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繁母猪高出正常保有量243万头!养猪巨头扩产的小目标还能实现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6 16:23:37 浏览量:1

据农业农村部3月24日消息,当前生猪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生猪价格有所回升,养殖亏损减轻。

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343万头,同比增长1.7%,比41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多243万头,相当于正常产能调控目标的105.9%。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辛国昌:当前生猪产能略高于定的调控目标上限,但是从动态变化上看,过剩的产能正在有序回调,2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比1月份下降了0.6%。

从市场供应来看,今年1、2月份全国生猪出栏量合计同比增加1.6%,市场供应相对宽松。受餐饮业恢复、消费回暖的带动,猪肉消费逐步增加,2月份以来生猪价格持续回升,3月份第3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5.5元,同比上涨23%。但还是低于养殖成本线,目前出栏一头生猪平均亏损约100元,比较去年同期每头300多元的亏损,今年亏损情况有所减轻。

后期生猪市场供应趋势预计会如何变化?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辛国昌:总体来说,当前生猪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产能充裕。最近一年多能繁母猪存栏量一直在4100万头的目标存栏量之上,产能基础特别稳固。仔猪供应和出栏肥猪都保持在较高水平,从新生仔猪情况看,2022年9月—2023年2月全国新生仔猪数量同比增长3.5%,且各月同比增幅逐月增加,预示未来半年生猪出栏量将持续增加。现在消费还处于淡季,预计最近一两个月猪价短期内将低位震荡,大幅上涨可能性较小。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相关负责人建议养殖场户:提醒大家不要以“赌行情”的心态补栏增养,这种情况在2021年已经出现过,一些养猪场户怀疑农业农村部的数据,盲目相信个别机构的信息炒作,在下半年都陷入了亏损。建议广大养猪场户:一是不要盲目压栏,该出栏的肥猪一定要及时出栏,以免造成“肥猪更肥”、猪肉供应增加更多,价格还是起不来。二是不要盲目增养母猪,目前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还略高于合理水平上限,猪圈里是不缺母猪的。三是要做好防疫工作,春季是生猪疫病高发期,要切实抓好隔离、清洗、消毒、免疫等常态化防控措施,亏损的时候更不能放松防疫,否则就不是亏损那么简单了,甚至会“全军覆没”、“颗粒无收”。去年12月份开始,农业农村部就提前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养殖场户应对春节后的养殖亏损,稳住生猪正常产能,特别是反复提醒养殖场户顺时顺势出栏生猪、不压栏,毫不松懈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和仔猪腹泻等常见病防控。配合有关部门启动了第一批冻猪肉收储工作,鼓励屠宰加工企业抓住时机增加商业储备,稳定生猪生产。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引导养猪场户合理安排生产。紧盯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督促地方落实生猪产能调控措施,稳定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市场预期。组织好春季集中免疫,加强非洲猪瘟等猪病的监测排查,早发现、快处置,及时化解疫情风险。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猪肉储备调节,促进市场供应平稳。

面对扑朔迷离的市场,养猪巨头显然要淡定得多。据不完全统计,各大猪企2023年的出计划出栏量都呈显著增长,以下表中数据显示,保守的增加了26%,但也有计划成倍增加的。

从各大猪企公布的2月份生猪销售量来看,出栏量增加的小目标确实在兑现,新希望、温氏股份、傲农生物等生猪销量迎来暴涨,牧原股份1-2月份出栏884万头,新希望以173.3万头创下其单月生猪销量历史新高。中粮家佳康的销量亦创新高。

能繁母猪存栏量增减,如同斜坡上行车,上坡和下坡都有惯性,增加或者减少并没有那么容易。规模越大,惯性越大,加上春季疫病高发期的不确定性,要刹住高速增长的出栏量,可能尚需时日。对大猪企来说,发挥优势,延长生猪产业链,加强全产业链布局,控制养殖的成本,提升产业链内风险分担能力,完成计划所定的小目标,也并非难事。

供稿| 乔春玲

排版| 牟 彬

校对| 乔春玲

审核| 甄梦莹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