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厨江湖·图说 | 辛光辉—— 一路甘苦自知,一席岁月沉淀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近几个月辛光辉非常忙禄,位于红岛的鸿洲大酒店筹备开业,作为行政总厨的他,事无巨细地参与酒店每一个环节,除了春节那天,他几乎没回过只相距十公里的家。尤其是酒店开业以来的这一个周,每天客流爆满,他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实在累了的时候,他便回到离厨房不远处的办公室一个人坐一会儿,听着厨房传来的滋滋啦啦的翻炒声和匆忙的脚步声,虽然身体疲惫,他内心却感到格外踏实。
辛光辉,中国烹饪大师,今年43岁,从厨二十六年。这些年来,他在厨艺的道路上从不言歇,不断精进手艺,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学徒一路成长为酒店行政总厨,如今的他,早已获誉无数。“厨师是我一生的事业,我这几十年就做了这一件事,也力争将这件事做好。”辛光辉说。
辛光辉出生于平度市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1996年,17岁的辛光辉初中毕业,由于功课不好,他决定出来打工。那时的他,没有明确的目标,恰好家里有个叔叔是厨师,便将他引荐到老沧口的一家饭店,在后厨做切配工,从此开始了他的厨艺生涯。
跟所有厨师一样,辛光辉学厨的日子很苦。
当时所在的饭店虽然规模不大,但生意却格外好。每天凌晨五点他就得起床到后厨打扫卫生,把火生好,将一天所需的菜提前配好。“有时候一直忙到晚上12点,一天下来累得连胳膊都抬不起来,经常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哭。”回忆起最初学徒那段日子,辛光辉非常感慨。后厨的工作很累很辛苦,但由于年纪小,辛光辉从未考虑过换行。“虽然没有机会接触炒菜,但我很喜欢师傅们炒菜时热乎乎的烟火气。那时候只想着什么时候能炒菜,像炒锅师傅一样受人尊敬。”辛光辉说。
干切配一年后,他应聘到了渤海湾大酒店凉菜岗,开始跟着师傅们学做菜。但学做菜的过程并不顺利。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想要向师傅学习,必须得花些小心思。
辛光辉肯吃苦,当时其他学徒在师父面前都很拼命,师傅一走,他们就溜去抽烟喝茶。辛光辉却坚持“笨鸟先飞”,即便师傅不在,他也认真做事;中午别人都去休息了,他还泡在厨房里,直到干完手头的活才去休息。师傅们都是过来人,时间一久自然知道年轻人的小把戏,谁靠谱谁鸡贼,一清二楚。踏实肯干的辛光辉也因此给师傅们留下了好印象。
辛光辉不仅勤奋,而且心思细腻。他善于洞察师傅们的需求,师傅看了一眼案板上的鲜鱼,他就知道要把鱼鳞刮掉;师傅咳了两声,他就立马端茶递水;师傅刚坐下,他就把烟给点上;发了工资,他第一件事就是请师傅们吃饭……正是这样,才让辛光辉能在那个厨艺不轻易传授的年代里,得到师傅的指导。他也牢牢把握好机会,一边帮师傅打下手,一边默记操作,晚上将白天所学的做菜步骤总结到笔记本上,利用厨房剩下的边角料一遍遍反复练习、琢磨、试制,然后把菜品拿给师傅指点。就这样,他的厨艺才有了提升。
2001年,辛光辉到了青岛景园假日酒店,他经常帮着炒锅师傅打下手,有时还会帮着炒几个简单的菜。渐渐地,他扎实的厨艺展露出来,在酒店工作的第二年便被调到了炒锅位上。“当站在那个位置,拿起锅的那刻,我手都在打哆嗦,那一刻终于看到了人生的前景,看到了希望。”辛光辉说,他非常珍惜每一次炒菜的机会,总是争抢着干,而且越干,越是加深了对厨师这个职业的热爱,也是从那时开始,他真正坚定了在厨师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的信心。
这期间,他受到了当时在酒店任行政总厨的林全文的赏识,并收他为徒。厨师的师徒传承尤为重要,拜一位有名望的师父,就相当于在厨师界站稳了脚跟。能成为特级中国烹饪大师林全文的徒弟,辛光辉觉得自己非常幸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更是将师父当成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跟着师父学厨的那段时间,他的做菜的技艺更加娴熟,他也懂得了做菜除了坚守老手艺之外,还要用心钻研和创新,这为他日后的厨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厨师们都渴望到更大的平台,提升身价,辛光辉也不例外。“师父也鼓励我出去,希望我自身能有更好的发展。”2006年,辛光辉离开了景园假日酒店,到了青岛福鑫汇源酒店任行政总厨,当时的他才27岁。“这个年纪能做到总厨的很少,当时厨房有八十多人,炒锅师傅就有十多个,其中有一些年龄较大的老师傅,他们比较自傲,觉得我年轻,资历太浅,对我很不服气。”辛光辉说。面对质疑,辛光辉坚持“以菜服人”,用真水平说话。
一次,辛光辉觉得一位老师傅做的菜口味不好,想要让他改善,但是老师傅却很生气,对他说话的语气很不友善。辛光辉并没有和他吵架,而是当着所有炒锅师傅的面将菜重新炒了一遍,让他们品尝。当吃到辛光辉做的菜之后,老师傅瞬间没了脾气。在他的努力下,很多老顾客反馈酒店的菜比以前好吃了,还有顾客找到后厨点名要见他。“顾客认可我,我的心里还是很骄傲的,但是厨师是个需要不断提升的职业,要保持永不满足的心态不断学习。”辛光辉说。
为了能开拓眼界,辛光辉经常跟随师傅参加全国性大赛。早在2006年青岛国际啤酒节烹饪大赛中他就赢得了金奖;2017年太太乐第四届全国海鲜烹饪大赛上,凭借自创菜品“水晶玻璃虾”“蒜香大乌鱼”取得金奖;同盛源杯国际餐饮文化名厨大师赛中获得金奖;2018年被国际饭店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国烹饪大师”。一时间,他在业界知名度大升,更是有多家酒店请他担任主厨。
如今,有了很多“光环”的辛光辉仍然在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寻求更高更大的平台,经常到全国各地学习交流。对他来说,厨师行业更需要紧跟时代,不断对菜品进行创新、改良,才能应对瞬时万变的市场,否则终将被淘汰。如今,他出色的菜品和高超的烹饪技术,也受到食客们的高度好评。
从大厨到大师,需要历经一席岁月的沉淀,辛光辉所幸自己一直在这条道路上坚持着。自身的精力也让他更加坚信,在时间酝酿出来的美食中,能够尝出人生真味。回忆往事,辛光辉觉得甘苦自知。“我的所有成就,都是从烟熏火燎的后厨里炒出来的,唯一支撑我的,就是想要把事情做好的毅力。”辛光辉说,未来,他会创新出更多好的菜品,回馈每一位食客;他也会尽量教导年轻一辈的厨师们,让他们认识并热爱厨师这个职业,从而让好的手艺不断传承下去。
◆◆ 半岛全媒体记者 葛梦杰
◆◆ 编 辑:高勇男
◆◆ 审 核:律雪云
往期精彩
● 2023年青岛高新区又要新建多所小学、幼儿园
● 我是中职生·图说 | 管瑶瑶 —— 追梦是一件快乐的事
● 艺术观谭 | 迟到的专访 —— “大顽童”王沂和他纯净的艺术世界
● 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型!青岛高新区制造业崛起新增长点
● 青岛高新区按下康复产业发展“快进键”, 跑出“加速度”
● 一图读懂青岛高新区“1264”发展战略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bdgaoxin
我知道你 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