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有效的“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
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中,“平台”这个词,因为有较强的外延性,所以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平台经济”的核心概念。那么问题来了,互联网平台(Virtual Consumer, VCs)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又是如何设计的?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简单的解析。
我们知道每一个互联网平台的产生都伴随着大量的服务需求以及相应的资源和资本需求,这些需求又会不断地推动平台不断地发展壮大,所以在平台型经济中,需要服务需求是关键所在,也是用户体验需求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服务需求作为商业模式设计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环,而有效设计用户体验服务需求成为一个成功平台型经济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1、市场和客户
市场:目前为止,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平台经济”为基础的直接的经济模式,而另一种则是以“平台经济”为基础的间接的经济模式,也就是需要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流量和用户。
而目前比较流行的平台型经济的模式就是以“平台”这一概念对商业模式进行设计,通过对客户群进行细分和研究发现:消费者对于各类平台的需求量都是不同的。其中包括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需求;商业模式需求者对用户需求或者商品和服务需求进行细分;商家对商品和服务需求进行细分等。
而我们知道互联网平台所要提供的服务是有限责任公司或者企业自己经营或拥有相关经营权所提供的服务,所以对于客户来说,他们最需要做的就是确定需求并给出具体可操作的解决方案来满足他们。所以对于平台而言,其主要涉及到“如何建立对客户需求和产品以及业务运营的有效管理”等内容。”
2、组织结构
既然我们已经建立了企业商业模式,那么在建立了商业模式之后,接下来就必须要设计组织结构,以适应平台的服务需求。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组织结构和部门设置。
首先,对于一家互联网平台而言,平台的出现必然是一个需要由多个业务部门相互协作才能完成的复杂系统,所以必须要进行相关业务部门的设置。其中需要注意的两个方面是:一个是要充分考虑业务部门对于整个平台服务需求的支持能力;另外就是要将部门设置合理安排、并能合理调动资源,这两点在国内企业已经越来越被重视,而且越来越普遍。
3、激励约束机制
很多互联网平台在建立之初都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主要就是由于激励约束机制的不完善所导致。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可以降低平台进入壁垒,有利于平台快速发展,但是也容易使企业进入一个不规范的市场状态当中,而且会因为激励约束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企业的损失,比如前期的大量用户注册和留存以及后期的巨大订单量和收入贡献的不成正比等一系列问题出现。
所以笔者在之前提到过的“平台经济”概念就提出了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来保证产品/服务能够得到市场和用户的认可。目前主流市场的主流激励约束机制有以下几种:奖金机制、订单奖励(Over Buy)机制+奖励(Demand)机制+积分激励(Reduce)机制+其他激励措施。其中激励机制可以分为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两种形式。正向激励主要是针对产品/服务团队来说,如果产品/服务能够成功地吸引到用户和留存用户;而对于正向激励就是针对用户来说,在获得有效用户之后又能够提高粘性并留存用户。
声明:本文只作案例分享,不存在推广营销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