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互联网大裁员寒风阵阵:互联网发展是否走向低潮期?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4:40:53 浏览量:0

来源:世界风情画(ID:finkeeper)

作者:保镖哥

据证券时报报道,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硅谷的裁员潮不断升温。据不完全统计,在去年下半年,硅谷共有789家公司裁员了超过12万名员工,被称为“硅谷10万大裁员”。

进入2023年,硅谷裁员浪潮依然持续。1月20日,Google母公司Alphabet20日宣布将裁员约1.2万人,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6%以上,成为最新裁员的科技巨头。而此前微软公司18日宣布,将于3月底前在全球裁员1万人,约占员工总数的5%。亚马逊也在同一天开始实施其削减1.8万个工作岗位的计划,正式向被裁员工发出通知,成为该公司史上最大规模裁员......

实际上,在中国,互联网裁员浪潮比美国来得更早,也十分猛烈。例如,在2021年的最后一个季度,互联网公司,收缩成为主基调。从腾讯、阿里,到快手、爱奇艺、字节跳动...经梳理显示,近期批量裁员的知名企业列表已经超过20家。进入2022年后,互联网的寒意已传导至周边产业,例如小米在12月下旬宣布,年底要大规模裁员。尤其互联网部的减员比例高达40%左右,部分效益低的部门,裁员比例更多。而中国半导体巨头长江存储近日也被曝出要削减“老人”……

集中在IT产业的裁员浪潮在中、美两个引领信息技术的大国之间不约而同地卷起鲸波,原因何在?

我们先回顾一下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

1969年,美国军方首先推广互联网前身——ARPA网,旨在令沟通全球各个美军基地之间的文档电传更为顺畅。

20世纪70年代,TCP/IP协议的诞生,使得不同计算机和不同网络之间互联成为大势所趋,互联网从军事领域进入金融市场,令大洋两岸的投资者也可以实时掌握行情动向并做出决策。

20世纪80年代,全球各种网络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并且通过电子邮件、BBS和USEnet等应用的普及,促成了互联网在全球学术界的联网,TCP/IP和NSFNET成为协议大战和网络大战的胜出者。

20世纪90年代是Web 1.0阶段,主要是万维网(WWW)的诞生和商业化浪潮,推动着互联网走向大众,以浏览器、门户和电子商务等应用开启了互联网发展的第一次投资热潮。

21世纪头10年的Web 2.0阶段,主要是博客、社交媒体等兴起,网民成为内容的生产主体。

21世纪10年代的移动互联阶段,随着智能手机全面崛起,移动互联网成为全球互联网新一轮扩散的主力军,更加深入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进入2020年代后,物联网兴起,“万物互联”正随着5G、6G科技的普及进入千家万户。

而回顾上述历程可知,互联网渗透率提升,与上网终端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也与配套技术的发展关系密切。但不可忽视的是,互联网本质上依然是服务消费者衣食住行、沟通交流等各方面的工具,而非消费者需求的生产者。我们以中国和全球互联网普及的历程做一观察便可发现,2000年代初期,因基础设施落后,中国互联网普及度不如全球平均水平,而进入2010年代后,因网购、移动互联兴起,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迅速反超全球水平,并常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7至10个百分点。

但我们不应遗忘的是,随着世界互联网普及率迈入65%大关,剩下的未普及者除了高龄长者,便是垂髫小儿,市场“低垂的果实”已摘取殆尽。特别是在北美,互联网人口于2021年已占全球人口的95%以上,而各种APP的普及,基础需求诸如购物、外卖、交通预约等已被完全覆盖,故美国互联网裁员潮更多是因过去2020至21年公共卫生事件低利率及向消费者发放补贴、退税制造的“虚假需求”退潮的体现。

而中国互联网裁员浪潮比美国来得早得多,则体现了人口老化、出生率下降,中国正式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后,市场增量有限,进入“存量”市场之体现。据统计,中国15至64岁的“消费-工作人口”主力早在2013年即达到10.03亿高峰,此后逐年下降,在“互联网+”热潮将各种需求开发殆尽的今天,2021年以来的“大厂”裁员仅仅是需求收缩确认的最后一步。

从网购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在2021年不升反降便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中、美互联网行业大规模裁员的背景中不可忽视的还有一点便是互联网并不能取代人类线下交流的需求。比如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就在公司裁员潮时向记者表示,“疫情开始的时候,整个世界迅速转到线上,电商业务增长迅猛。很多人预期这种增速会持续下去,即使疫情过去,增速也不会降低。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做出了继续投资的重要决定。很不幸,事实和我预想的完全是两个方向。”

现实则是随着各国纷纷解封,人们又开始线下的沟通交流,各类实体店又重新开业,而网购质量难以保障,消费者投诉处理难等问题约束了网购的进一步扩大。

当然,从全球市场角度来看,互联网发展的机会窗口并没有完全关上。

从各主要区域的互联网普及率可知,哪怕就在中国所处的亚洲区,互联网普及率也才63.8%,而中国厂商积累的数据和营销实战优势完全可以在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发挥优势,现实中,中国互联网企业也开始了出海的历程。

除了字节跳动的抖音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了可观的影响力外,茄子快传、希音等也做出了可圈可点的业绩。

另外,从美国硅谷这次“裁员潮”便断定互联网发展走向低潮期也有些武断。比如经营搜索、在线翻译、地图和DeepMind人工智能平台的Google,在2019年底,全球有11.9万名员工;2021年年底,该公司雇员涨到了15万;2022年底,人数达18.5万人。也就是说,减去了这1.2万被裁减员工,Google依然有17.3万人。还是比2021年年底要高。

至于微软,2022年底员工数量已达22.1万人之众,其中有4万人是在过去一年中进入微软的。更夸张的是Meta在过去3年间人数更是因“元宇宙”热潮翻了一倍……

所以从上面种种现实看,互联网行业仅仅是对过去发展太快进行战术调整,而随着各种应用的深化发展,特别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语言类人工智能的兴起,互联网领域更多介入内容生产也将是大势所趋。

此外就是从“互联网+行业”,走向“行业+互联网”同样是趋势所在,随着2023年旅游、消费诸方面解封,中国互联网人才向具体行业沉淀、向海外横向扩展也许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参考资料:

1、2022年全球互联网普及现状分析 北美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组图】(前瞻经济学人)

2、硅谷“10万大裁员”继续!谷歌母公司1.2万人、微软1万人、亚马逊1.8万人……(每经网)

3、又一互联网大厂宣布裁员,应届大学生感叹生不逢时,就业太难了!(小文学哥)

4、全球互联网50年(1969-2019):发展阶段与演进逻辑(方兴东观察)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