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8,头部网红齐齐跌落神坛,呼唤品牌回归!
还没来得及感受,618就悄悄地落幕了,也难怪有人说这是史上最安静的618。
这个史上最安静的618也成为了董宇辉、小杨哥等网红跌落“神坛”的“索命符”。
然而,有人跌落,就会有人崛起。数字人直播、买手直播、店铺直播以及总裁直播等多种新兴形式,正逐步侵蚀着小杨哥等人原有的“蛋糕”。
与此同时,消费者的购物行为正日益回归理性,618等大促活动的吸引力也在逐渐减弱。
01
618期间董宇辉被网友骂又当又立
“小作文”事件后,董宇辉的一举一动皆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6月12日至15日,董宇辉带领与辉同行团队开展了山西行专场直播活动。数据表明,这4天里直播带货销售额达1.68亿元,文旅产品销售额近900万元,关于山西行的视频播放量更是超十亿。
图源:与辉同行直播间
然而,伴随这份亮眼成绩的,却是不绝于耳的质疑声。6月12日下午,董宇辉在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永乐宫进行直播,此举引发网友吐槽。
有网友称,该场直播致使游客在殿外等候近3小时,不少游客对此进行了投诉。随后,“董宇辉直播永乐宫遭多人投诉”这一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图源:微博
对此,永乐宫工作人员表示:“没有闭馆,是正常开馆的,不存在将游客拒之门外,不让游客进的情况。”
但也有工作人员称:“董宇辉来了以后,我们这两天接到的投诉特别多,一天有十几个下发到我们这儿。本想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现在真是让我们颇为棘手。”
此外,还有网友质疑,明明永乐宫殿内禁止游客拍照,为何董宇辉能在殿内拍摄直播。
随着舆论的持续发酵,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作出回应:为做好永乐宫的壁画保护,该院对永乐宫殿内壁画拍照摄像有严格规范要求。
确因讲学、采访、直播等活动需要,可以向该院申报,经审核批准后,在文物保护人员监督下予以拍照摄像。
图源: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网站
无独有偶,6月9日,董宇辉在参加一档名为《我爱我,很棒》的户外电台节目时,回应了对“网红”这一称呼的看法。
他表示,自己极为反感被称作“网红”,宁愿被称为“下岗老师”。
图源:《我爱我,很棒》
此外,他还在节目中坦言,自己很抗拒卖货,直至今日都不享受直播卖货的工作,每天痛苦到需依靠安眠药入睡。
董宇辉在618的直播场数印证了其反感“网红”和抗拒带货的言论。经观察发现,整个618期间,董宇辉仅参与了不到10场的直播,且缺席了美妆等热门专场。
02
头部主播618直播带货遇冷,小杨哥告别“一哥”
往年的618,各大主播频繁现身直播间,直播带货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今年的情况却与往年大相径庭,大部分主播在618期间销售额大幅下滑,甚至有的主播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数据显示,截至6月18日下午17点,618大促抖音达人带货榜单(5月24日-6月18日)的前三分别是广东夫妇、贾乃亮和与辉同行。交个朋友和东方甄选则排在第10名和第11名,小杨哥位居第17名。
虽说广东夫妇荣登榜首,但其在618大促中也遭遇了不少难题。首场直播成交额仅为6114万元,与去年的4.5亿元相比,同比降幅高达86.4%。
图源:抖音
曾经的“抖音一哥”小杨哥,在这个618中的表现平淡无奇。数据表明,小杨哥个人账号在此次大促中直播场次接近20场,但其销售额最高的一场仅在25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
大众熟知的罗永浩在这个618大促中也显得特立独行,鲜少在直播间露面。对此,交个朋友副总裁崔东升曾透露:“目前,罗永浩一个月内只做两场直播,在整个公司的收入占比已经降到3%以下,甚至更低。”
