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程实:商品贸易加速区域化,服务贸易正迎来新一轮全球化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3:31:21 浏览量:0

义商智库,一座城市的智慧

|课题研究|战略顾问|发布报告|编制榜单|

(图片来源:国际商报)

新冠疫情引发供给冲击,既对全球化进程造成了沉重打击,也引发了全球化结构的深层变革。一方面,供应链瓶颈不可避免地造成商品贸易全球化的逆流;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加速进化则激发了服务贸易全球化的顺流。就中国而言,逆流带来挑战,顺流带来机遇,依托自身市场规模和数据要素禀赋,中国有能力、有机会在多个服务贸易领域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本文为程实接受《国际商报》采访内容。

程实(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

新冠疫情引发供给冲击,既对全球化进程造成了沉重打击,也引发了全球化结构的深层变革。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指出, 一方面,供应链瓶颈不可避免地造成商品贸易全球化的逆流;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加速进化则激发了服务贸易全球化的顺流。“逆流带来挑战,顺流带来机遇” 程实认为,就中国而言,依托自身市场规模和数据要素禀赋,中国有能力、有机会在多个服务贸易领域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由“低速全球化” 向“加速区域化”方向演进

程实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已经严重破坏了全球供应链系统。由于疫情导致全球劳动力出现短缺, 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商品贸易价值链从生产、加工、物流到交付和零售各个环节均遭受了显著冲击。尽管供应链瓶颈较去年进一步得到修复,但在全球地缘危机的刺激下,供应链瓶颈的修复程度远未及市场预期迅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绝大多数遭受高通胀困扰的国家反复受到了来自耐用品的价格冲击,而耐用品通胀进一步渗透进入广泛的服务业价格。中长期来看,由于新冠和地缘风险带来的能源危机和地缘矛盾冲突加剧,全球商品贸易的“全球化”格局已经渐行渐远。

程实把当前全球货物贸易市场的新变化描述为“低速全球化”向“加速区域化”的贸易格局演进。原来通过各个国家的要素比较优势对商品进行不同国家间的分工协作已经演变成了各区域(以中、美、欧为核心)发展各自独立且相互竞争的价值链体系。

服务贸易将迎来新一轮全球化

程实分析,商品贸易的全球化格局已经放缓,但服务贸易全球化的机遇或许正在来临。具体来看,尽管疫情导致了全球餐饮和旅游等服务业遭受了严重的冲击,但根据Baldwin(2022)最新统计,除交通、旅游和餐饮,全球其他服务贸易(约占全球服务贸易的 60%)近年来呈现加速扩张势态。2020 年,商业服务在服务和商品贸易的占比已经攀升至 20%。从服务贸易的主要输出国来看,除美国、英国、爱尔兰、德国、荷兰、法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该七国服务出口总值合计占全球服务贸易总出口比重约 50%)。新兴市场国家中,中国、韩国、印度及东南亚等国(如菲律宾、泰国、越南)的占比也在不断扩大。其中,2020 年中国服务贸易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已经攀升至5% (排在全球第 6 位)。从服务贸易所涵盖的范围来看,除了传统的交通运输和观光旅游,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服务占据的比例最大,其次为管理咨询服务,研发服务、广告设计等。服务贸易取代货物贸易在 08 年金融危机后快速扩张,主要得益于全球新一轮数字化革命。数字共享的核心是信息共享,而信息共享即是服务业的价值创造所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从感知领域向认知领域和交互创造进一步深入发展,能够看到未来全球服务贸易会因为数字技术进一步加快全球化。

中国可在多个服务贸易领域开拓优势

进一步加快服务贸易的全球化,目前仍存在一些制度和技术壁垒需要进一步被突破。比如在中国,如何对进出口服务进行征税,是否需要区别中间服务和最终服务以清晰税制安排。

此外,程实表示,未来服务贸易需要依托数据在感知和创造层面破除更多的空间限制。例如,中国在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速的严峻现实面前,可能会看到更多来自新兴市场(如东南亚)的线上服务人员。如同过去15 年前大批从非洲来广州从事商品贸易海外劳动者,未来中国市场在合规调查,软件开发,文案设计,广告创意,住房服务,金融分析等诸多服贸领域,都将会吸引到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大量的线上初级办公人员。

反过来,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扩展服务贸易, 让中国更多的服务业劳动者参与到国际服务贸易的市场中,其本质上也是拓宽就业路径的一种方式。程实认为,随着中国在数字技术领域的弯道超车,中国市场依托自身制造业和商品贸易优势或可延伸并发展一批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服务贸易提供商。根据 Baldwin 和 Okubo (2022) 基于远程办公能力和自动化技术两个维度对全球服务贸易工作进行了分类评估,进一步结合中国当前的要素优势认为中国可以在以下服务贸易领域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如下表所示)。

( 本文来源于“国际商报”微信公众号。图片版权属原作者和首发媒介。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做相关处理)

观点+

黄祖辉 胡伟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十大重点

张 明:全球化退潮

尚. 冰:发展数字经济是构筑我国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性选择

陈兴杰:安倍晋三的政治遗产

吴必虎:度假区发展在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建设中的地位

刘尚希:发展数字经济,不要急着考虑设置“红绿灯”

魏 杰:对当前经济形势的通盘思考

李海涛 林锡:稳定经济,需重视稳定经营环境

齐 骥: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场景,塑造数字文化产业新赛道

周为民:市场经济改革的目标不可动摇

阎学通:中国能否成功要看多数国家是否愿意效仿

唐世平 :许多关于中国研究几乎毫无现实意义,只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

黄祖辉:实现共同富裕要解决低收入群体的“缺能”“缺权”问题

黄璐琦、李宏伟:大力发展中药生态农业

阎学通:为什么中国应对俄乌战争需要平衡策略?

王东京:中国官场三大定律

任泽平:当前经济形势的四个关键性问题

梁建章:别让过度的防疫措施毁掉中国经济

马晓伟: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吴心伯:中美权力转移的第三种方式

沙 烨:中国能有今天,靠的是无法被定价的80年牺牲红利

孙兴杰:俄乌战争背后的经济“闪击战”

王一鸣: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肖金成:城市化与人口转移

陶文钊:我们正第三次重建中美关系

黄祖辉:我国数字乡村建设与发展挑战

赛 迪:构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法治化发展“八维一体”评估模型

沈建光:2022中国经济韧性的五大支撑

刘 奇:八大问题不解决,乡村振兴无从谈起

洞察与远望

使命:为发展献策 为未来发声

愿景:打造浙江最具影响力社会智库

核心价值观:接地气、讲真话、出实招

义商智库由一群有理想、有抱负、有专业能力的研究者组成,致力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前沿观察,努力在改善中国区域(城市)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市场秩序、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用户提供前瞻性、建设性的本土原创决策解决落地方案。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市场建设、乡村振兴、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企业战略、互联网等方面多有研究,具备全球视野、世界眼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开放性研究平台。在为政府建言献策的同时,为企业提供新视角、新思路、新对策的全智慧服务。义商智库秉承务实、创新的理念,整合资源,深度结合地方实际展开前瞻性研究,发布年度展望报告、行业报告和咨政《决策参考》,服务事业发展。

调研咨询找义商智库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