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打造一流的数字化服务领军企业
1979年出生的徐剑,本科与硕士均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后他曾担任过主板上市公司副总裁,年薪达数百万元。2016年,他创办南京数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秉持“让数字价值更丰富,让企业运营更智慧”的使命,通过数字科技的力量,帮助中小微企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2022年,公司首次实现全年营收过亿元并成功入选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及江苏省专精特新软件企业。
精准发力数字化服务平台
2016年5月,徐剑创立了以发票数字化服务和建立数字化产业融合服务平台为主导方向的南京数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徐剑说,数字化是国家乃至世界未来发展的重要路径,很多场景需求可以通过“业务云”重构服务体系,例如发票业务。2018年,国家税务总局推动取消手撕、手写发票,加大加速电子发票的推广应用,徐剑自此坚定选择了持续深耕发票和税务这一方向,并将信息化、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广泛深入地应用于这一领域。
据徐剑介绍,目前数族科技的主要业务分为两大板块,分别是企业数字化融合服务平台和数字化产业融合服务平台。
企业数字化融合服务平台主要面向成长型企业,为其提供“票财税数字化”“金融数字化”“交易数智化”三维一体服务能力,暨“票财税+购产销”体系化服务,并以“流量+数据”为核心构建企业数字化服务生态,引入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需的其他服务机构及产品,持续助力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数字化产业融合服务平台则是基于规模化用户、服务型渠道及结构性企业经营数据能力,为专业机构的企业服务、产业协同、区域经济规划发展提供数据资产采集、计算、应用能力和决策的数字化赋能。“我们依托国家多个监管部门统一的权威数据源,在企业授权的前提下,结合应用场景的需求定义数据算法,可以最终向企业和专业机构交付可视化的数据输出结果,为使用方提供数字化的决策依据和辅助建议。”徐剑说,这两大板块可以应用于多个场景,例如可以为企业输出真实客观的经营分析报告;为产业园区定制化输出“产业园区数字化运营平台”,方便其精准招商、增加服务内容、推动集群建设;为政府及相关机构提供区域经济“数字化产业网络”的构建、运营和调整能力;为商业银行、投资机构、券商等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和产品、服务创新的数字化能力。
躬身入局方能体会“创业维艰”
“自创办公司以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都面临着各个方面的巨大挑战,可以说,我的每一天都是在不断解决问题、同时又继续面临新问题中度过的。”创业之难,从徐剑满头的白发也可见一斑。
公司起步阶段,为了寻求外部资源的合作,徐剑全国各地到处求见潜在合作伙伴的负责人们。一天换两三个城市是家常便饭,甚至有时早晨起来都有些恍惚,往往需要定定神才能清晰地想起来自己目前在哪个地方。“臻票云”的早期战略资源,就是徐剑往返北京十余趟,在经历了约不到人、合作方案被拒绝甚至对方避而不见等多次冷遇后,才最终成功锁定并推进业务合作的。
外部环境的瞬息万变,对于创业者而言是完全不可控但又必须应对的外部风险。虽然数族科技是国内发票数字化服务内容、标准以及“SAAS+PaaS”产品形态的开创先河者,但传统的行业巨头、互联网大厂同样看到了行业变革的机遇,快速布局入场。徐剑告诉记者,面对碾压式竞争,公司一度被逼入生死存亡的险境,“我们通过主动深挖用户需求、形成与巨头的差异化服务交付能力、被迫跟随巨头的市场动向稳步慢跑等一系列举措,最终才在激烈的血拼中幸运存活。”
立志三年内冲刺创业板IPO
数年拼搏,徐剑带领数族科技取得一系列耀眼的成果,公司先后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南京市瞪羚企业、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软件企业,2021年公司正式挂牌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
据徐剑介绍,2022年,公司首次实现全年营收过亿元。目前数族科技“臻票云”已实现全国、全行业、全场景覆盖,至2022年末服务全国逾260万家企业客户,合作伙伴超过1000家。公司与国内数字化服务领域的诸多知名企业达成实质性的业务战略协同,如阿里、金蝶、用友、通联支付、拉卡拉、科拓等,已形成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及业务壁垒,进入高速稳定的增长期。“臻企云”则在2022年完成了业务的初步验证,处于产品及商业模式的优化期,2023年即将迎来业务的增长起步。
“我们希望未来三年,能打造出中国一流的中小微企业数字化服务领军企业,覆盖的终端企业用户规模进入TOP3,业务收入保持年复合增长50%以上。到2025年末,公司满足创业板上市的申报条件。”徐剑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对青年人创业的建议
实事求是:这是创业者必须永远秉持的底层原则,所有的决策、行动如果违背了“务实求真”,那么一定会被后果狠狠地教育。
持续学习;创业者是最需要重视认知提升、能力优化的一群人,尤其是初创期的一号位,往往自身的知识结构、思考水平完全决定了公司发展到成长期这个阶段的天花板。
保持韧性:创业一定是螺旋式上升的状态,途中必然遭遇各种艰难险阻甚至是至暗时刻,必须坚守创业初心、客观对待问题,作为创始人,要相信并带领团队做到“办法总比困难多”,越过一道道坎、爬上一座座坡,最终才能站到山顶、仰望星空。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肖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