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升迁快速的人,都有这几个品质……
中 国 式 管 理
中国式管理企业服务中心,用中国式管理帮助企业固本培元,让管理者能更加灵活有效的运用中国式管理,使大批企业基业长青!
旅行的时候不要将个人财物暴露在公共场所下,这样很有可能会引起小偷的特别关注,所以最好身上携带零钱,这样不用每次付钱要掏钱包。
任何组织,都必有其层级。员工自我定位,便是明白自己所处的地位,把自己的上下左右都看得清楚,知道如何做好配合。定位的工作,相当于找到自己立足的位置,在组织中定位,是与人合理配合的第一步。
一个人必须充分了解自己应尽的责任,然后有恪尽职守的决心,才能够说到做到,甚至先做后说,或者多做少说,真正用心把工作做好。
有些人常抱怨没有人告诉他应该尽什么责任,我们倒要问问他:“为什么不会去问?”特别是中国人,常常是“你不问,我不好意思说”。
所以,有诚意的员工,自己会去探讨有关的规定和往例,而不是坐等别人告诉他。先看看自己的工作职责表,再仔细想想,最后一条“其他”指的是什么,和其他同人商量,应该可以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做些什么。
恪尽自己的本分,容易陷入本位主义,必须心中有目标,而且愿意配合整体需求,才能够自动地调整自己的步伐,使自己在定位中具有灵活性,及时配合上下左右的动态。换句话说,先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好,却不能够因此而满足,还要随时腾出时间来,支持其他的同事。
中道
虽然说想要独自旅行放松心情,但是碰上坏人了就可能不会这样想了,所以最好有朋友的陪伴才好。
事实上,升迁快速的人,大多具备两个主要条件:
第一,本分工作做得很好,让上级十分放心。
第二,有余力可以支援其他同事,表示自己仍然可以承担更多、更重要的任务,当然具有升迁的优势。
自我定位,却不能限制自己。定位清楚,别人才明白主从的关系。不能少做事情,使同事信服;尽力支持他人,使上级安心地升迁。有本事的人,必能两面兼顾并重。
有组织还要具有组织力,才能发挥整体的力量,亦即把各人的分力结合成为众人的合力。
大家首先都应该认清:分工乃是必要的“罪恶”。对人性化管理而言,分工实在是相当违反人性的措施,它使得工作单调乏味,人变成一个小螺丝,似乎没有什么价值。
然而,不分工无法专精,也很难快速地完成。分工如果为了合作就有价值、有意义;分工若是不能合作,或者妨害合作,便有待心理上的调整。
员工知道分工的目的,是在求密切合作,但还要觉悟,最好从自己做起。唯有每一个人都愿意知行合一,自己走出合作的第一步,他人才愿意配合。彼此配合,就是合作的开始。具有愿意与人合作的心理,是良好本事的一环。
很多组织空有组织的形式,拥有组织的名义,实际上却产生不出有效的组织力。换句话说,只能够把各成员的身体,安排在不同的层级和职位上面,却始终无法把大家的心都紧密地拉在一起、绑在一起。
本位主义很重,不敢聘用有更高才能的人,或者成员都很有能力,却各有成见,整合不起来。这种情况,说起来就是缺乏组织力的症状。
组织的目的,在结合众人的力量,并且放心地聘用能力高超的人。各有所长,并能够充分合作,才能产生整体的合力。
组织成员,先要在心理上有所准备——为了合作而分工,凡事站在整体的立场来考虑,不能够只顾及自己却不能与人密切配合。不论有多么高超的能力,配合度仍然是大家期待的重点。
《中国式管理》是由中国式管理大师第一人、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教授开创,从管理与文化的角度而言,中国式管理理论的问世,对中国企业和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管理界文化自信的提升,确有不可低估的贡献。就个人而言,中国式管理理论,它是获得事业成就与圆满人生的一种利器,对于实现中国梦,乃是不可多得的裨助;于国家而言,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一种可资有效运用的理论资源。我们期待,明道进德,持经达变,修己安人,和合群伦,会成为中国管理者乃至每一个中国人的基本素养。倘能如此,则事业兴旺有日,家国梦可期。
· 扫码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