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纵览 | BioNTech的破局之路
BioNTech是一家2008年创立于德国的生物技术公司,癌症免疫疗法一直是该公司的发展主线。2018年8月,BioNTech与辉瑞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基于mRNA的流感疫苗,这也成为2020年双方达成新冠疫苗的合作契机。2020年12月,英国紧急授权BioNTech与辉瑞的mRNA疫苗BNT162b2用于预防COVID-19。随着全球首款mRNA新冠疫苗的上市,BioNTech一战成名。
2021年和2022年BioNTech营收分别为189.8亿欧元、173亿欧元,成功跻身全球TOP20药企。随着新冠病毒疫情的消散,市场需求萎缩导致公司收入断崖下降,BioNTech进行战略调整。公司将管线重新聚焦到肿瘤领域,不管是现有的mRNA技术,还是逐渐丰富的小分子、抗体、ADC、细胞疗法技术领域等都是围绕这个主线服务的。BioNTech现有的战略调整可以从其BD合作与管线布局中窥得一角。
01
·BioNTech合作伙伴·
2024年7月,BioNTech与南京三迭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达成研究合作与平台技术许可协议。双方将基于3D打印药物技术开发口服RNA药物,期望通过口服给药的方式来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2024年2月,BioNTech和Autolus Therapeutics达成一项战略合作,以推进两家公司的自体CAR-T细胞疗法项目走向商业化。其一,加速推进BioNTech的在研疗法BNT211在更多CLDN6阳性肿瘤类型中的开发;其二,加速推进Autolus将在研疗法AUTO1/22(双靶点CAR-T疗法)、AUTO6NG(新一代T细胞疗法)和Obe-cel(自体CAR-T细胞疗法)在相关肿瘤适应症中的开发和商业化;
2023年以来,为了补足肿瘤领域产品管线,BioNTech从中国引进了多款ADC、单抗和双抗。目前,已经与中国5家生物公司达成ADC/抗体药物合作,包括昂科免疫、映恩生物、道尔生物、普米斯生物、宜联生物。行业内将BioNTech 的行为称作新药“扫货”模式,合作项目内容详见下表。
2022年3月,BioNTech宣布扩大与Regeneron 的战略合作,以推进公司的 FixVac 候选药物 BNT116与 Libtayo的联合应用,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两家公司计划从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1/2期临床试验开始合作。
2022年1月, BioNTech与Pfizer签署新的全球合作协议,开发首款基于mRNA的带状疱疹疫苗。与BNT162b2一样,开发带状疱疹疫苗将结合辉瑞特有的抗原技术以及BioNTech的mRNA平台。正在进行的Ⅰ/Ⅱ期研究(NCT05703607)将评估针对带状疱疹的 mRNA 候选疫苗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
2021年10月,与罗氏子公司Genentech共同开发个性化mRNA新抗原疫苗BNT122(胰腺导管腺癌)、BNT171(终止);2018年7月,与Genevant Sciences宣布将合作开发5种mRNA蛋白质替代疗法,用于罕见病治疗。
02
·BioNTech技术平台·
为打造治愈性的抗肿瘤方案和传染病疫苗,BioNTech基于药物的不同特性,选择使用适配的技术平台或协同组合平台来从不同角度激活/调节免疫系统,主要包括mRNA 疗法、细胞疗法、基于蛋白质的疗法和小分子药物。以下,主要对6个mRNA 疗法相关平台进行介绍:
FixVac技术平台:利用mRNA编码不同患者的肿瘤中均高度表达的共享抗原,以激发强力和精准的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候选疫苗:治疗黑色素瘤的BNT111、治疗HPV16阳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BNT113、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BNT116,目前均处于临床Ⅱ期阶段。
iNeST技术平台:利用mRNA编码不同患者的肿瘤中表达的20个特异性新抗原,为患者量身定制真正的个体化免疫疗法,注入人体后可以诱导强烈而精确的免疫反应。候选疫苗:BNT122(由BioNTech与Genentech共同开发),目前正在进行4项临床试验,分别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辅助治疗结直肠癌、治疗实体瘤、辅助治疗胰腺导管腺癌,目前均处于临床Ⅰ期或Ⅱ期阶段。
传染病疫苗平台:mRNA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迅速生成编码一种或多种病原体抗原的疫苗,这让它成为开发传染病疫苗的有力选择。鉴于BNT162b2的成功经验,BioNTech也启动了多项传染病mRNA疫苗管线,候选疫苗:BNT161(流感-Ⅲ期)、BNT163(单纯疱疹)、BNT167(带状疱疹)、BNT166(猴痘)、BNT165(疟疾)、BNT164(结核)等流行性疾病。其中BNT167、BNT16两款疫苗是与辉瑞公司联合研发。
RiboMabs和RiboCytokine技术平台:RiboMabs利用针对癌症和传染病的mRNA编码抗体,作为重组抗体的替代品和抗体治疗的新途径;RiboCytokine利用mRNA编码免疫激活细胞因子,作为重组细胞因子的替代品。RiboMabs平台候选疫苗:BNT142已启动1/2期首次人体临床试验(NCT05262530),用于评估其在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iboCytokine平台候选疫苗:BNT152(编码IL-7)和BNT153(编码IL-2)组合,目前处于临床Ⅰ期招募阶段。
瘤内免疫治疗平台:mRNA编码免疫调节分子,直接注射到瘤内以避免全身给药的不良毒副作用并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重新激活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反应并促进免疫细胞活性来抵消肿瘤诱导的免疫逃避。2023年10月,赛诺菲与BioNTech基于该平台开发的候选药物BNT131未能经受住临床审查,宣布终止开发。
03
·BioNTech mRNA技术相关管线布局·
BioNTech癌症疫苗平台FixVac和iNeST旨在为癌症患者提供针对特定肿瘤适应症(FixVac)甚至个体特定肿瘤(iNeST)的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法。此外,公司利用 mRNA 将靶向抗体或细胞因子或免疫调节蛋白的构建指令直接传递给患者,通过RiboMab、RiboCytokine 和瘤内免疫治疗平台帮助身体直接在肿瘤中产生自己的治疗药物。
04
·总结·
从预防到治疗,从疫苗到肿瘤免疫,在短期与长期利益的权衡中mRNA技术的潜力正被逐步挖掘。就BioNTech战略布局而言,虽然依旧借助mRNA技术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深耕研发,搭建特色技术平台和产品管线,但已不单单局限于mRNA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逐渐丰富小分子、抗体、ADC、细胞疗法等技术手段,并形成相应的产品管线。未来,期待BioNTech有更多的免疫治疗产品问世,这将大幅改善肿瘤患者的治疗现状。
参考资料:BioNTech官网
图片来源:BioNTech官网,侵删
艾伟拓,核酸递送/脂质体全辅料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