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下手太狠!日本对华出口“断崖式下跌”,岸田派人亲自赔罪?
据光明网报道,2024年上半年,日本农林水产品和其他食品出口额出现4年来首次下滑,同比降低1.8%,总出口额为7013亿日元。其中,对中国大陆出口额骤降43.8%,仅为784亿日元,其中海鲜出口额“断崖式”下降92.3%,仅35亿日元。中方对于核污染水排海的“制裁”使日本得不偿失。例如,日本去年同期对中国大陆的扇贝出口额为223亿日元,今年的出口额则为零。日媒称,中国大陆此前是日本食品农水产品最大出口目的地,今年跌落至第三位。
日本的这一行为,不仅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担忧和谴责,也给自己的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中国作为日本重要的贸易伙伴,对其水产品实施“禁令”,使得日本在经济上得不偿失。这一局面的出现,完全是日本自身决策失误所导致的后果。日本应当深刻反思其行为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对环境和公众健康的影响,更不能无视国际社会的关切和其他国家的合理诉求。只有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全球性问题,才能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和支持。
自去年8月日本政府启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以来,已进行了七轮排海。据日本媒体报道,经过七轮排放,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共排放核污染水约5.47万吨,相当于排空约55个储水罐。东电公司此前表示,将于明年1月着手解体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已排空的储水罐,预计到2025年度末将拆除21个储水罐。目前,福岛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存有1000多块乏燃料,计划2031年取出并转移至贮存设施,较原计划推迟了10年。
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日本农林水产品和其他食品的出口额,同比下降了1.8%总额仅为7013亿日元。这可是四年来的首次下滑,着实让日本政府感到不安,要知道在此之前日本的农林水产品出口,一直是该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岸田政府也曾将其视为振兴经济的重要抓手,如今"金娃娃"突然失色,无疑给日本的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中国一直是日本农林水产品的第一大出口市场,这样的断崖式下跌对日本的相关产业无疑是一记重创。
此前,中国一直是日本海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日本在排放核废水之前,出口中国的海产品,占到了其出口市场的三分之一。自去年8月起,为了群众饮食安全问题,中国全面暂停了从日本进口海产品,这也是导致日本出口中国海产品暴跌的主要原因。只不过,日方可能没想到,中国的态度如此坚决,至今态度仍然没有松动。在失去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后,日本开始将目光投向了越南、泰国、墨西哥等国家,虽然对这些国家的海鲜出口额有所增加,但是仍然无法弥补失去中国市场带来的损失。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支持率持续走低,不仅民主党的议员和骨干们早就对他不满已久,而且岸田文雄正面临着被迫下台的危险,然而就是在这样混乱的情况下,日本突然派人来访华,此时访华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他最终的后果又是什么呢?岸田文雄如今的处境是如履薄冰,他的支持率持续走低,创造了百分之十五的历史新低,然而这还只是大众投票的结果。如果仅仅把范围定在自民党内的话,支持率更是达到了百分之三左右。
日本现在可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他们原本计划到2025年将食品出口总额提升到2万亿日元,2030年提升到5万亿日元,如今这个目标越来越难实现。日本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终却把自己逼到了绝境。这场“海鲜风波”还会持续多久,最终会如何收场,我们拭目以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日本政府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也必须认真反思自己的错误,才能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
据悉,日本立宪民主党干事长冈田克也等人,将于8月底访问中国,计划前往北京和深圳进行会谈,有分析指出,这一行动表明,日本已经认识到,继续单方面行动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与中国及周边国家的矛盾,通过派遣高级别官员进行面谈,日本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让中方满意的解决方案,从而避免进一步的经济损失。日本政府的这一“示好”举动,能否打动中国,还有待观察,毕竟,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事关重大,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
鉴于自民党近期频遭宴会筹款秘密资金、政治家与旧统一教派关系等丑闻困扰,不少分析家预测,下一届众议院选举或将见证自民党与立宪民主党的政权更迭。在此背景下,立宪民主党的代表选举更被赋予了“首相候选人”选拔的意味。很显然,在进行日本参众两院选举之前,立民党派人来华访问,或许就是要抢先抓住机会与中方缓和关系,以争取更多日本国内支持和平的民众的支持。不过,冈田克也的访华之旅能否达到预期,中方是否会给他想要的,还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