作为淘宝“头牌”的李佳琦,情况也不容乐观。
618预售当天,李佳琦直播间美妆产品数量较往年有所增加,但消费者反应冷淡,最终实现的GMV为26.75亿元,与去年的49.77亿元相比,同比下降46%。
“快手一哥”辛巴,今年618也出现了下滑趋势。在首场直播中,辛巴直播间总销售额为14.27亿元,而去年618首播全场带货销售额超16亿元。
618数据洞察;
行业格局和趋势观察;
01
2024年618数据洞察
618结束后,大家最关心的当然是各个平台的GMV数据,传播较广的是星图的一组数据:
星图数据显示,2024年618全网销售额7428亿元,同比下降7%;其中核心的淘天、京东、拼多多等综合电商销售额5717亿元,同比下降6.9%;抖音、快手、点淘三家主流直播电商平台销售额2068亿元,同比增长12%。
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星图的数据是错的。原因很简单:
第一,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数据,今年618包裹量增长超过20%。
国家邮政局统计的相关数据显示,5月20日至6月16日,全国快递揽收量达137.66亿件,投递量达135.26亿件,同比增长均超过20%,最高日处理量超过5.8亿件。
当然,包裹量并不等同于GMV增速,因为退货率提升、客单价下降都会消解包裹量增速与GMV增速的相关性,但相对于去年,退货率的提升和客单价的下降都是有限的,合计影响不会超过10%——这是基本常识,而今年618的包裹量增速实际上在23%-24%,所以行业GMV增速应该在双位数,10-15%之间比较合理。
第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截至2月、3月、4月、5月的实物商品网络零售总额累计增速,分别是14.4%、11.6%、11.1%、11.5%。
5月份相比4月增速是上扬的,说明5月份单月增速远超过11.5%,今年618的统计周期为5月20至6月18日,既然5月20日至5月31日这一段增速远超过11.5%,要整个区间增速-7%,意味着6月1日至18日的增速得-20%左右,这种概率恐怕无限接近于0,结合第一点中的包裹量数据判断,6月份的实物商品网络零售总额99.9%也是增长的,无非是增速快慢而已。
第三,根据上述统计局数据,可以计算出5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10925亿,而星图数据全网GMV仅仅7428亿元,只有统计局数据的68%,星图的统计周期中,淘天统计了29天,京东统计了19天,拼多多统计了30天,抖音统计了26天,快手统计了29天,除了京东其他基本上都在29天左右,这些平台平均天数大约是5月(31日)的87%,即便按照5月统计局数据的87%计算,也应该有9515亿,而不可能只有7428亿。
何况618期间的日均销售额肯定高于5月的日均销售额,所以,即便按照统计局口径,按照星图的统计时间,今年618的GMV也应该在1万亿以上。而如果按照平台自身的统计口径,按照5月20日-6月18日统一时间周期的话,GMV则会大得多。
第四,根据基本常识,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过去17个月一直是增长的,截止5月份是4.1%,没有任何迹象和可能6月份会变成负值,而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增速一直比社零增速快7-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电商行业仍然是社零增长的驱动因素,不可能短短一个月,突然变成拖后腿的。
第五,京东在618结束后公布过一组战报,虽然没有透露GMV数据,也没有透露增速,但是明确说了“今年GMV和订单量创造了历史记录”,众所周知,京东过去三四个季度的GMV增速基本上都是淘拼京中最慢的,更别说直播电商了,既然京东618的GMV都是增长的,没有理由全行业的GMV负增长,而且高达-7%。
第六,618结束后,花旗、汇丰等国际大投行也发布了相关报告,花旗明确指出,“我们对星图的数据采集方法表示质疑”:
来自花旗的618研报
汇丰同时引用了易观、统计局、邮政局和星图的数据,并倾向于选择易观的数据作为参考。
