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爆竹价格翻倍,消费者扎堆工厂“低价进货”,从业者:工厂涉嫌违规,严重伤害行业
“小时候几块钱就能买的鞭炮烟花,现在没个小几百真不行。”春节将近,烟花爆竹价格迎来暴涨,让不少消费者直呼“放不起”。
以“加特林”和“水母”为代表的“网红烟花”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一个出厂价不到30元的“加特林”卖出70元的高价,却仍然供不应求,有地方批发厂还推出消费满1000元,限购两支的政策。更有萧山一网友在萧内网App发帖称:在杭州10个一板的水母售价为130元被一抢而空,引来江西烟花老板惊呼,这价格居然卖得动?
对此,有烟花零售商告诉九派财经,往年春节烟花涨价10%-20%属于正常范畴,但今年部分产品价格直接翻几倍的情况并不多见。“这几天我们从批发公司已经拿不到货了,店里存货只剩下最后两箱,所以价格上也跟着涨了一点。”该零售商称。
烟花价格暴涨背后,一方面与烟花爆竹市场供不应求有关,另一方面也源于区域内零售商减少。
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家对于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者的要求非常高,如零售场所的面积应不小于10平方米,且其周边50米范围内没有其他烟花爆竹零售点,导致区域内零售商数量减少。零售市场缺少竞争,烟花爆竹价格自然居高不下。
价格高、销售点少,部分消费者转而向生产企业购买烟花爆竹。
被誉为“中国烟花之乡”的湖南省浏阳市,每天前来采购烟花的商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奔着低价而来的周边消费者。在103湖南省道边的山坡上,高低错落着鞭炮生产厂房,车辆聚集在一仓库门前,等待着工作人员把订购的烟花爆竹搬到后备箱。
仓库内,左右两边堆放着礼花和鞭炮,中间摆放着近百种“玩具烟花”。这些来自不同生产企业的烟花,被整齐罗列在纸箱内任人挑选,让现场看上去更像是“烟花市集”。唯一不同的是,纸箱上面写明的烟花价格更加“良心”,以十个一盒装的“水母”为例,其标价仅25元。
“我最后买了888块钱。”米拉(化名)从长沙驱车赶来,只为买到更实惠的烟花。她感慨,按照今年烟花市场的行情,从零售商购买同样数量和种类的烟花,价格最少要多出一半。
在米拉挑选期间,一位当地人购买了近两万元的礼花,并招呼了一辆白色厢式货车运输,红色的纸箱几乎将车厢装满。身穿迷彩长款棉服工作人员手拿纸笔,正和买家一一核算,计算器按响的声音几乎没停下过。
“抖音上发个定位,消费者就自己开车找过来了,堵在厂家门口让他们卖,厂家也很为难。这样的现象在以前很少,因为没有熟人带,外地人根本找不到地方。”有从业者告诉九派财经。
网络社交平台让原本隐蔽的烟花厂址变得透明,为其带来销路的同时,也留下了安全隐患,让不少从业者担忧。
“这是一种无序且违法的行为。”浏阳市鞭炮烟花产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唐晓冬直言。
《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批发企业不得向未取得零售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烟花爆竹。即使是有许可证的零售经营者,根据《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安全规定》第二十八条,也应当向批发企业采购烟花爆竹并接受批发企业配送服务,不得到企业仓库自行提取烟花爆竹。
“相关规定明确要求,(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只能(将烟花爆竹)卖给批发经营公司,批发经营公司卖给当地的零售商,当地的零售商才能卖给消费者。”唐晓冬称,个人通过生产企业或批发企业直接购买、运输烟花爆竹,甚至进仓库挑选,表面上看确实是划算了不少,但很可能已经涉及违法。
另有花炮工厂老板告诉九派财经,正规厂子只会把货卖给有资质的公司,但对方卖给谁我们说不准。另一方面,消费者拿高百分之几十的价格来买,利益当前,也会有少数不守底线的工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将残次品、超规格的专业燃放类产品对外售卖。
该工厂老板强调,这类产品一旦流入市场,对行业是莫大的伤害。“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会打破如今来之不易的局面。所以我们一直呼吁花炮行业自律,同时向消费者科普烟花品类和燃放规则,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超规格必须禁止的,又该怎样合理燃放烟花,这很重要。”
此外,随着短时期内非理性的报复式消费迎来高潮,繁荣景象可能让部分企业、工厂产生错觉。唐晓冬担忧,浏阳市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接收到表面繁荣的信号,看到今年生产效益好,第二年加大产量,或吸引新的入局者。如果来年“网红烟花”未能成功打造,烟花消费的热度没能达到预期,会造成产品积压。
“‘禁鞭令’松绑后现状确实火爆,到处可以卖,企业收益也好。但问题是你这碗饭是只吃一天以后就不要吃了,还是要长久做下去,必须想清楚。”在利益面前,唐晓冬看得更加长远。
烟花行业短暂复苏背后,如何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依旧是悬在从业者头上的达摩克斯之剑。
九派财经实习记者黄依婷记者郭梓昊王怡然发自湖南浏阳
【来源:九派财经】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