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审计VS安全检查,你知道区别在哪吗?
导致事故的根源是管理上的缺陷!反过来,如果可以找出管理上的缺陷并及时弥补,则相当于提前堵住了事故的通道。 开展审计是消除管理上缺陷的突破口和抓手。在涉及危险化学品的流程工厂,开展安全审计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是预防事故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内企业比较重视日常的安全检查,对于安全审计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相当多的企业都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安全审计制度。 今天,我们主要来了解下安全检查和安全审计的区别。
1、性质不同:安全审计是一种安全监督,企业内部的安全审计是根据企业的利益,由独立于企业下属各部门之外的企业指定公认的审计人员,对各部门的安全管理,进行审核与稽察。安全检查是安全审计过程中的所采用的一种手段,是实现各监督职能的工作过程或程序的一部分,是进行监督方式的具体体现。
2、范围不同:审计范围广泛,可以系统地组织对整个与安全工作相关的活动包括安全检查活动实行全部或部分的审核稽察,评价及见证其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及有效性,超越出安全检查的范围,因为安全检查只能对安全生产工作及实际操作,特别是其资料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真实性进衍检查监督。
3、进行时间不同:审计对被审单位不仅包括事后审计,而且包括事前、事中审计,以查明效率及效果。检查一般均为事后,以防再犯。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通过审计可以使被审计单位强化管理意识,增强效益观念,从而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人员素质,促进企业提高效益。
以上是直观分析,要进一步理解安全检查和安全审计的区别,或许可以从以下两个问题的对比解答中获得启发。
01
安全检查与安全督查有哪些不同?
以“操作间照明灯损坏”这一安全隐患来比较一下安全检查与安全督查的不同。
一、检查和督查的内容区别
1、安全检查内容
发现“操作间照明灯损坏”,安全检查会重点关注隐患的原因与安全管理标准执行的效果,人对照明灯的操作行为是否造成这种隐患;安全检查制度没有认真执行是否造成隐患没及时发现、整改;照明灯的质量是否合格;照明灯的型号是否与操作间的环境相适应。
2、安全督查内容
二、检查和督查的目的区别
1、安全检查目的
安全检查的目的是通过查找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隐患形成的原因,判断安全管理标准执行依从性的高低。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判断隐患与安全管理标准的差距,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隐患;还是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隐患;或是环境的不适宜条件造成隐患;亦或是几种因素混合造成隐患。安全检查一般由同级单位组织开展。
2、安全督查目的
安全督查的目的是查找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查证发现、处理隐患的管理文件,检验安全管理机制运行适宜性的高低。安全督查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判断隐患的辨识、评估、整改、反馈与安全管理机制运行的匹配度,生产业务是否分门别类开展了危害辨识并对危害进行风险评估;是否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建立制度标准、完善工作计划;是否采取过程管控措施、形成按标准做事的习惯;是否建立问题收集与改进机制、持续改进。
三、检查和督查的组织区别
1、安全检查组织形式
安全检查一般由本单位组织开展。组织开展的形式有:日常安全检查、定期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和节假日后安全检查、不定期安全检查等。
2、安全督查组织形式
安全督查一般由上级单位或外单位组织开展。
四、小结
安全检查与安全督查形式上都是在查找安全隐患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但两者的工作目的、工作内容、组织方式完全不同,关注的焦点不同,从而造成不同的工作结果。我们认真厘清安全检查与安全督查的同与不同,充分发挥两种工作方式的效力,提高安全管理标准执行的效果,提升安全管理机制运行的效率。
02
HSE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与检查有什么区别?
