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红 央企红丨央指新成员,详解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6 01:07:27 浏览量:0

3分钟速览直播精华

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

怎么看待央企估值重塑?

1.央企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本盘和压舱石

央企承担服务社会发展、保障产业安全、解决社会就业等重要责任,是A股市场上的核心企业

截至2023年3月21日,A股5125家上市公司中,国资委央企上市公司372家,实际控制权或第一大股东归属于国资委上市公司12家,合计占比约7.5%。

2021年,国资委央企营收合计22.67万亿,年度净利润合计1.38万亿,累计现金分红4,583亿,以16%的市值贡献了A股34%的营收,25%的净利润和26%的现金分红。

2.央企上市公司价值被低估,重塑潜力大

中证央企综指市盈率TTM为10.02,低于全市场中证全指的16.83,明显低于中证民企指数的39.64。

中证央企综指估值水平处于指数上市以来的29%分位,处于自身历史相对较低水平。

无论横向对比还是纵向比较,央企整体估值水平与其经济地位并不匹配,亟待改善,有较大重塑空间和潜力。(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年3月22日)

3. 从“两利三率”到“一利五率”,关注央企盈利质量和现金流安全

2020年提出“两利三率”,整体的思路在于引导企业关注提高经营效率,在科技成长领域加大布局力度;

2021年指标体系变更为“两利四率”新增全员劳动力生产率指标,引导企业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和人力资本水平;

2022年,“两利四率”细化为“两增一控三提高”;

2023年,央企经营指标体系优化为“一利五率”,更关注央企盈利质量和现金流安全。

4.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以分红回购优化股东回报,助力央企估值重塑

近年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愈发普遍,市场案例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央企和地方国企分红表现整体优于其他类型企业。根据中证指数数据,央企与地方国企2022年分红总额合计为1.09万亿元,占市场分红总额近三分之二;央企在分红连续性与增长性表现优秀,超过一半上市公司连续5年分红,五分之一上市公司连续3年红利增长,体现其较高的分红质量。

未来央企在股权激励、股票回购、分红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不少央企公司正在调整其分红策略,如将一年分红一次改为分红两次,分红水平也有所提高。

能否介绍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的情况?

1.指数选取高分红、低估值的央企蓝筹,优化红利因子

选取国务院国资委下属分红回购水平较高的50只上市公司作为成份股,综合反映了高分红央企上市公司的表现。

指数编制上创造性地将回购纳入现金分红来计算,将股票回购视为一种分红方式,改进传统的红利指数编制方法。

指数不仅在选股上考虑红利因子,同时也在加权方式上采用现金分红和回购占总市值比例加权,进一步提高红利因子强度。

2.央企股东回报指数成分股市值分布均衡,偏向大中盘

央企股东回报指数成分股中,有14只股票、32%的权重在1000亿以上,有22只股票、44%的权重在500亿以上

央企股东回报指数总市值接近6.37万亿,成分股总市值中位数361亿,高于中证500,成分股总市值平均数1,273亿,略低于沪深300,明显高于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100指数仅从符合互联互通名单的股票中选样,北向资金持股占全部股本和流通股本的比例在可比宽基指数中最高。(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年3月22日)

3. 央企股东回报指数近5年盈利能力突出,股息率高,未来仍有增长空间

央企股东回报指数近五年ROE水平均稳定保持在8%以上,体现出较好的盈利水平、盈利稳定性。

央企股东回报指数2022年的股息率为5.30%,高于央企综合指数、主流大盘宽基指数等。展望未来,央企分红水平仍有增长空间,市场上已有部分央企开始增加分红频率,提高派息比例。

1. 木棉红 央企红丨军工央企做强做优做大,助力国家战略

2. TMT和“中特估”未来投资机会怎么看?基金经理们在季报里这么说

3. 木棉红 央企红丨稳增长+价值重估,金融地产板块怎么看

4. 木棉红 央企红丨能源改革进行时,电力行业后市展望

5. 木棉红 央企红丨基建央企的估值修复,后续还有何催化

6. 木棉红 央企红丨什么是“中特估”?解密央企价值重估的逻辑

7. 木棉红 央企红丨6场直播,带你详聊“中特估”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以上基金经理观点,仅代表直播时基金经理结合当时的市场行情做出的分析判断,不代表未来长期的实际投向。随着市场行情等因素的变化,基金经理的观点及投资方向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基金的投资范围与投资限制以基金合同载明为准。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详细情况及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须慎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