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丨2023年民营银行经营大起底:业绩狂飙还是暗流涌动?
自2014年民营银行试点项目启动以来,已历经整整十年。截止当前,全国有19家民营银行在运营,除了江西裕民银行尚未公布其2023年的经营财报外,其余18家银行均已如期披露了各自的年度经营成果。
通过这些银行过去一年的业绩数据,我们可以一窥民营银行整体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态势。
图源:消金头条
01
行业领头羊:微众银行
微众银行凭借其背靠腾讯集团的强大实力,成为民营银行里面最会赚钱的银行。在2023年,民营银行整体实现的净利润达到了204亿,而微众银行独占了其中高达53%的份额,其主打产品为微粒贷和微业贷,其中2023年个人贷款占比54.89%。
02
服务小微为主的银行:网商
尽管网商银行的资产规模相较于微众银行少了接近一千亿,但是净利润少了61%。这一显著差距主要归因于蚂蚁集团根据监管规定,将网商银行的主要服务定位在支持小微企业及个体户上。
03
众邦银行
高息揽存在民营银行中热度较高,但是其千亿资产规模和4.05亿的净利润相比不是很匹配,同类规模的净利润是它的几倍。
04
新网银行
新网银行在2023年实现了显著的业绩增长,净利润达到10亿,增幅高达48.3%。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该行高度依赖零售贷款的业务模式。
数据显示,新网银行在2023年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高达753亿元,其中零售贷款占据压倒性地位,占比高达81%,具体金额为611亿元,而对公贷款则仅占19%,为142亿元。这一数据似乎表明,以零售贷款为主导的银行业务模式,往往能够带来更为可观的利润,新网银行正是这一趋势的佼佼者。
05
金城银行
利润为 3.82 亿,同比下滑 12.59%,若还原因从股东处收购自身股份而支出的 4.47 亿元,其利润应为 8.29 亿。
06
富民银行/三湘银行和蓝海银行
富民银行和三湘银行表现中规中矩,蓝海银行则业绩抢眼,资产规模为 517 亿,净利润却高达 7.96 亿,盈利能力较强。
07
亿联银行
亿联银行在面临资产规模和营收双双下滑的挑战下,却实现了净利润的大幅增长,高达45.8%,这一出色的表现可能归功于其卓越的成本控制能力。
08
华瑞银行
华瑞银行是扭亏为盈浮动最大的银行,2023 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为 0.53 亿,相比 2022 年亏损 3.41 亿,净利润增长了 115%,这也是触底反弹的体现。
09
温州民商银行
作为民营银行领域的先行者,且基本未涉足互联网助贷业务,其净利润高达5.06亿,并且实现了资产规模、营收以及净利润的稳步增长。不良率也保持在0.89%的水平。
10
锡商银行
锡商银行的不良率仅为0.68%,净利润为3.87亿,同时其拨备覆盖率更是高达近400%。
在不良率如此低的情况下主动提升拨备覆盖率,若将其拨备覆盖率还原到 200%进行测算,预计可多出 5 亿左右的利润。
11
华通银行
尽管福建华通银行在业界一直保持着低调的姿态,但其在去年的财务表现却十分抢眼,净利润同比增长了高达111%,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12
振兴银行
振兴银行表面上看资产、营收、净利润均微增。
13
新安银行
新安银行则是净利润跌幅最大的银行,同比跌幅达 72%,不良率也达 1.67%。
14
裕民银行
裕民银行是 19 家民营银行中唯一未公布数据的银行,2022 年其净利润为 0.5 亿,估计 2023 年净利润也不会太多。
总体而言,民营银行长期以来在净息差和资产收益率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以2023年四季度为例,民营银行的净息差高达4.39%,而相比之下,城商行和农商行的这一指标分别仅为1.57%和1.9%。
更为突出的是,民营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低于这两类银行,而资产利润率则远高于银行业的平均水平。这一卓越表现源于民营银行灵活的决策机制与领先的金融科技能力,使它们能够在竞争尚不充分、风险尚未被精确定价的市场领域中敏锐地捕捉机会。
通过提供极致的客户体验,民营银行不仅成功解决了客户的融资难题,更在业界展现出了多方面的竞争优势。
来源:消金头条
编辑:小象
责编:J_Five
关注我们
本文系“正略金融研究所”公众号转载的文章,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正略金融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