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蹦极”背后:华脉科技易主转型的AI梦能实现吗?
《理财周刊-财事汇》吴悦
AI概念真是太火了,有的公司哪怕就只是发布了一点给人想象空间的信息,就能带飞股价。当然,如果最后预期落空,那很可能留下一地鸡毛。
近日,华脉科技(603042.SH)发布了延期回复上交所问询函的公告,源起于此前公司因控制权拟变更一事,先后收到上交所的两次问询函,要求回答收购方深兰控股的相关信息。
而收购方深兰控股背后,或许是因为其实控人旗下拥有一家AI公司,给予了市场华脉科技可能转型AI公司的想象。由此引发了股价炒作的狂欢,6月21日-6月30日,连续六个涨停。
然而随着交易所问询函发出,华脉科技也做了回复,交易所又迅速发出二次问询,真实的信息浮出水面后,华脉科技也迎来了股价连跌,截至7月11日收盘,报收17.8元/股,距离六涨停后的高点25.4元/股,不到半个月已经跌去了近30%。
这纸上富贵,可真是来得快,去得也快。
01
“易主”消息引股价剧烈波动
自华脉科技披露向深兰控股定向增发并拟向其转让控制权的消息后,华脉科技自6月21日至6月30日连续触及6个涨停板,累计涨幅达77.18%。但披露上交所问询函及回复函后,7月3日、4日,华脉科技又连续两日跌停,7月5日后也未止跌,目前仍处于下跌趋势中。
华脉科技股价走势图
从这种大起大落的走势看,似乎市场各方对于收购方的实力存在疑虑或分歧。
企查查显示,深兰控股成立于2023年3月21日,尚未开展实质性经营活动,且最近一年未有财务数据。一家刚成立且没赚钱的公司,显然只是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壳”。外界普遍认为,此前华脉科技的连续6个涨停板或与深兰控股旗下AI公司深兰人工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兰科技”)有关。
在首轮回复中,华脉科技表示,深兰控股不存在未来12个月内改变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或者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作出重大调整的计划。且自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之日起3年内,陈海波/深兰控股及关联人不会推动上市公司向收购方(陈海波/深兰控股及关联人)购买资产。
这也意味着,深兰控股不会在短期内将AI相关资产注入华脉科技,后者转型AI公司的预期落空,也难怪二级市场立刻开始了“用脚投票”。
但眼下摆在华脉科技面前的问题是:华脉科技2022年业绩不佳,净利润亏损1.04亿元,今年一季度继续亏损2135万元。如果深兰控股并无资产注入计划,那又如何帮助上市公司扭亏?这笔控制权转让的计划意义何在?
02
深兰科技的AI实力如何?
事实上,即使深兰科技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其资产质量也值得探究。
企查查信息显示,深兰科技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以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为主的企业。在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生物智能、AI芯片、智能零售、智慧城市、智慧安防、智能教育、军工等领域都有深入布局。
深兰科技其实也曾是一家“明星”AI公司,曾获得过民生证券、绿地等知名公司的投资。由于最近几轮融资(来自天润资本、重庆经开投等机构)没有披露融资额和对应比例,也无从计算该公司在一级市场的估值。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深兰科技实控人陈海波本人并没有太具说服力的AI技术背景。与商汤、科大讯飞等AI公司均有大批知名AI专家坐阵不同,深兰科技的核心团队中,具有较强技术背景与专业履历的成员只有首席战略官王昕磊。
来源:天眼查
众所周知,AI赛道已经是巨头云集,拼的就是资金与人才。从现有信息看,深兰科技的AI人才与研发实力这部分似乎并没有太大说服力。甚至市场上也有很多质疑:深兰科技如果在AI领域足够硬核的话,即使还没有盈利,也完全可以自行在科创板上市,何必来借壳呢?
再来看看收购方的资金实力,这也是交易所问询函中的关键问题,即深兰控股的收购资金来源。根据华脉科技对问询函的第一次回复,5.14亿元收购资金,收购方只拿出5000万注册资本,其余4亿元来自银行的并购贷款。而据企查查,深兰科技实控人陈海波的部分股权还多次被冻结、解除,其资金实力也令人担忧。
也就是说,深兰控股需要撬动8倍于注册资本5000万元的4亿元银行贷款,才能确保此次收购成功。这一幕让不少投资者想起了前几年著名的“万家文化收购案”。
发生于2016年-2017年的“万家文化收购案”,即明星赵薇夫妇旗下的龙薇传媒收购万家文化股权一事。最初公布的方案中,作价30.6亿收购万家文化29.135%的股权,收购资金来源则是:龙薇传媒股东自有资金借款6000万元;第三方借款15亿元;金融机构股票质押融资14.999亿元。30.6亿元收购资金中的30亿都是借来的。其中近15亿元的股票质押融资,据当时分析还很可能就是用万家文化还没有真正到手的股权进行质押。
这种堪称“空手套白狼”式的收购方式,被戏称为“蛇吞象式收购”,该交易案最终被监管机构否决,龙薇传媒等股东也受到相应的市场禁入等处罚。
回到此次华脉科技的控制权变更相关交易中,上交所也针对收购方的资金来源发出“灵魂一问”——本次定增所需资金约八成来源于银行贷款,是否得以推进将严重依赖于银行授信,导致本次定增和控制权转让结果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华脉科技也在延期回复公告中坦承:本次发行对象认购资金部分来自于银行借贷。《贷款承诺函》不作为实质性贷款承诺,仅为框架性协议,后续还需要签订正式的合同,本次贷款能否取得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提请投资者谨慎决策,注意投资风险。
对于深兰控股的资金实力是否足够了解?如最终因各种原因,华脉科技控制权变更一事无法进行,那么现管理层有什么计划和具体举措,改善当前业绩?《理财周刊-财事汇》就上述问题致函华脉科技,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关于我们:创刊于2001年的《理财周刊》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投资理财类杂志。《理财周刊-财事汇》是其旗下深度财经报道和专业上市公司研究平台,专注于企业家精神的正能量传播及对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深度研究,致力于全方位把脉公司及市场动态,深入发现企业价值。
免责声明:文章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主编联系:gefanmei@moneyweekly.com.cn
商务合作:public@moneyweek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