来自汇丰的618研报
更进一步地,汇丰指出了星图数据失真的原因,是因为“由于BABA等平台引入的新的推广方法和应用程序功能,(星图)糟糕的数据收集旧方法可能破坏了基于数据抓取获取趋势的准确性。”
沿着汇丰的分析,我个人可以提供两个更具体的视角。
首先,从星图的官网介绍,我们不难得知,星图的数据池是10万多个品牌的销售数据,根据这10万多个品牌的销售趋势预测全网数据。
这个方法,在2020年前是比较准确的,为什么,因为彼时的中国电商市场,正处于品牌化的阶段,有消费升级的趋势,10万多个品牌基本上可以代表电商行业的全貌。
但是最近3年,中国电商市场的核心动能是什么,是消费降级,是白牌、中小商家重新崛起,淘天集团都在“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我们看淘天在618后发布的战报,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中小商家订单大涨,190万淘宝中小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100%,近3万中小商家成交破百万”。
品牌仍然在增长,但是目前阶段增长势头更强劲的是中小商家,而星图的核心数据还是10万多个品牌。
其次,推荐算法已经越来越普及到各大平台,尤其是直播电商平台,推荐算法的重要特征,是新入驻品牌、新店铺爆发力强,因为算法可以短时间集中流量大水漫灌、大力出奇迹,这也意味着老店铺的增长很可能是有限的,增长更多体现在新势力,而星图这种数据采集模型,不太可能像推荐算法那样迅速更新采集库,不断跟踪新品牌,这会使得它的数据显著落后于实际增速。
好了,星图的数据我们基本上说完了,实际上,正如汇丰的选择,我个人也更倾向于易观的数据,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易观的618数据,然后讲讲为什么易观的数据更接近真实情况。
时间统一截取5月20日-6月18日,淘宝天猫同比增速为12%,京东同比增速5.7%,拼多多增速17.7%,抖音增速26.2%,快手增速16.1%,五大主流电商平台增速均值为13.6%,综合电商淘拼京平均增速为11.2%,直播电商抖音快手平均增速为24.3%。
618全周期(5.20-6.18)内,综合电商平台销售额占比为,淘天占比62%,京东占比23.8%,拼多多占比14.2%。
以全年或日常维度来看,拼多多的GMV应该已经超过京东,位居国内第二了,但是拼多多的日销相对较为平滑,大促的峰谷效应不及其他平台,尤其是618和双11这样的大促,这种特殊的节点它的行业占比会低于日常,过去一向如此,熟悉电商行业的朋友应该也知道。
综合5大主流电商平台来看,淘天占比49.5%,京东占比19%,抖音占比16.6%,拼多多占比11.3%,快手占比3.6%。
为什么说易观的数据很可能更接近实际?
全行业13.6%的同比增速,综合电商11.2%的增速,这个数据跟体感比较接近,同时也符合统计局的数据趋势,跟邮政局包裹量增速相差大约10个百分点,符合我们认为退货率提升和客单价下降影响的判断范围,这些是其一。
其二,直播电商行业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但要说像星图数据那样12%的增速,那也完全不符合体感,毕竟一季度快手电商还有28.2%的增速呢,我们从快手内部可信的信源了解到,它们618增速低于12%的可能性为0,而公开资料显示,抖音一季度增速超过50%,四月份虽然掉到了40%下方,但618整体增速掉到20%以下的可能性为0,所以星图数据中直播电商12%的增速也完全不可信,易观24.3%的增速均值非常符合体感。
其三,5月14日阿里发布财报时,管理层在业绩会上曾经分享过,4、5月(截止5.14前)的增长延续了一季度的良好势头,也就是说仍然是以双位数增长,那么618期间12%的增速也是完全合理的。
另外,从过去17个月中国社零和实物商品网络零售总额的增速趋势来看,易观的这份数据也更可信。
02
行业格局和趋势观察
从增速来看,直播电商平台增速仍然快于综合电商,但是双方的GAP正在显著缩小,说明直播这个势能正在趋于平缓,考虑到货架模式是直播电商平台增速的新动能,意味着纯直播间电商增速618期间可能已经低于20%,非常接近综合电商。
