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港投资5亿欧元扩建全自动化码头
图源自RWG官网
鹿特丹港务局和鹿特丹世界门户码头(Rotterdam World Gateway,RWG)宣布扩建码头,该码头位于马斯平原港区的Prinses Amaliahaven区域,扩建部分包括45公顷的码头用地和920米的码头岸墙(quay wall,码头前沿用来靠泊船舶的水工结构,可以粗略理解为岸线)。RWG由DP World、HMM、达飞旗下的Terminal Link以及商船三井共同持股运营,他们分别持股30%、20%、30%、20%。
扩建项目总投资约5亿欧元,包括水土工程,以及岸桥、自动化场桥和电动AGV等设备。扩建后,RWG的吞吐能力将分阶段扩容180万TEU,与现有码头一样实现全自动化和碳中和运行。第一阶段预计将在2025年底前投入使用。该码头还将为岸电做好准备,并与集装箱交换路线(CER)相连。集装箱交换路线是马斯平原港区内部一条封闭专用的道路,长约17公里,连接马斯平原港区的大部分码头、堆场、分拨中心和海关检查站,用来高效运输港区内各地间的集装箱。
目前,RWG可以使用大约100公顷的土地,1150米的深海泊位和550米的驳船泊位。鹿特丹港务局于2021年春季开始Prinses Amaliahaven建造码头岸墙,预计将于2024年中期完成。
这些最先进的码头岸墙安装了传感器,以测量船舶、海浪、风和其他元素对码头施加的力量,同时也在为使用岸电做准备。鹿特丹港务局还为RWG的码头岸墙配备了智能系缆器,可以测量缆绳的强度,从而可以持续监测停泊船只的安全。
鹿特丹港务局的执行官Allard Castelein表示,集装箱航运的经济影响现在和未来都很高,通过集装箱进出鹿特丹的大量贸易流在荷兰和欧洲创造了就业、附加值、收入。未来几十年,集装箱航运将继续增长,鹿特丹旨在以可持续的方式促进和鼓励这种增长。毕竟,可持续的物流选择确保了一个运作良好的系统,为荷兰和欧洲的繁荣作出贡献。通过早期投资建设新的码头岸墙,我们现在可以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必要的能力。因此,我们对RWG决定投资扩建碳中和码头感到高兴。
今年4月,马士基码头公司(APM Terminals,APMT)与鹿特丹港务局签约,宣布将扩建位于鹿特丹港的马斯平原二期(Maasvlakte II)码头,项目耗资10亿欧元,占地47.5公顷,岸线长1000米,也是一个全自动化码头。
来源:港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