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中小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方案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1:37:07 浏览量:1

与金融机构和企业相比,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工作开展得晚一些,内容也相对简单一些。早些年,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应付检查,随便化几万块钱找个外部机构写一个《内控手册》完事。几年过去了,发现财政部抓内控不是一阵风搞运动,而是一年比一年要求高,于是不得不着手补课。

其实,内控工作不难。既然花了钱,又投入了人员,那还不如认认真真地把单位的内控体系建起来,然后以它为抓手,来逐步提升单位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至少对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人员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2017年的一个方案,案例中的客户为某省会的行政单位,单位在编人员40余人,共6个科室。方案的思路如下图所示:

方案的具体内容如下:

为规范我单位预算、财务和业务管理,有效防控廉政及其他风险,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及我省财政厅《关于加快推进广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工作目的

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规定,围绕“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的总思路,通过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全面提升我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和能力,有效防控内部廉政风险和财务风险。

二、实施范围

全单位各个科室,单位办公室为内部控制牵头部门。

三、组织领导

1. 设立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局长

副组长:XX副局长

成员:办公室主任、其他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职责: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工作进行总体筹划、组织、领导和推进,对内控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分阶段对内控体系建设成果进行验收和检验,确保内控体系有效运行等。

2. 设立内控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内控办)。

在内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内控办主任由XX副局长担任

内控办副主任由办公室主任担任

内控办成员:办公室人员、会计、出纳。

办公室主任为单位内控专职联络员。内控办职责主要是具体负责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和督办各科室开展内控相关工作;同时负责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明确各部门或岗位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权限,对内部控制规范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内部监督检查和评价。

四、工作机制

1.建立定期例会与专题会议相结合的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例会由内控办负责准备,领导小组组长主持,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每季度或半年召开一次例会;特殊情况,领导小组组长可决定临时召开。专题会议可以由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决定召开,也可以由内控办根据工作需要经请示内控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同意后负责组织召开。

例会及专题会通过会议议决的方式对下列主要事项作出决定:

  • 听取内控办工作汇报,部署内控重大事项和管理措施;
  • 内控控制基本制度、专项内控制度办法的拟定、修订事项;
  • 内控工作领导小组年度工作计划、内控办年度专项检查计划;
  • 内控工作领导小组年度工作报告、内控考核评价结果及运用等事项;
  • 风险事件解决方案,风险定级、责任追究、改进现行制度的建议等事项;
  • 其他需要会议议决的事项。

2.建立内部控制事项的督办制度及考核制度

内控办负责了解内控机制建设情况,督促联席会议、专题会议议定的落实,及时向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报告。内控年度考核评价由内控办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结果经由内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议定后根据需要以适当的方式予以披露或通报,考核结果作为各科室、各部门工作考核的参考依据之一。对内控领导小组决议的事项,建立台账制度和督办制度,由内控办负责内控整改督办工作。

五、工作内容

1. 明确岗位职责。严格按照“三定”方案和工作细则等相关规定,厘清单位各科室职责及各岗位职责,不缺位、不越位,达到“过程留痕、责任可追溯”的基本要求。

2. 梳理内部业务流程、划分责任边界。理清各科室及岗位职责后,各科室应梳理出本部门各项业务流程,明确每项业务流程上下游的岗位职责、部门职责、领导职责及其责任边界,并且归纳、表述清楚。

3. 查找风险,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各科室应根据各业务流程的特点,查找每项业务流程风险点,确定需要进行重点控制的流程节点,制订有针对性、符合科室实际情况的防控措施。

4. 制定业务管理制度。根据业务实际,将风险防控措施有效融入业务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合规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六、工作步骤及任务分工

第一阶段(2017年4-5月):前期准备工作。单位领导就内部控制制度组织实施进行工作动员和布置,拟定并印发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工作方案,成立内控相关机构。

第二阶段(2017年6-7月):风险评估阶段。按规定对本单位机关层面和经济业务活动层面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价。

第三阶段(2017年7-9月):制度编制阶段。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绘制主要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图,草拟相关制度,并提交内控领导小组审定后印发。具体分工如下:

  • 《单位合同管理制度》、《单位项目建设管理制度》由办公室牵头;
  • 《单位关键岗位与人事控制制度》、《单位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实施办法》由XX部牵头;
  • 《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单位预算收支管理制度》《单位现金管理制度》、《单位银行存款管理制度》、《单位票据管理制度》由财务牵头;
  • 《单位采购及资产管理制度》由办公室和财务室共同负责,其他科室配合。

第四阶段(2017年9-12月):试运行及总结评价阶段。9月底开始试运行新的制度和流程,然后按规定开展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自评工作,总结经验和成效,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加以完善。

七、工作要求

1.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各科室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贯彻实施《内控规范》的重要意义,并将其作为当前及今后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常态化工作来抓,精心组织落实,做到边学习、边完善、边规范、边执行,逐步建立规范我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2. 细化职责,落实责任。

各部门负责人作为《内控规范》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带头组织推动《内控规范》实施,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

3. 相互协调,齐抓共管。

各科室要按照统一部署,主动开展工作,加强沟通、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全面提升风险防控和内部管理水平。

4. 加大力度,按时完成。

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做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的宣传培训工作,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确保按时完成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各项任务。

附: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的要求,本次内控体系建设需编制以下制度文件。

一、基本制度类

1、预算管理制度

2、采购管理制度

3、合同管理制度

4、收入支出管理制度

5、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6、资产管理制度

二、管理办法

1、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

2、经费支出管理办法

3、票据管理暂行办法

4、收入管理暂行办法

5、现金管理规定

6、银行存款管理规定

三、流程图

1、预算编制流程图

2、政府采购业务流程图

3、合同业务流程图

4、基本支付业务流程图

5、工程项目基本流程图

6、固定资产业务流程图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