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成都商场,还好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3:40:59 浏览量:0

近两年,尽管疫情仍不时“袭击”成都,但成都的实体商场、购物中心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商业市场看起来依然繁荣。

可实际上,新开商场的兑现情况,无论数量还是质量,远不如每年的展望来得那般美好,老商场的黯然退场也不在少数。人气商场尚且撑得住,其他商场的日子则很不好过,甚至不少已经面临关张。

商场的经营情况不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近期令老成都人大呼“童年逝去”的茂业百货、成都新世界百货、成都伊势丹百货二者分别位于盐市口和春熙路这两个竞争力大不如前的商圈。强势的IFS-太古里商圈必然对相距不远的两个商圈造成了冲击,此外从其命名中也能发现,其“百货“的定位和经营模式,在如今激烈的商业中竞争力有限。

2022年宣告“退场”的成都大型商超 图源: 购成都

如果以上情况尚能属于竞争中的优胜劣汰,那么疫情的影响则是全方面的,最终形成了如今“冰火两重天”的市场现状。

据统计,2020年以来,成都新增商业多达78座,今年下半年预计还将有19座新商业亮相,首店经济也是如今市场响亮的名词。市场的加速洗牌带来了全新的业态、品牌,老商城式微,可新商场开业也不意味着火热,背后面临的是相当数量铺面空置的现实。

据赢商数据显示,2021年其监测了成都范围91家商场/购物中心,成都样本商场平均空置率为10.36%,为西南四城最低,在全国范围也处于较低水平,但相较于往年同期空置率仍有所走高。

2022上半年全国部分城市空置率、开关店比数据 图源: 赢商

到今年上半年,成都的商场平均空置率来到了12.1%,开关店比为0.9,也就是说,关店数量已经超过新开店数量。空置率上行,意味着商场的运营状况将整体承压。表面光鲜亮丽的大型商场也许正门可罗雀。

在天府君的走访中,温江新光天地、仁恒置地广场、武侯万达广场等商场空置情况较严重,均有数十个铺面空置;更夸张的如位于建设路商圈的钻石广场,二层以上几乎完全空置。

商场里打围的空铺

即便情况较理想的行业巨头,也不得不面临利润降低的现实。城市名片级别的成都远洋太古里,在今年上半年零销售额也不可避免地下跌8.2%。在前三年,这个数字分别为23%、6%、21.9%。可以看到,即便是“新冠元年”的2020也有所增长,今年的零售压力可见一斑。

营业额第三的成都商场——成都万象城的运营方华润万象生活,2022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2.78亿元,同比增长31.5%,毛利率为31.7%,较去年同期的32.2%小幅下降0.5个百分点。成都悠方购物中心2020年营业额10.5亿元,2021年营业额14.5亿元,涨幅较为理想。

此外,成都IFS运营方九龙仓集团的2022年度中期业绩显示,截至6月30日集团收入减少33%至港币82.09亿元,营业盈利减少19%至港币34.79亿元,投资物业收入减少5% ,主要原因是商场租金收入下降。

无独有偶,成都大悦城2022上半年租金涨幅下跌21%,但需要注意的是,为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租户渡过疫情难关,今年5月大悦城制定了租金减免工作方案。而本次疫情中“火爆”的成都环球中心,2020年营业额约23亿元,2021年则减少到约20亿元,同比下跌13%。

2021下半年-2022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按月) 图源: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数据,2022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432亿元,同比下降0.7%。据仲量联行数据,今年1-5月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8.4亿元,同比下降0.8%,略高于全国水平。主要由于疫情的散点复发,以及消费需求出现短期回落,商业的发展速度开始放缓。

而下半年受8月的高温限电、9月严峻疫情的影响,情况将更为困难。自8月以来,可以说,商场“正常”营业的时间屈指可数,或是照明、空调无法开放,或因防疫措施对区域进行管控,如依靠亲子生活业态站稳脚跟的成都环球中心便因突发疫情遭受重创,可以说商场们正处于最黑暗的时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流量大幅减少,销售额必然锐减,因此品牌的经营策略将更加谨慎,更多目光聚焦于相对稳妥的线上渠道,从而削减实体门店布局。更何况,三年多的疫情早已改变了多数消费者需求及习惯,实体商业所面临的困境并非一蹴而就。

尽管困难重重,但作为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谁都不会希望有更多的商场倒下。

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提到,支持重庆、成都塑造城市特色消费品牌,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

在此背景下,成都势必会全力扶持商场/购物中心的经营。在今年上半年,成都政府便联合云闪付平台,分两批次共计发放了6亿元的“成都520”消费券,以真金白银的补贴鼓励民众积极前往线下消费,助力商业发展。

据唯品会平台显示,6月18日11时成都居全国城市订单量排名榜第五、西部第一,仅次于北上广深。同时,成都政府还通过整合商业资源,聚焦商业新场景,迅速推出各类创新促销活动,如“成都消夏爽购月”等。

在政策方面,成都政府也出台了“助企30条”“稳增长40条”等政策,强化了对企业、商家的帮扶激励。

成都政府印发“助企30条”

在降低经营成本方面,对承租非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如因实施封控等疫情防控措施导致临时停业的,给予1个月房租50%补贴。允许临街店铺在属地镇政府(街道办)划定的区域内开展外摆经营活动;在周末和法定节假日期间,允许商贸企业(门店)在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和交通安全情况下设置门店外摆位。

在降低防疫成本方面,对餐饮、零售、外卖配送、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和属于应检尽检人员范围的酒店企业员工定期开展核酸检测的,由所在地区(市)县给予检测费用全额补贴。

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鼓励成都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餐饮业、零售业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依法依约及时履行代偿责任,积极帮助受疫情影响企业续保续贷。提升“蓉易贷”普惠信贷规模,推出专项支持产品。

此外,因为“首店经济”的流行,成都便重点发展:对国内外知名品牌在蓉设立首店,按照店铺装修费用的30%,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补贴;对开展品牌首秀首发活动的商业运营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支持;引入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的商业运营企业,可获得100万元到300万元奖励。

Shake Shack西南首店开业当人排队火爆 图源:ShakeShack官方微博

在政策倡导的背景下,商场也积极升级、转型,凯德天府、仁恒置地、COSMO成都、百盛购物中心、远大购物中心、世豪广场等老牌商场纷纷进行了针对性的业态调整,头部商场如远洋太古里、万象城、银泰in99等也在持续发力升级。竞争终究是残酷的。

在今年,成都消费者将能看到广东百年老字号“陶陶居”;纽约超人气快餐品牌“Shake Shack”;日本的“niko and...”、“茑屋书店”;全球首家“Maison Margiela Café”等等重磅首店的亮相。

此外,在布局方面,各大开发商除了继续在城南布局外(如即将开业的招商大魔方、成都SKP等),也在向二圈层区域渗透,如郫都龙湖蜀新天街、新都hyperlane超线公园等,进一步扩大市场。

位于仁恒置地广场的茑屋书店已经开始营业 图源:网络

政府从多方面排忧解难、商家则各出奇招,努力提高品质、丰富业态,消费者积极消费,实体商业就还有希望。铺面空置、无法营业是暂时的,重点是在困难里,谁都没有放弃。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