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滴血验癌创业公司实验造假,致70亿投资款打水漂!
2015年前,滴血验癌创业公司 Theranos 的发展故事在硅谷成为了神话:拥有极高天赋的“神童”伊丽莎白·霍尔姆斯 (Elizabeth Holmes),19岁从斯坦福退学,创办了一家名为的“Theranos”公司。仅仅十年,这家公司就以90亿美元的估值,稳稳地坐在《华尔街日报》的“十亿美元俱乐部”的全球创新企业排行榜上。截止2014年为止,在全球范围内有84项专利,联合发明百余个。
然而,2015年,同样是一篇来自《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在这家充满光环的公司的身上撕开了一个口子。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血液检测分析公司Theranos的验血仪器“Edison”所宣称的高准确度其实是由实验记录造假数据而来,一时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Part 1 故事回顾
(1)发生
2003年,伊丽莎白·霍尔姆斯 (Elizabeth Holmes)创办了血液检测公司Theranos。传统的血检一般需要抽一针管血,大概在10CC左右。而Theranos声称,他们可以只凭一滴血完成血液检测,因为他们公司掌握了一项叫微流体的核心技术。
在生化领域,科学家们经常需要对流体进行操作,所用流体的量会从毫升、微升级降至纳升甚至是更微小的级别。诸如此类的精密操作,就需要通过微流体技术完成。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构建微流体通道,目前最成熟的微流体技术为喷射法,使用直径小于100微米的孔来产生微滴。如果真如Theranos所言,公司掌握的微流体技术可以在化学、医药及生命科学等领域上造成颠覆性的改变。
《华尔街日报》称,2011年春季,Theranos的创始人伊丽莎白和连锁药店Walgreens展开合作。当时伊丽莎白带去了一台机器和大量可以显示机器精确度的资料,她声称这台机器可以用来检测几十种疾病。Walgreens原本打算在合作前找专业的研究机构验证上述技术,然而因为一些因素,这项检测虽然没有进行,Walgreens还是与Theranos达成了协议。并于2013年9月,在Walgreens的连锁平台向公众开放血液检测。
随后,Theranos开始了飞速发展模式。Theranos先后融资了70亿元,包括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自己的投资机构Tako Ventures和德丰杰基金都投入了巨款。同年,伊丽莎白首次登上《福布斯》全球400位最年轻的白手起家女富翁行列。2015年7月,Theranos 表示,其专有的验血系统得到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认可。同年10月,Theranos被《北大西洋月刊》评为仅次于特斯拉的“改变世界的创业公司”。并且,Theranos还汇集了许多美国名人为其背书,军政官员、前国防部长、前美国国务卿都曾为其站台。
(2)转折
2015年10月16日,《华尔街日报》爆出Theranos严重夸大其技术能力,称该公司目前大部分的血液检测都是用非Theranos的设备来检测的,所有实验记录数据来源并不真实,Theranos在240项检测中仅有1项应用了自己的技术。紧接着,《华尔街日报》 又发布文章称,一名医生说,他曾因为在Theranos的检测报告看到数据异常,将一名患者送去急诊室,但该数据在更正后的报告却显示正常。
这两篇报道也开始让相关机构开始重视此事。2015年10月,FDA发布两份文件代号为483的报告,指出在Theranos公司的多次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并要求公司停止使用Edsion设备进行血液检测。2016年1月底,美国联邦医保与联邦医助服务中心表示,Edsion在操作过程和测试结果上都存在大量缺陷,“直接危害到患者的安全”。
2019年1月,Walgreens关闭了加州的一处中心,并通知Theranos打算终止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直到Theranos符合联邦法规的要求。同年4月,《华尔街日报》报道联邦监管局及证券交易委员会已经介入调查,伊丽莎白或将被联邦监管机构吊销公司行政权2年。
5月,愤怒的血检仪客户向Theranos发起了涉嫌欺诈的集体诉讼,指控Theranos所有的血检测试仪器“Edsion”并没有起作用、且测试结果是不准确的,这导致许多人进行了不必要或有害的治疗。
直至2022年,Theranos诈骗案总算走向结局。经过三个多月的庭审,和长达七天的审议讨论,本案的陪审团终于下达了判决:伊丽莎白犯下至少4项投资者欺诈罪名。如果罪名最终成立,伊丽莎白将面临最高20年监禁。
Part 2 商业欺诈
经过七天的审议后,本案的陪审团成员终于向法庭公开了判决结果:在伊丽莎白面临的总共11项罪名中,陪审团认为她犯了4项欺诈投资者罪名,包括1项串谋欺诈投资者的罪名,以及3项与特定投资者有关的欺诈罪名。其所对应的诈骗犯罪行为,对象均为 Theranos 的股东和所有的潜在投资人。伊丽莎白以“商业机密”为由,故意向投资人隐瞒其公司产品细节、实验原始记录和技术漏洞,骗取投资。
具体来说,在 Theranos 公司创立和融资的阶段,伊丽莎白和公司的COO兼男友Balwani 串谋,通过虚报 Theranos 公司的财务情况和实际技术水平等方式,来欺骗投资人对公司进行投资。结果,伊丽莎白和 Balwani 做的局,成功骗过了一大票顶级投资者。
事实上,Theranos诈骗案受骗的阵容如此强大,以至于令人后怕,一个斯坦福大学的肄业生,居然如此轻易的欺骗了美国社会和商业规则的制定者,而且一骗就是十多年。
Part 3 启示
这个事件引起了美国创业界巨大的舆论风波,焦点几乎都批判在创业风潮下,创业公司肆意夸大公司能力以获取投资人的关注,以及投资机构们在没有充分调研就冒然注资。
站在投资人的角度,没有办法控制创业公司提供数据的真实性,但可调研、仔细审核所有相关的数据源,包括历史、现在和将来的数据。电子实验记录本(ELN)为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可追溯性的核查,提供了有效、简洁的方法。只要在电子实验记录本中预先设定好了权限,被授权的投资人可以随时查看相关公司的实验数据,早发现,“早排雷”。
VS
站在创业公司的角度,Theranos欺诈案已然触发了投资人的信任危机,给很多投资人造成了恐惧造假的心理阴影。创业公司只有自发的做好数据可追溯,才会容易获得投资人信任,从而获得投资,也有利于成果获批。药物研发领先者艾美斐CEO范国煌先生就曾经提到过:“投资人到我们公司尽调时,发现我们的数据管理这么规范,采用了电子实验记录本这一先进技术,觉得我们的数据十分可靠,增加了我们投资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