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悦读||《资本论》读书笔记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2:22:30 浏览量:1

每一位真正的《资本论》读者,都会惊叹马克思对资本生产、流通关系的阐述和论证。《资本论》创造了人类精神文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它客观地分析出各个产业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逻辑上剖析整个市场经济,解释了商品、货币、价值、价格及背后的本质,以及市场经济为什么存在危机。

《资本论》第一卷中说:“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 ”资本主义国家都尽可能地保护个人追求利润的过程。当市场景气的时候,各个资本家便竞相扩大生产规模,银行也会给企业发放更多的贷款。因为在乐观形势下,回收本金和利息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是,持续地供大于求就宛如悬在资本主义国家头顶的堰塞湖,当市场无法消化这种过剩时,“经济恐慌”的情绪便会出现,企业的库存会越积越多,银行的贷款也越来越难收回,最后便会形成整个社会的“经济危机”。 马克思认为,这种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地会周期性出现,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第三卷中又进一步说:“资本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和许多人丧失资本,会使资本主义生产崩溃。”这是“两个必然”实现的条件,也是“两个决不会”的底线。

在实现民主的途径方面,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差异,体现为民主集中制与代议民主制的差异。

社会主义国家实现民主的主要途径是 民主集中制。它使得政府能够在使用权力时既做到高度民主,又实现高度集中。当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通过民意机关转交给了政府以后,政府就拥有了高度集中的行政权力。只要政府对权力的使用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会令行无阻,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集中力量办大事时,相关决策部署通常面临时间紧迫带来的压力,政府部门在办事过程中必须做到当机立断、灵活应对、效率先行,这只有在权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的高度集中和高度民主使其政府在保障民主的同时,能够享有高度集中的行政权力,在集中力量办大事时显现出独树一帜的先天优势。

与之不同的是,资本主义国家主要通过 代议制实现民主。其政府必须通过议会,由资产阶级的少数代表通过讨论和辩论的方式作出重要的行政决策。由于与会党派、利益集团之间普遍存在着利益分歧和相互对抗,这种讨论和辩论通常难以在短时间内达成最终结果,导致政府在进行重要决策部署时效率尤为低下。在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时,快速实现重要决策部署的客观需求与代议制民主的低效率之间的矛盾被无限放大,使资本主义国家在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时举棋不定、举步维艰,并常常因此耽误时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资本论》指出, 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社会关系被货币交换所掩盖。人们在物质需求和利己主义的驱使下发生社会联系,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资本的逐利本质,以及人们对金钱和物质的无限欲求,使资本家不断征服自然、压榨自然。为了实现这一点,资本家必须压榨劳动者,借助劳动者的生产劳动去掠夺自然,强行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资本家把对自然的压榨转嫁到了劳动者身上,他们对人与自然之间应然关系的偏离,不断强化着对人与人之间应然关系的偏离。“同是盲目的掠夺欲,在后一种情况下使地力枯竭,而在前一种情况下使国家的生命力遭到根本的摧残。”

对经济的极度重视,在历史长河中确实起到过很好的推动作用,但进入后工业时代,这种作用正逐步下降。人与人之间只有通过积极表现和真诚交往,抛却关于物质利益的顾虑,才可能回归到人的本质,回归人与人之间的应然关系。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的作用。正如《资本论》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巨大力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给予我们无穷的动力。

—— E N D ——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 者| 王允帅,山东大学商学院2021级会计学专业学生。

编 辑| 王姝悦,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2021级硕士研究生。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