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凯航空:一声叹息!
2004年,民航局放开民营资本进入民航业大门后,各路民营资本蜂拥而至。
鹰联航空与奥凯航空争相成为国内首家民营航空公司,吸引了整个社会的目光。
2005年3月,奥凯航空首飞,成为国内首家飞起来的民营航空企业。
但奥凯航空成长之路并不如成立之路那么顺利。
一、奥凯航空曾三易其主
奥凯航空首飞一年后就发生股东变动。
2006年,奥凯航空的实际控制权转至均瑶集团手中,王均金任董事长、法人代表。
2008年,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爆发矛盾,最终引发了停航风波。
2010年,大田集团出资5亿元收购奥凯航空100%股权,王树生任奥凯航空董事长、法定代表人。
在大田集团的支持下,奥凯航空终于赢得了喘息之机,并在2016年与幸福航空进行整合,成功将旗下新舟60飞机全部转给幸福航空,自己则全部经营干线飞机。
在此之后,奥凯航空也开始稳步发展。
不过进入2018年以后,奥凯航空与股东大田集团的日子均不好过。
2019年3月底,奥凯航空的大股东华田投资的股东发生变更,华田的股东已从此前的王树生夫妇变更为广州秋石。
其后股权几经变更,奥凯航空的股东中有央企华电集团和中航工业的影子。
二、奥凯航空艰难前行
奥凯航空可能是民营航空遭遇几大困难于一身的缩影。
一是股东高管的频繁更迭。
奥凯从创始股东到均瑶到大田再到如今股东,十多年间已变了四次控股股东。
股东的变更必然带来管理层变动,股东与管理层的频繁变动,就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尤其近几年,高管层更是如走马灯一般。
二是战略的不断摇摆。
奥凯航空一开始从支线起家,后面又搞货运,再后面又是干支结合,后来才彻底抛弃货机和支线,但这是这种战略上的不断摇摆,也贻误了奥凯航空发展的良机。
三是运力投入分散。
奥凯航空主基地在天津,又在西安、长沙、南宁、昆明等地都投放了一定运力,运力分散导致控制力不强。
随着奥凯航空的日渐消沉,昔日民营航空第一企已经没有太多人关注了。
如果说奥凯航空还有什么能吸引人注意的就是三快:
股东变化快
高管变化快
官司来得快
三、奥凯航空再燃危机
最近,奥凯航空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再度爆发矛盾。
据报道,6月30日,奥凯航空全体员工收到《告全体员工书》《十问华田公司》的红头文件,文中提到:
疫情三年,民航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而华田公司从2021年下半年起就没有给予奥凯航空任何资金支持。
奥凯航空的生产经营还一直遭受华田公司的非法干扰,给航空安全和资金安全带来极大风险。
为此,奥凯航空向华田公司提出十方面问题:
奥凯航空对华田公司近两年的异常行为深感疑惑,奥凯航空有权知晓华田公司作出与奥凯航空有关决策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奥凯航空有权知晓在实际控制人缺位期间,华田公司所作所为体现的是谁的意愿?
……
奥凯航空同时透露:
曾管理过华田集团的邹平笙通过律师向霸振国转达了其对奥凯航空引入战投的迫切愿望……
从网络上搜索,邬平笙的个人简历不得而知,只知道他曾经在投资、并购、资产管理等领域工作,有着近二十年的企业管理工作经历。
2018年9月,他出任信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职。
7月1日,华田公司发布声明,指出:
奥凯航空代理总裁霸振国诋毁股东声誉及漠视股东权利
非法变更奥凯航空董事会、强占奥凯公司公章
利用临时负责人之机获取近千万巨额薪酬或费用…..
7月6日,奥凯航空门口贴了一张“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盖有华田投资的章,信中指出:
公司董事会已聘任李铁先生为公司总裁,在维持基本管理架构不变的情况下于今日全面接管奥凯航空有限公司。
本次接管得到公司实控人邹平笙先生的授权,经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的决议,依法合规,平稳有力进行,得到了广大奥凯航空干部员工的支持。
翼哥感到:
这与当年均瑶与奥凯航空管理层之争如出一辙,又是一出狗血剧。
有人试图评判谁对谁错
资本与管理层之间没有谁对谁错
资本也不能肆意横行,但对公司管理层失控肯定难咎其责
管理层更不能从管家变东家,国美之争早就证明这一点
那么,为何这样的狗血剧屡屡在奥凯航空身上上演,无论是大股东,还是奥凯航空本身都有问题。
王均金对此也做了总结:
以后再去投资项目,这是前车之鉴。
一是投资公司首先看人,公司的管理层怎么样是最重要的;
另外处理问题要更快更细,要做就一步做到位,不能太柔。
据说当年均瑶退出奥凯航空后,王均金感慨良多,认为:
一个企业先天基因很难改变。
奥凯航空组建至今,也快二十年了,目前也只有22架飞机。
还在不停折腾,最后只落得一地鸡毛。
说实话,假如没有那一块牌照,奥凯航空恐怕早就不复存在了。
在奥凯航空后面的,或是发展得不错的,或是发展得不好变换股东的,总之像奥凯航空这样的绝无仅有。
折腾到最后,恐怕受伤还是基层的员工。
如今,惟有一声叹息!
下一篇:新乡百度网站优化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