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的故事:沪市有名“死多头”大老李的雄心壮志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6 17:40:30 浏览量:0

已五十好几的李双成真可谓宝刀不老,与笔者交谈时,他开门见山就说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在私募基金合法化之后,我要搞自己的私募基金,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大老李种子基金”。他说:“要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说他已经为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准备工作。

李双成在上海股市上可说是尽人皆知的老前辈了,尤其受到散户朋友的信赖,被亲切地称作“大老李”。2000年4月他劳累在营业部晕倒,股民们立刻送他到医院,主动要代付挂号费、医药费、住院费,以便他尽快治疗。住院期间每天都有几十人来看望他,在易富证券网上,许多相识与不相识的股民点击、发帖子,关注他的情况,甚至提出要承担费用为他安排更好的医院。可见大老李的人缘和影响。说起这件事情,大老李仍然显得情绪激动。

大老李热衷于和散户朋友交流,这个习惯十年未变。很多人还记得,上海股市的初期,1992年前后,几乎每天晚上他都在黄浦万国营业部门前马路边,向众多的散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一次因为人太多太挤,他不得不爬上路边的一辆“黄鱼车”,把“黄鱼车”当成了讲台发表演讲,上海报纸上因此发消息,称之为上海股市的一大景观。

不管是在投资中,还是在做股评报告时,大老李差不多总是以多头面目出现,因为他坚信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经济发展前途无限。这不仅仅是一种理性的认识,也是基于个人生活经历的体会。在他很年轻的时候,母亲就被划成“右派”,全家人长期受到压抑。读中学时他就喜欢看书阅报,曾参加《青年报》的征文并得了一等奖,此后担任校刊的主编。这激起了他的雄心,中学毕业时报考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新闻系,但由于家庭的“政治”问题,连考两年都未被录取,于是他去了上海染化九厂做司炉工。后来当他在股市上功成名就之后,人们说,染化九厂出了两颗“星”:一是歌星毛阿敏,二是“股星”李双成。

上世纪80年代后,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他母亲的“右派”问题也获得了解决。大老李敏锐地看到了改革开放政策给国家同时也给个人带来的转机和发展机会,于是他在1982年毅然辞职,为乡镇企业做产品销售。80年代末90年代初,上海股市渐渐成形。他直觉地意识到,共产党在关闭股票交易所40年后要重开交易所,这巨大的历史转折也一定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凭着这种直觉,他开始关注股票。他做的第一次交易是在600多元买进“电真空”,听深圳过来的投资者说涨20倍不成问题,结果全部套牢。他意识到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弄懂是不行的,就开始看书研究,了解国外和港台的股市情况。李双成生性豪爽,喜欢和人交流,常常在路边与其他投资者交流自己的观点,因为讲得颇有道理,让人信服,渐渐有了名气,于是就出现了上述在黄浦万国门口被大批散户围住聆听的场面,被称作“散户领袖”。

不久著名的股市沙龙万国和平俱乐部成立,李双成担任总干事,沙龙举办地点在大名鼎鼎的外滩和平饭店。当时上海市场上最有影响的人物基本上都参加了俱乐部的活动,同时也培养、造就了许多后来的成功者。俱乐部曾经组织了上百名的投资者赴上海石化和氯碱化工等上市公司考察,可以说是开了投资者赴上市公司实地考察的先河。

十年投资,风雨坎坷,李双成悟出了一个道理:投资要讲“大道理”,重要的不是技术指标,而是国家政治经济的宏观基本面。因为坚信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坚信只要始终以经济工作为中心,中国的经济会持续向好,所以他成了沪市有名的“死多头”。在具体投资时则注重公司的基本面和成长性。他总结了一句投资口诀:看得清,选得准,捂得牢。他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捂得牢”,一直捂到企业的成长能力跟不上股本扩张的节奏或不足以支撑股价的上涨时才出手,这中间尽量不做差价。他曾在10元出头推荐重组后的“金丰投资”,结果盘整十个月不涨,许多人忍耐不住割掉。股价启动后有朋友在20多元时落袋为安。李双成马上带信给他,批评他没有长进,建议他立刻买回。结果“金丰投资”最高涨到了60元。

他认为投机市场正逐步过渡到投资市场,今后的投资更需要信心和耐心。他说:“我看得很清楚,股市后十年的财富要超过前十年的财富,因为经济会大发展,综合国力会提高,股市必然要有所反应。”

功成名就之后的李双成仍然热衷于在马路边、在任何场合与散户交流。只要你愿意听,他就滔滔不绝地讲,常常讲到深更半夜才回家。他总是鼓励散户坚定信心。对他们强调心态的重要。讲他的那句名言:手中有股,心中无股。一些朋友劝他,以你现在的身份不应该再这样,讲得好没有人会谢你,讲得不好别人会有种种看法和猜测。他说我就是一个普通股民,我与股民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我是把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失败的教训,介绍给他们。他的诚恳赢得了人们的信赖,他生病住院时有那么多人关心他,让他感到了莫大的欣慰。而这种信赖,正是他的新的事业——组建私募基金的最大的资本。

不仅在股市上,在人生态度上,大老李也不愧为大老李,有一种站得高、看得远的大将气度。比如他说:“有形的财产不是金钱房子汽车,而是健康的身体;无形的财产不是名气地位,而是健全的心态。失败时要受得起挫折,成功时也不要得意忘形。”又比如对金钱的态度,他说:“如果拥有一辆车,你是车的主人,拥有十辆车,就是出租车公司的调度员了;拥有一套房子,你是房子的主人,但拥有十套房子,你就成了物业公司经理了,要到处忙于处理自来水、煤气等琐事。”他和朋友们经常探讨这个问题,答案是应该回报社会,因此他参加了不少社会公益活动,比如给慈善基金、希望工程捐款。他这样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不是小平同志的全部遗愿,这只是手段,目的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