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厂副总裁13岁女儿“开盒”,百度报案!什么是“开盒挂人”?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4:43:35 浏览量:1

近日,有网友称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女儿“开盒”他人隐私信息,引发热议。

19日,百度就“谢广军女儿开盒”事件发布声明称,开盒信息并非源自百度。经过调查,开盒信息来自海外的社工库——一个通过非法手段收集个人隐私信息的数据库。

01

失控的“饭圈文化”:从追星到“开盒”的致命跨越

事件源于一名孕妇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对某韩国明星的评论,随即遭到粉丝群体的围攻。其中,一名未成年女孩通过“社工库”获取该孕妇的姓名、身份证号、住址等隐私信息,并煽动网友对其进行辱骂和骚扰。这场网络暴力最终导致孕妇被迫注销账号,其丈夫甚至收到教唆家暴的恶意信息。更令人震惊的是,施暴者被指认为某互联网公司副总裁谢广军之女,尽管百度多次声明涉事数据并非公司泄露,但公众对科技巨头数据安全的质疑已难以平息。“开盒”并非新鲜事物,它脱胎于“人肉搜索”,却因技术的便利和数据的泛滥演变为精准打击工具。施暴者只需支付几十元至数百元,便能在海外“社工库”中获取他人几乎全部生活轨迹——从户籍信息到银行流水,从社交账号到家庭住址。记者实测发现,300元即可买到同事的户籍档案,信息精准到具体楼栋,而未成年人仅需加入海外群组,便能免费查询隐私数据。

02

“社工库”产业链:数据黑市的全球狂欢

所谓“社工库”,实为黑客通过非法爬取、病毒攻击、行业“内鬼”交易等手段整合的隐私数据库。这些数据涵盖金融、电商、物流等数十个行业,甚至包括酒店入住记录和外卖地址。黑客将信息分类打包后,通过匿名社交平台以“集市”形式交易,用户只需付费即可精准“开盒”。由于服务器多设于海外,追查难度极大,而低至几元的查询成本和零技术门槛,让“开盒”成为未成年人也能轻易掌握的“武器”。更值得警惕的是,这一黑色产业链已呈现低龄化特征。在部分“饭圈”社群中,未成年人分工明确,有人专门负责搜集负面评论,有人利用“社工库”获取信息,还有人组织群体辱骂。2024年杭州警方侦破的一起案件中,2000余名网红遭“开盒”,40余名涉案人员横跨18省市,其中未成年人占比超六成。

03

“开盒挂人”是否构成犯罪?

“开盒”的恶劣行为让网络空间充斥着暴力和戾气,严重污染网络生态和秩序。“开盒者”的行为也给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严重危害公民信息安全。

从个人信息侵害的角度看,我国法律制度规定了相关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严重情况下还会有刑事责任,构成犯罪。

在刑事责任方面,《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规定,组织“人肉搜索”,违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数人发布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符合刑法第253条之一规定的,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涉及未成年人违法“开盒”,如果未成年人的年龄小,即使不用去承担刑事责任,相应的民事责任也将由监护人来承担。

04

遏制“开盒”行为 平台肩负监管义务

面对网络“开盒”现象,网络平台有着重要的责任担当。我国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均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信息合法性的监管义务作出了明确要求。专家指出,互联网平台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要利用算法、数据筛查等技术,在巡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人“开盒”,就要采取必要措施。

专家建议,一旦遭遇网络暴力,可以拨打12377或登录12377网站(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进行举报。如果认为可能构成行政或刑事案件,可以到公安机关报案。

当一名13岁孩子都能轻易“开盒”陌生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这场风波不仅是隐私保护的警钟,更是对网络文明底线的拷问。唯有法律利剑、平台担当、技术防御与公众意识形成合力,才能彻底封印“潘多拉魔盒”,让数字时代真正走向安全与理性。

来源: 本文综合自央视新闻、环球网、光明网、人民日报等权威报道,数据截至2025年3月21日

编辑:盒子

初审:兰勤

终审:范中华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