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 | 经营分析会怎么开?
经营分析会对企业至关重要,聚焦于“找差距、挖根因、定策略”,关乎市场动态洞察、业绩审视与战略决策。要确保分析会精准高效,驱动业绩增长,关键在于深度与实效。那么,如何让分析会真正奏效,引领企业成功?让我们揭开其背后的科学与艺术。
一、经营分析会的关键价值
经营分析会是央国企及众多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不可或缺的利器。它超越了单纯数据展示的范畴,成为高层管理者与各部门间直面挑战、交流观点、协同决策的核心平台。通过经营分析会,企业能够:
1
2
调整策略,优化执行
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策略,确保执行的有效性。
3
提升决策质量
通过集体智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二、经营分析会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一:会议形式化
解决方案:将经营分析会定位为经营检讨会,而非简单的汇报会。在会议上,鼓励各部门负责人暴露问题,不隐藏、不回避,以便于集体讨论和解决,确保每次会议都能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问题二:缺乏前瞻性
解决方案:在分析当期KPI的同时,加入中期规划和未来预测,使管理更具前瞻性。
问题三:业绩分析不足
解决方案:强调数据的重要性,要求各部门负责人用数据说话,展示具体的经营情况。强化业绩分析,明确业绩好坏的具体原因,避免空洞的汇报。
问题四:决策执行不力
解决方案:明确会议决议的执行责任,确保每项决策都有人跟进,形成闭环管理。
问题五:高层参与度低
解决方案:提升高层对会议的重视,确保关键决策者的全程参与,提升会议质量和影响力。
三、如何开好一场高质量的经营分析会
1
定位准确
将经营分析会定位为经营检讨会,聚焦问题解决和策略优化。
2
主线明确
贯彻经营思路,确保会议内容与公司战略目标一致。
3
抓手得当
以预算、组织绩效(KPI)和年度战略目标为核心抓手,确保会议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
风险管理
5
形式合理
合理安排会议形式,确保与会人员的高效参与。
四、经营分析会的实施建议
与会人员:确保高层领导及关键部门负责人全程参与,他们不仅要参与讨论,还要对决策负责,避免形式化陪会。
根因分析:强调找到问题的根源,而不仅仅是表面现象。通过深入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角色分工:明确CFO等关键角色的职责,确保数据的准确呈现和问题的深入分析。
汇报顺序:根据业绩表现设计汇报顺序,激励业务部门的竞争和改进。
遗留问题解决:会议开始前先解决上次的遗留问题,确保会议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PDCA循环:采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循环,确保管理的持续性和改进,形成闭环管理。
决策与执行:会议要有明确的决策,形成任务令,并有专人负责跟踪执行。每次会议开始时,先回顾上次会议的任务完成情况。确保战略的执行,对于简单和复杂的事情都要有明确的执行计划。
每月小胜仗:聚焦解决影响业绩的关键问题,不求多但求精。
战略对齐:经营分析会不仅仅是对过去业绩的回顾,也是对未来战略的审视。会议中要确保各部门的工作与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争议与共识:鼓励争议,通过争议找到问题的核心,最终达成共识。
培养人才:会议也是培养人才的平台,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提升管理人员的分析和决策能力。
来源 | 整合自网络开放资源
编辑 | 域智君
审核 | 张老师 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