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亿元每张的太空旅行“船票”,凭啥这么贵?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5:03:25 浏览量:1

近日,亚马逊创始人富杰夫·贝佐斯旗下蓝色起源太空探索公司在一次特殊的线上竞拍活动中,将载人飞船一次太空旅行的“船票”售价定为28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79亿元。

贝佐斯同时对外宣称,2021年7月20日,他将搭乘“新谢泼德”(New Shepard)号进行一次太空旅行,此次活动中标者将同行,以共同推动全球的太空旅行事业。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来源:亚马逊网)

花1.79亿元与全球首富同游太空十几分钟,此消息一出,网友们除了发出“有钱真好”“我一介平民哪有机会体验”等感叹外,更多人则关注的是“凭啥这么贵”。

“新谢泼德”也顺利地将于7月20日开启首次太空旅游,其中四位旅客将在卡门线以上停留,整个旅行将持续十分钟。

太空旅行凭啥这么贵?要解决这个问题,得先从太空旅游的定义说起。

何为太空旅行?

太空,本义是“极高的天空”,国际航空联合会规定,以离地球海平面100千米之处的环线(学名“卡门线”)为标准,100千米以内叫大气层,以外叫太空。

太空旅行并非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等航天器探索太阳系乃至宇宙,而是以人们遨游太空的理想为出发点,给人们带来观赏太空风光和体验失重感觉的独特旅程。于多数游客而言,这种体验前所未有。

分界线

相当长时间以来,太空旅行都是人类的美好愿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载人航天的进步,很多人已梦想登上火星及更远的行星,步入真正的太空旅行时代。而《2001:宇宙漫游》《火星救援》《宇宙威龙》等科幻电影的上映,让人们感觉太空旅行似乎并不遥远。

其实,根据目前的科技和经济实力来看,人类距离太空旅行时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太空旅行难在哪?

太空旅行开始于2001年4月,目前只有美国的SpaceX公司、荷兰的SXC等少数实力型公司致力于太空旅行的开发和实践。太空旅行最大的难点还是在科技方面。

根据以往宇航员的太空体验和太空特有的自然环境来看,科技难点集中在升空和航行两方面。简单地说,太空旅游需要解决速度和生存保障两个问题。

速度是关键。速度包括升空速度和飞行速度。解决升空速度是科技难点。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要把物体送入近地轨道,飞行器速度要达到7.9千米/秒(即第一宇宙速度);要送入外层空间并摆脱地球的引力场,飞行器速度要达到11.2千米/秒(即第二宇宙速度)。

这是遨游太阳系的首要条件。要飞到更远的银河系乃至探索宇宙,难度更大,这里暂且不表。

升空速度解决后,还需要解决飞行速度的问题。目前飞得最远的飞行器“旅行者一号”飞行速度17千米/秒。

以当前的科技实力估算,飞船要到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旅行,得飞17000多年。如果真要完成星际旅行,这个速度简直比蜗牛还慢。

飞行器飞行的动力来自燃料组成的推进器。一般推进器达不到太空旅行的要求,太空旅行的理想推进器是用核裂变反应作能源的热核火箭。然而,热核火箭目前还没到实用阶段,像《星际迷航》里那样的热核引擎只能停留在电影里。

影片《星际迷航》里的飞行器(来源:电影网)

生存保障是基础。人类随飞行器飞到太空,短则几天,长则数月。长时间远距离太空旅行,吃喝拉撒及身体健康等生存保障成为最大的问题。

在微重力环境下,人体的骨骼和肌肉都会加速流失,血液亦会重新分布,从而导致左心室质量减小,心脏萎缩。心脏萎缩会导致血压降低,泵出的血量减少,以致运动能力下降。

目前人类的太空探索,涉及生存保障的软硬件主要有飞船的设计和制造、能源的来源和加工等,但都是针对极少量人而言,并没按“旅行”的目标去设计。

人类还没有太空长距离飞行的经验,最远也就是到月球,这个生命支持系统比太空旅行简单多了。所以,现在宇航员多在近地轨道的国际空间站上工作生活,最长不超过500天,生活必需品可以用货运飞船补充保障。

国际空间站(来源:航天网)

综上得知,太空旅行的成本将非常高。据专家统计,把重1千克的物体送到距离100千米的近地轨道,花费约人民币10万元;送到月球要花约100万元;送到火星,则要花约1000亿元。

由此看,科研设备、燃料、氧气箱等加起来的花费,算起来都吓人,更莫说还有人的重量。这也是只有美国、前苏联等超级大国才能向航天进军的原因之一。

平民何时能遨游太空?

既然远距离的太空旅行很不容易实现,那可以用亚轨道飞行或空间站旅游来代替。亚轨道是指距地球300千米以内,不脱离宇宙第一速度的飞行,单人单次几分钟体验费约60万元。

空间站的高度离地球约400千米,旅行时基本不受地球引力影响,单人单次一天体验费约180万元。

不过,这两种旅游方式都算在地球内部进行,属于类太空飞行体验,主要达到鸟瞰地球全貌、体验失重感觉的目的。

太空旅行真是烧钱的旅游,作为平民的你有机会体验吗?其实不用担心,因为国家早有策划。

2017年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发布《2017—2045年航天运输系统发展路线图》文件时称:2025年前后,可重复使用的亚轨道运载器将研制成功,十几万元一次的亚轨道太空旅游可成为现实。

失重飞机在俯冲期间提供微重力环境

如果这都嫌贵嫌等得太久,你大可选择乘坐一种“半分钟失重之旅”的失重飞机抛物线训练。

失重飞机是经过改装而模拟失重环境的飞机,能为游客提供最贴近太空环境的训练,每飞一次游客可以体验半分钟左右的失重,需要花费约50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2000元)。

END

蝌蚪五线谱原创文章/转载注明来源

责编/小西途说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