直播电商发展货架模式,归根到底,还是要回归到品牌、店铺、sku等供应链管理,回归到价格、物流、服务等电商行业本质上来,流量驱动的动能已经枯竭。
当然,直播电商增速放缓,也跟内容监管趋严有关,达人直播面临一定压力。
经过3年左右的蒙眼狂奔,品牌方在经历了18-24个月的完整投放周期后,会计算长期ROI,也会根据不同渠道调性、拉新潜力、老客维护成本等综合因素,重新审视不同渠道的价值。
,时长
00:07
在这样一个阶段,我们倾向于认为,热闹过后归于冷静,品牌方会更重视长效经营价值,对商品定价权的重视程度会提升到新高度,在达人面前的议价权显著提高,在直播电商渠道的供应链价值也开始凸显,因此平台主动调整发展策略,将更多免费流量分配到品牌店铺直播间,而不是达人,是合乎情理和逻辑的。
直播电商平台流量增速放缓后,分配到每个直播间的流量也在同步下降,汇丰的研报数据显示,多个头部直播间销售额降低70%。可以看到,大网红的议价能力也在显著降低。去年双十一,舆论场上尚且有关于部分直播间“全网最低价”的讨论,今年618,大部分主播连带着关于破价的宣传,都销声匿迹了。
综合电商在今年618中增速虽然略慢于直播电商,但是实际上表现更好,势头正在往这边倾斜。
道理很简单,电商价值链中,“多、快、好”一直都牢牢掌握在综合电商这边,它有强大得多的基础设施,唯独“省”这个价值点被超级网红瓦解,因此我们看到,过去3年综合电商对于品牌破价毫无办法。
而随着头部网红或多或少承压,品牌又重新梳理定价权和不同渠道价值,综合电商和直播电商关于“省”的价值争夺趋于平衡,有规模优势、心智优势、基础设施优势和价值链优势的综合电商大概率重回铁王座。
这也告诉我们,现在可能到了纯流量驱动玩法的最后时代。曾经有一个时刻,所有品牌都被裹挟着用价格换取头部网红的流量,现在这种对流量的偏执开始反噬品牌方。
破价消失后,买家的关注点重新转回了商品本身的吸引力是否足够、质量是否够好、退换是否方便等因素。今年618商家的一个体感是消费者变得苛刻了,退货率走高,综合电商平台退货率比往年高几个百分点,直播电商平台则更高,女装品类个别商家甚至可以高到80%以上。
这就是唯流量时代的后遗症。用户也不喜欢反复退换,退货率高到这个程度,只能说明商品品质太差,而且高退货率的成本一定会转嫁到商品定价上,最终是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承担了所有。
有流量红利的时候,靠推流做一锤子买卖,这样的商家不但能存活,还可能过得不错。
(更多实战实操实用首创原创精彩干货分享欢迎您和您的团队莅临彭小东导师线下公开课广战神®第3届9月21-22日中国郑州《打造中国户外广告超级销冠战神军团特训营(5.0升级精华版本)》课堂。小班授课,名额有限,火热报名中。)
@所有人:
我是彭小东老师,特别感谢各广告传媒公司,广告协会,广告商会等选择邀请才是真爱!更感谢已经预订我出席会议以及论坛等做以下主题分享:
1、《1秒认知:突破存量市场博弈,打造品牌增长策略》
2、《中国顶级广告销冠(广战神)的逻辑思维解析》
3、《赢战2024广告传媒业绩突破增长之道》
4、《2024中国广告传媒大客户卓越行销力》
5、《赢战2024中国户外广告销冠战神军团秘笈》…
2024行程较紧,但目前还有少部分行程可以协调和安排,欢迎提前预订, 更多惊喜等着您 !
注:不推荐邀请老师授课的,更感谢从我们的平台渠道等自动退出,我们也会随时清理优化和升级,彼此欣赏,相互成就!
现在,直播电商平台也进入平缓期,流量增量跟不上商家流量需求的渴望了。各大电商平台开始重点鼓励低价和“好服务”,便利退货退款。如今还能生存下来的一定不是这样的商家。
时代变了。不想让退货率飙高,就必须在有价格竞争力的同时,用能留住的产品说服消费者,做好配套服务,否则再大的流量灌进来也是花钱买折腾。只有靠好货、好价、好服务,消费者才能对品牌产生信赖和认可。
若品牌能重回电商行业舞台中心,并牢牢掌握定价权,生产制造环节就会有合理利润,工厂不至于那么卷,工人不至于那么累,收入也不至于那么微薄;商品流通领域会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有充足的品牌营销预算,媒介有活路,广告公司有活干,有更多高质量就业,服务业才有长期发展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