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
北京时间10月10日17:45左右,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获奖者为本·伯南克(Ben S. Bernanke)、道格拉斯·戴蒙德(Douglas W. Diamond)、菲利普·戴布维格(Philip H. Dybvig),以表彰他们对银行业与金融危机的研究。
诺贝尔的遗嘱是用遗产建立五个奖项,为何现在的诺贝尔奖却是六个?
多出来的,就是那个年龄虽短、但却有好几个学名的奖项: 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个奖项1968年才成立,距离诺贝尔遗嘱已经过了七十多年。它的名号众多,「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Sveriges riksbanks pris i ekonomisk vetenskap till Alfred Nobels minne)、「经济科学奖」(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纪念诺贝尔的经济科学奖」(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都是它的姓名。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来头也不一样。 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为庆祝成立300周年,就借助诺贝尔的名头,设立了这项旨在表彰经济学领域杰出贡献者的大奖,评奖原则是「为人类利益做出重大贡献」。1969年,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获奖者是挪威人弗里施与荷兰人丁伯根。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济学奖都不正式算作诺奖的一种,得奖人也只是「得主」(Nobel Prize Winners)而非「获奖人」(Nobel Laureates),奖项长期只是「纪念」(in memory of)诺贝尔的奖项。诺贝尔的后代一度发言激烈反对这个奖项,认定这个奖项只是借重诺贝尔名头搞的「非诺贝尔」(non-Nobel)奖。
1974年获奖的哈耶克尽管借助诺奖的风头掀起了一波「哈耶克旋风」,但他认为,比起同行评审严密、声望局限于小圈子的几大自然科学奖项,经济学奖容易让公众不必要或者不合理地神化得奖人,将他们其实不一定经得起社会经济现实考验的理论奉为圭臬,从而主宰新闻界、教育界与政界,带来一些意想之外的后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s)。哈耶克的话其实很快就变成了现实:英美两大强国都在八十年代采纳了他的新自由主义思想。
《哈耶克作品集》
还有一批得奖人因为自身的言行陷入争议,比如弗里德曼曾经因为其与智利军政府领袖皮诺切特的关系招人非议;《美丽心灵》的主人公原型、「纳什均衡」的发明者小约翰·福布斯·纳什则以反犹言论招致抗议;不但如此,「诺贝尔经济学奖」往往授予一些并非经济学家的社会科学学者,很多获奖人根本没有经济学的学习与科研经历——也正是在1994年纳什得奖以后,这门奖项开始面向社科学者,比如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就成了一门「既不那么诺贝尔,也没那么经济学」的另类奖项。
《美丽心灵:纳什传》
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一半授予大卫·卡德(David Card),表彰他对「劳动经济学的实证」的贡献。另一半授予约书亚·安格里斯特(Joshua D.Angrist)和吉多·伊本斯(Guido W.Imbens),表彰他们对「因果关系分析方法论」的贡献。从去年的奖项来看,诺贝尔经济学奖早已不拘泥于纯粹的经济学理论,而是希望将视野拓展到社会科学方法论,以及如何「为人类利益做出重大贡献」的标准。
2022诺贝尔经济学奖 本·伯南克 作品
《伯南克论大萧条》
《灭火:美国金融危机及其教训》
《行动的勇气》
《金融的本质》精装版
《金融的本质》
责编|王 阳
责校|李英丽
审核|栗树平
下一篇:什么是跨境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