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麻花董事长张晨:我们是内容制造商和喜剧IP制造商,电影只是副产品
出品 | 搜狐智库
编辑 | 乐章
点击进入 2022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 | 搜狐财经专题
8月3日,2022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天津峰会召开。开心麻花董事长张晨在会上发表闭幕演讲。
张晨介绍,近期由开心麻花出品的科幻喜剧片《独行月球》是一部特效量特别大、工业化程度特别高的电影。“片子里的金刚鼠做了5000万根毛发量的特效,按照1秒24帧,这只袋鼠一帧的渲染需要的工作量是20-30小时,就渲染这只袋鼠,实际上这是一个很重的工业产品。”
“对我们来说,其实喜剧是一个很宽泛的解释范围。一个片子招所有人的喜欢不是我们能够做到的,但是是不是努力做一部好片子、一部良心的电影,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张晨表示,电影、戏剧之类的文化工作,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老实说这部片子的特效制作可以赶得上好莱坞的中上水平,我们在直起追赶。”
张晨认为,文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如何留住人才是一个难题。“很多人问我怎么留住沈腾的,2003年我们这家公司刚成立,沈腾就是一个戏剧学院刚毕业的学生,来参加我们第一部话剧的演出。然后逐渐从这个舞台上,他变成了一个创作者,现在变成了一个集编、导、演一体的喜剧明星。所以人才其实要想留住是要靠搭建一套培养系统,而不是靠独立的项目。”
电影是一个竞争很激烈的行业,张晨表示,自己没想到《独行月球》上映后电影行业的同行大多数人都在点赞。“ 我觉得要想谈竞争力,还是应该说说行业信心的事情,因为靠人的行业没有信心是万万不可能的。我理解他们是站在整个这个产业面向未来,希望这个行业还能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来去做这个事情。”
以下为发言全文:
这个是现在正在院线上映的一部我们刚出品的电影《独行月球》,这是啥类型的片呢?是一个科幻喜剧。我今天中午碰到一些朋友,有人看了,看了之后自然对一部电影的评价,其实我觉得都正常。有人喜欢,有人问我说:“这个喜剧最后的故事怎么还让我哭了呢?”对我们来说,其实喜剧是一个很宽泛的解释范围,我认为喜剧可以解释成娱乐。一个片子招所有人的喜欢不是我们能够做到的,但是是不是努力做一部好片子、一部良心的电影,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这部电影我想讲点幕后的小花絮、小故事。这是特效量特别大的电影,是一部工业化程度特别高的电影,通常喜剧片没有这种长相的,这是一部重工业电影。在片子里叫“金刚鼠”,大家可以看到,毛发比较浓密,一个数据是什么?这样的一个袋鼠,要做出这样一部电影,光毛发植入就是5000万,这个袋鼠做了5000万根毛发。其实特效对于电影行业的人,大家都知道,特效电影里最难做的是动物,动物里最难做的是毛发的质感,要让一个动物用特效做得真实是很难的。
实际上它出镜的时间整个电影里面有半小时,按照1秒24帧,这只袋鼠一帧的渲染需要的工作量是20-30小时,渲染这只袋鼠,实际上是一个很重的工业产品。这个特效团队也是目前国内最优秀的特效团队,叫More,是之前《流浪地球》的特效团队,《流浪地球2》也是他们在做。我们在直起追赶好莱坞,老实说这部片子的特效制作可以赶得上好莱坞的中上水平,在这个工业门类。这是在这部片子里,开心麻花电影里一个新的特色呈现。
说说开心麻花是干什么的,一句话说,我们是从剧场开始出发,到现在虽然说了很多电影的事,其实开心麻花从来就不是一家电影公司,电影是我们的副产品,我们是主要在线下剧场运营演出戏剧为主的公司,是一个原创为主的喜剧IP内容生产商,我们是从剧场开始的,这是我们在天津的剧场,大概725个座位。线下演出去年在全国的大中剧场,大概700-1200人的剧场完成了3000多场演出量,我说的是话剧,所以这一块才是我们的主业。
为什么我说电影是我们的衍生产品呢?拿《夏洛特烦恼》这部电影来说,很多人都看过,而且很多80后都看过,成为很多人的伴饭佐料,吃饭的时候把《夏洛特烦恼》当背景音,这是一部神剧。它就是我们的一部话剧改编的,先做成了话剧,然后在戏剧剧场演了500多场之后才开始决定把它改编成电影,在2015年推出。电影在我们的系统里是一个副产品的存在。
从《夏洛特烦恼》那个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做低成本喜剧,主要靠人,喜剧这个东西,包括到这个片子里来的时候,我相信很多人看了可能会提出一个疑问:“你们怎么科技含量上去了,好像喜剧,是不是包袱含量就下降了?”怎么讲呢?见仁见智,我觉得这个事大家看了才知道。所以从我们来说,把喜剧这个事情的外延不断地在扩大,因为开心麻花的本质,我们是一个内容制造商,是一个喜剧IP制造商。
从戏剧到电影,面向未来,我们现在进入到了互动剧场这个门类领域,VR互动剧场。这个也是现在很多在娱乐产业,大家提元宇宙,元宇宙无处不在,在我们这个产业我认为我们可以做的是两个:VR互动剧场和虚拟演唱会。我们的第一场虚拟演唱会大概率就是刚才电影中的这个袋鼠要开的,叫“金刚鼠的虚拟演唱会”。
说到文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它是人的问题。这么多年我们培养了几百位喜剧演员,包括编导演一体的导演,包括刚才我说的这部电影的导演张吃鱼,这位看上去像一个中学生,就是从我们系统里,从一个编剧开始做起,逐渐成为电影的联合导演。有一部叫《羞羞的铁拳》的片子,他是其中一位合作导演,最后成为独立执导的大导演。
很多人问我同样的问题:“你怎么留住沈腾?”其实这里面没有什么秘密,我觉得是靠一个系统。这么多年我们不是说只拍了多少部片子、多少部戏,要说这个我们还蛮多的,国内原创IP的量我们应该是最大的民营机构。但是怎么留住人我认为要搭建一套培养系统,我们是从话剧开始做起来的。2003年的时候我们这家公司刚成立,沈腾就是一个戏剧学院刚毕业的学生,就来参加我们第一部话剧的演出。然后逐渐从这个舞台上,他变成了一个创作者,现在变成了一个集编导演一体的喜剧明星。
其实这个平台,包括刚才我说的电影导演张吃鱼,都是因为有这样一部一部有舞台剧的演出,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磨练了演技,变成有电影的机会、有剧的机会,这样成长起来的。所以人才其实要想留住是要靠系统的,而不是靠独立的项目。
回到主题“重塑竞争力”,其实这个主题对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来说太大了,我觉得要想谈到竞争力,还是应该说说行业信心的事情,因为现在各行各业面对的都是要建立信心,因为靠人的行业没有信心是万万不可能的。
说实话,包括这个《独行月球》片子拍的时候,大家一度希望是比较渺茫的,因为是在疫情期间拍,遇到了太多太多的困难和不确定性,直到今天能够上映,我觉得我们很幸运,也是行业里现在大家,说实话,电影这个行业竞争很激烈,但是今天此时此刻,我们这个片上映的时候我没想到的一点是电影行业的同行大多数人都在为我们点赞,我理解他们是站在整个这个产业面向未来,希望这个行业还能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来去做这个事情。
回到信心这件事,我想最后说一句,在《独行月球》电影里最后,沈腾这个人物化作了一粒尘埃,是一个有一定悲情的英雄主义电影,但是即使这样,他依然说了一句有信心面向未来的话,他说:“宇宙那么大,我们还会再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