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月薪5千求职被拒,赴美研发冷核聚变年薪1.2亿美元?本人回应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4:29:32 浏览量:0

引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因为各种高素质人才不断涌现,带来了非常大的就业竞争,为了能够脱颖而出,只能不断提高自身实力,这样才能获得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在电视节目当中,也有一些求职类节目,有很多人前去收看,在了解世界参差的同时,也能够学到一些求职技巧。

《非你莫属》这个求职节目可谓是有着极高的人气,四年前的一期节目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一位求职者获得了博士学历,但期望的月薪只有5000元,这样大的反差,让不少人感到奇怪,甚至有一些在场的招聘老板对此人的学历有所质疑。不过后来他却去到美国研发出来冷核聚变,年薪达到1.2亿美元,让人唏嘘不已,而事实真相又是怎样的呢?

这位博士名叫刘本良,主要从事于冷核聚变研究,虽然当时在舞台上备受欺辱,但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仅过了四年,他就在学术领域当中取得巨大研究成果,目前更是在美国一所研究所工作,每年的年薪高达1.2亿美元。在这则新闻报道出来之后,不少人展开了讨论,如果事情是真的,那当时讽刺刘本良的人该有多么难堪?如今,本人作出了回应。

遭受羞辱和讽刺

1983年,刘本良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家庭当中,他从小就十分聪明,学习格外刻苦,后来顺利进入到山东大学就读本科,在完成大学学业之后,又去到了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后来又进入到香港中文大学读博,学习材料与工程专业。

2012年,刘本良终于学业有成,成功进入到北斗导航公司工作,为该企业研究传感器材料,但因为工作和所学的专业存在着一定的壁垒,所以刘本良在公司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仅在一年之后,便选择了离职。辗转了几年,刘本良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去到非你莫属这个求职节目,在登上舞台之后,他也大方表示,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是冷核聚变。

有些人可能会疑惑,究竟什么是冷核聚变?简单来说,发生核聚变,必须有一个必要的环境条件,那就是高温,但冷核聚变却不同,只需要在1000摄氏度的环境之下发生核聚变。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一位科学家通过钯电解重水的实验来实现了冷核聚变,但在后续的证明过程当中,却发现了这是一种没办法重复的实验现象。

在节目当中,刘本良所提出的期望薪资只有5000元,这让不让招聘老板感到奇怪,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却有着如此低的期望薪资,所以有一些质疑声就出来了,在节目现场,甚至抛出了刁钻的问题,比如询问刘本良在就读博士期间,住在香港的哪一条路?在接受过众多羞辱之后,刘本良最终还是以求职失败黯然离场,如今已经过去了四年,有一些媒体报道出,刘本良取得了非常重大的研究成果,这到底是真是假?

传言是真是假?

有媒体称,刘本良目前在美国某所研究所工作,从事与冷核聚变研究工作,每年的年薪高达1.2亿美元,有新闻记者联系到了刘本良本人进行证实,刘本良坦然表示,这些传闻都是假的,他目前没有找到工作,虽然生活比较拮据,但仍然坚持着冷核聚变研究。

其实早在那期节目结束之后,他就重新回到了北斗导航公司工作,但在去年时,公司撤销了相关研究部门,这些科研人员只能去到其他业务部门,而刘本良再次选择了辞职,所以至今还没有找到新的工作。

不管刘本良如今过得如何,作为一个求职者,和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应该受到尊重,而那些所谓的老板百般刁难,已经有失风度,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要诚以待人,这些老板似乎并不明白这个道理。

在这些年,我国一直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困境,不知道有没有人对此进行反思,特别是那些老板们,在招聘人才时,将自己与应聘者没有摆在同一个位置,以傲慢的态度来质疑和羞辱,自然会寒了这些人才的心。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去到国外发展,这也让不少人感到惋惜,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非常值得深究。

结语:虽然有关刘本良的消息只是虚惊一场,但在这背后,却反映出凉薄的社会现状,如果没能留住这些高素质人才,那么我国未来的发展非常堪忧,大家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在对待他人时,真的给到了尊重吗?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