在HSE管理体系中,内部审核与检查都是以程序文件的方式进行的。内审员进行首次内部审核工作时,容易混淆内部审核与检查的关系,把内部审核当作是在现场查找隐患,而忽视了从管理上,从整个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上进行评审。通过对“内部审核程序”与“检查和监督管理程序”的对比,结合日常检查工作,分析了内部审核与检查的差异,对HSE管理体系试运行工作中的内部审核与检查工作提出建议。
1 内部审核与检查的差异
1.1 所属要素不同
在HSE管理体系的十大要素中,“检查和监督管理程序”属于 “检查和监督”要素,确保体系运行过程中不发生偏差;而“内部审核程序”属于 “审核评价和持续改进”要素,是对HSE管理体系的审核及评审,使HSE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实现持续改进。
1.2 目的不同
内部审核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所建立的HSE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符合HSE管理体系的计划安排,符合法规要求,是否被适当地实施和保持,满足组织的方针和目标的有效性,以确保HSEMS的持续符合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而检查的目的主要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由此可知,内部审核是对HSEMS十个要素系统全面的检查及审核;而检查可以是对HSEMS某一个要素的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要素的某几个方面进行检查,甚至可以是专项的、单一的检查。例如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就是对“运行和维修”的专项检查,而不是内部审核。
1.3 组织人员及其素质要求不同
1.3.1 组织人员不同
内部审核工作需由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单位(例如江苏石油分公司)的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及策划,任命审核组长,由安全技术部等相关部门配合开展。未建立并实施HSE管理体系的单位开展的检查工作不能称之为内部审核。
而对检查来说,各级HSE管理委员会、安全技术部及条线职能部门都可以组织,基层单位(如油库、加油站、车队等)也可以自行开展,甚至班组及岗位的周查、日查也属于检查范畴。
1.3.2 对内部审核员与检查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
内部审核员的资格包括学历、工作经验、正规审核员培训、审核经验、独立身份等5个方面的严格要求。而对检查人员的资格并没有以上要求,只需要检查人员针对某项具体检查内容具备一定的经验即可。
1.4 频次不同
内部审核一般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三年内覆盖本公司HSE管理体系的所有要求。
而检查则包括岗位日查、班组周查、基层单位月查、职能部门季查、上级检查、重大节日检查及季节性检查等专项检查,对检查频次并没有统一的要求。
1.5 基本程序不同
内部审核的基本步骤包括审核准备、现场审核、审核后续工作3个方面,而检查的基本步骤包括制定计划、组织实施2个方面。其不同点主要有:
a) 内部审核必须编制审核实施计划,制定目标、范围、依据;而基层单位自行组织的检查,可不编制检查计划。
b) 在审核实施过程中,审核员需仔细阅读评审文件,观察审核对象现场活动及状况,访谈相关人员。这就需要审核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如善于提问、注意倾听、仔细观察、做好记录等。而在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可以仅检查一个方面(如现场、记录或访谈)的工作,对检查人员(如上级领导检查)的专业素质并没有苛刻的要求。
c) 内部审核实施过程中,要召开首次会议和末次会议,以实现审核方及被审核方的沟通;而检查可不召开会议,对检查出的不符合项汇总分析后,下发《不符合项报告单》或《隐患整改通知单》,直接通报受检单位提出整改要求。
d) 内部审核是对体系进行综合的检查,在内部审核中下发的《不符合项报告单》是对体系要素从管理方面提出问题,其结果不一定与考核及奖惩直接挂钩。而检查中下发的《不符合项报告单》一般是针对具体问题,能够与HSE管理绩效、考核奖惩直接挂钩。
2 内部审核与检查的工作要点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HSE内部审核与检查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对内审及检查提出的要求也不同。
2.1 内部审核的工作要点
在HSE内部审核过程中,内审组成员要注重通过综合、全面的检查,从管理上分析原因,从体系上查找缺陷。内审员要善于提问,要能够从问题的现象追踪到对体系要素影响的本质,从而避免在某项隐患或问题上纠缠不清;对现场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便于验证。
内审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掌握HSEMS文件及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特别要注重学习体系文件的相关内容,明晰HSE要素与程序文件、运行控制文件、作业指导书之间的关系。
2.2 检查的工作要点
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每次检查的重点,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如:在施工检查中,要把施工方资质、施工人员证件、安全合同、安全教育记录、现场安全监护及措施的落实、施工作业票等作为检查重点;在重大节日检查中,要把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员工安全意识、值班表及值班记录、防盗防抢措施等作为检查重点。
由此见得,在HSE管理体系中,切不可混淆内部审核与检查的关系,更多的需要结合实际工作,对HSE管理体系试运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和总结。
安全生产审计能通过对委托单位安全生产活动的见证,肯定安全生产工作成绩,发现问题,并提出适当建议,协助委托单位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提升安全运行整体水平。具体如何开展,一图告诉你。
了解更多内容,可咨询动图中的相应联系人
END
综合编辑:风险应急365
来源: 风险应急365、HSE中心、 天泰志远
本公众号所用图片除原创设计图外,均源自网络引用,若触发版权纠纷事宜,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我知道您“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