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解读」2024-2029年中国动画制作行业利润及市场份额分析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光线传媒(300251.SZ);奥飞娱乐(002292.SZ);百纳千成(300291.SZ);中国电影(600977.SH)
——行业净利润维持较低水平
根据《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的统计,我国文化部、财政部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在历年会对符合要求的动漫企业进行认定,因此,被认定为动画创作、制作企业的厂商即为我国动画制作行业的参与者,而该部分厂商的经营情况总体能够代表我国动画制作行业的运行情况。从行业总营收规模来看,2011-2021年期间,中国动画制作行业的总营收呈现波动增长态势,但峰值出现于2013年,主要与我国2013年为国家政策补贴收紧前夕有一定的联系。2021年,我国动画制作行业营收规模为85.44亿元,净利润为6.44亿元,前瞻结合我国动画制作行业当前的发展情况,初步统计2022年我国动画制作行业的总营收规模约90亿元,净利润约为8亿元。总体来看,中国动画制作行业的净利润在长期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中国动画制作行业发展现状总结
基于以上分析,对中国动画制作行业发展现状总结如下:
——中国动画制作行业市场份额
动画制作行业在成果产出上主要包括连续剧形式的动画片,以及动画电影,在我国动画制作企业2022年总营收不到90亿元的规模的情况下,根据前瞻对2023年上映中国大陆动画电影票房的初步统计,我国2023年动画电影票房总额约为79.77亿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我国动画电影制作市场占据更大的营收比重,其市场份额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概括我国动画制作行业的市场份额情况。
具体来看,追光动画、华强方特以及光线传媒所制作的动画作品取得的票房分别占据我国2023年动画电影票房的前三位,分别占比23%、19%以及16%。值得注意的是,包括CoMix Wave Films、东映动画、TMS Entertainment以及吉卜力工作室等厂商在内的日本动画制作厂商仍占据了我国动画电影较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根据前瞻统计,2023年,我国动画电影市场约25.53%的市场份额掌握在日本动画制作厂商的手中。
——中国动画制作行业企业布局
动画制作行业厂商在现有技术以及作品的情况下,往往通过IP布局、品牌营销等方式,与相关机构合作,扩大自身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影响力,其中,奥飞娱乐、上海电影以及汤姆猫等厂商均实现了较为广泛的区域的布局。行业业务布局具体情况如下:
——北京市动漫产业整体发展规模
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也是视听产业高地,动漫产业的创意优势、科技优势、金融优势、平台优势、人才优势突出。2022年,北京动漫游戏产业总产值约1238.68亿元,约占全国动漫游戏总产值的23.9%,产业发展活力显著。北京市动漫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动画制作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撑作用,从而保持北京市在全国动画制作行业的领先地位。
——北京市动画制作产业园区建设情况
从产业园区的建设情况来看,一方面,广电总局2005年以来共批准设立四批共20家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其中包括北京海淀区的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以及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除此之外,通过前瞻产业园区库,还可以看到北京市在朝阳区和西城区亦有部分动画制作相关产业园区分布,表明北京市动画制作行业的产业集聚效应已逐步形成。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 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