集团的认缴款仍然未到位。于是,马云与杜江涛打起了官司。

其实,因为天弘基金持续亏损,杜江涛原本打算退出的。但是,因为与支付宝联手推出余额宝而大火,他又反悔了。在当时,有人士称,杜江涛以各种理由延迟支付认缴款,一个重要因素是资金困难。

这可能是杜江涛在金融领域的首笔投资。多年来,君正集团对天弘基金的持股比稳定在15.60%。

因为支付宝,因为余额宝,天弘基金一度跃升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基金。投资天弘基金,杜江涛获得了稳定收益。以2021年为例,天弘基金实现净利润18.17亿元,君正集团对应的收益为约为2.83亿元。

其实,在金融领域,杜江涛是有野心的。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是投资华泰保险。

华泰保险是一家老牌财险公司,从成立时起,股权较为分散,股东变动较为频繁。2014年,君正集团出资45.04亿元从华润、宝钢、中海石油投资等华泰保险国资股东手中受让15.30%股权。2015年,君正系又联合武汉当代系的人福医药等公司,试图以一致行动人身份获得华泰保险36.38%股权,其中君正系持股22.27%,当代系持股14.11%。彼时,君正系控制华泰保险的意图十分明显。

只是,该事项因不符合当时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而未果,君正系、当代系的一致行动关系随之解除。

即便如此,杜江涛还是没有放弃。2015年12月,君正系出资20.19亿元受让了中石化和中石化财务公司共约6.97%股权。2018年12月,君正系又以1872.5万元受让了中合供销持有的0.087%股权。

至此,杜江涛通过君正系合计耗资65.42亿元获取了华泰保险22.36%股权。系列增持动作完成,君正系对华泰保险的持股比例仍未超过安达保险,位列第二大股东,安达保险持股比为25.64%。

无奈之下,控股不成,杜江涛只好退出。

现在来看,尽管杜江涛没有实现其控股华泰保险的野心,但华泰保险为其贡献不菲。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统计发现,2019年11月,君正系将所持华泰保险15.30%股权作价73.87亿元转让给安达保险,这一交易于2020年完成。这笔交易,对君正集团当年净利润的影响为19.54亿元。

今年,君正系又向安达保险及其关联方转让华泰保险4.125%股权,交易作价19.91亿元。双方还约定,待本次转让交易完成后,君正系所持的华泰保险剩余的2.925%仍然按照12元/股的价格转让。

那么,最终,君正系出清华泰保险股权将收回约108亿元,赚约42.48亿元。

不只是天弘基金和华泰保险,杜江涛还投资有银行、证券等,俨然是借助君正集团这一实体壳,完成了一个包括基金、保险、银行、证券、互联网小贷等在内的金融版图布局。

时势造英雄,经过多年的打拼,截止目前,杜江涛的商业帝国横跨了煤电化工、金融、大健康等多个不同的产业,为自己以及家族赢得了丰厚的财富。未来,在市场越来越规范,相关法规越来越健全下,君正系走向如何?杜江涛还能否保住其首富之位?

来源:综合自野马财经、长江商报、中国经营报

最新矿业政策

实时买矿卖矿信息

关注矿材网

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