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自由贸易的新局面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6 23:11:22 浏览量:0

刘昌黎文集

世界经济研究的理论与学术创新荟萃

6 东北亚经济合作

6.5 东亚自由贸易的新局面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

论文题目:东亚自由贸易的新局面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

国际贸易 2006年9期

内容提要:东亚出现双边自由贸易迅速发展的新局面,使我国面临了一些竞争和挑战。为此,要采取积极应对的对策。

新内容、新表述、新观点:

1.东亚自由贸易的新局面

(1)双边自由贸易迅速发展。上世纪90年代末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进入以双边自由贸易为主、多层次自由贸易同时发展的新阶段的情况下,东亚也出现了双边自由贸易迅速发展的新局面。

(2)多边自由贸易的新发展在多边协定方面,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1975年成立的曼谷协定,近年来也加快了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3)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东亚共同体的发展趋势。以中国2000年11月主动提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为契机,第四次10+3领导人会议就未来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达成了共识。2004年11月,第八次10+3领导人会议正式宣布建立东亚共同体是东亚合作的长期目标。2005年12月,第九次10+3领导人会议和首届东亚东亚峰会分别发表《吉隆坡宣言》,说推动区域内共同体的努力,不仅符合东盟共同体的目标,而且有助于东盟共同体的实现,是形成发展中区域框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经过第九次10+3领导人会议和首届东亚峰会,东亚共同体就正式提出并成了东亚各国的长期目标。

2.我国面临的竞争和挑战

(1)日本双边自由贸易的竞争和挑战。日本与东盟各国和韩国的FTA已走在了中国的前面。如果进一步考虑日本积极拉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参加东亚峰会和东亚共同体的举动,其在FTA/EPA战略上包围或牵制中国的意图就更为明显了。其突出表现,就是日本政府对中国倡导的中日FTA不予理睬,一直采取回避的态度。

(2)东盟各国双边自由贸易的竞争和挑战。东盟各国之所以急于和日本缔结EPA,其目的就是抢先改善与日本的关系,以在扩大对日贸易、双边经济合作、引进日本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处于比中国有利的地位。从实际情况看,由于与日本谈判和缔结EPA,东盟各国在改善与日本的经济关系方面已经获得了比中国有利的地位,主要表现在:打通了对日农产品出口和劳动力出口的通道;奠定了全面经济合作的基础;改善了吸引日本资金和技术的投资环境;扩大了对日贸易;从日本得到了继续增加ODA的承诺。

3.双边自由贸易对我国产业的影响和冲击

(1)真正的影响和冲击来自双边自由贸易。现在看来,对我国产业真正的影响和冲击并不来自WTO,而是来自亚太自由贸易特别是东亚双边自由贸易的迅速发展。WTO多边自由贸易体制是150个成员齐步走的体制,贸易自由化进程必须考虑最落后国家的自由贸易能力,全球贸易自由化至少是2030年或2040年、2050年以后的事前。相比之下,双边自由贸易则是“鞭打慢牛”的体制,越是没有自由贸易能力的落后国家,越是主动加快贸易自由化的步伐。

(2)对重化工业的影响和冲击。我国重化工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部门没有核心技术,在关键技术上一直受制于人。迄今为止,我国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是在国家产业保护政策和“奖出限入”的管理贸易下发展起来的。然而,亚太和东亚自由贸易迅速发展的新局面,意味着区域内各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和管理贸易行将寿终正寝、难以为继。

(3)对农业的影响和冲击。我国种植农业特别是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主要农产品没有国际竞争力。今后,随着FTA对象国的增加,我国农业将越来越面临贸易自由化的强烈冲击,这是不得不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的问题。

(4)对服务业的影响和冲击。与重化工业相比,我国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保险业的发展更为落后,大多数部门都没有国际竞争力。今后,随着我国与发达国家缔结和生效的FTA增加,我国金融业、保险业等服务业也势必受到更大的影响和冲击。

4.对自由贸易采取向前看的积极姿态

(1)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或未来的发达国家需要自由贸易。世界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就像战前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后出现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当今世界在发达国家控制和垄断世界市场的情况下,以金砖国家的崛起为标志,又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或未来的发达国家。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或未来的发达国家崛起后,势必要打破世界经济的现有格局,重新分割被老牌发达国家占领完毕的世界市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或未来的发达国家要重新分割世界市场,从现有发达国家手中夺回一部分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就不得不打起贸易自由化的旗帜。

(2)中国发展越来越需要自由贸易。从现状看,我国确实尚不具备贸易自由化的条件。但是,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更是全球对外贸易发展最快的国家。目前,我国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已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2010年后还很可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根据世界经济史的经验,凡是经济迅速崛起、对外贸易发展很快的国家,大都对自由贸易持积极态度。与当年的英国、美国、德国、日本一样,中国也将成为越来越需要自由贸易、越来越积极倡导贸易自由化的国家。

(3)可以争取比较有利的自由化时间表。根据东盟各国与日本谈判和缔结FTA的经验,在我国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FTA谈判中,也能够要求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各方面考虑中国的要求,并且以宽限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和劳动力市场开放为条件,赢得非农产品特别是重化工业产品的比较有利的自由化时间表

(4)发展中国家能从南北FTA中得到更多的好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扩大贸易、吸引外资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建立南北FTA能比建立南南FTA获得更大的好处。当然,在与发达国家缔结FTA时,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多好处的前提,是付出相应的代价,这就是全面开放市场,深化市场化经济改革。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压力。从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的实践看,外部的压力越大,我国改革开放的紧迫感越强,改革开放的力度也越大,实际效果也越好。

5.抓紧制定贸易自由化的战略与对策

目前,我国在贸易自由化战略与对策方面还是一片空白,还没有拿出任何成型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对FTA特别是双边自由贸易的理论研究已明显落后于实践发展的需要。为此,在加强理论研究和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国政府也应该抓紧制定贸易自由化的战略与对策。

6.尽快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对我国来说,在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东亚共同体形成以前,抓紧10-15年的时间,尽快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这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了!以工业化发展战略、农业发展战略、金融保险业发展战略为首,对于所有影响到未来发展的产业,都必须根据自由贸易特别是双边自由贸易迅速发展的新局面,以尽快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及时制定与时俱进的发展战略。

7.把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放在比贸易黑字更优先的地位

对于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已经起飞并正在赶超发达国家的中国来说,产业技术水平和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是比贸易黑字或贸易赤字更为重要的东西。只要能够尽快地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企业国际竞争力,即使出现一时的贸易赤字也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是好事。换言之,我国不能满足于当前贸易保护政策下的贸易黑字,而应该把未来自由贸易条件下的贸易收支平衡或贸易黑字,作为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新目标。

8.改变以比较优势为中心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贸易战略

在我国轻纺工业已经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其比较优势固然重要,但如果继续坚持以比较优势为中心,实行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贸易战略,就无异于固步自封。

后进国家赶超先进国家、改变不合理国际分工格局的过程,不是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过程,而是取长补短、改变劣势的过程。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即轻纺工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这恰恰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所在。发展中国家越是抱住这种比较优势不放,就越是处于经济落后的地位。当然,就像一场没有胜负悬念的足球比赛一样,面临眼前的国际竞争,发展中国家应该而且可以把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作为一时的战术口号。但是,如果是着眼于未来的国际竞争,那就不宜把它作为长期的战略口号,而应该是奉行取长补短、变劣势为优势的战略。换言之,我国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继续提高轻纺工业的比较优势,而是尽快改变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比较劣势为比较优势。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