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仅156天,滴滴启动美股退市,转战港股
作者丨赫柏拉图
12月3日,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发文称:“经认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
据了解,滴滴出行于今年6月30日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 "DIDI"。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华兴资本担任承销商。本次IPO中,滴滴发行价定为14美元,位于13-14美元/ ADS的发行区间上限。截至2日收盘,滴滴出行报7.8美元/股,较发行价跌去44.3%,滴滴市值为376.21亿美元。
8年狂奔,成行业独角兽
滴滴正式成立于2012年7月10日,成立公司为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为有过阿里巴巴工作经历的程维。
在2013年腾讯投资1500万美元的推动下,滴滴发展迅速,在2014年又和微信达成战略合作,又融资一亿美金,其中包括中信和腾讯。
2014年8月19日,滴滴专车正式在北京公测,主要面对的是中高端商务群体商务租车,这也是滴滴刚开始的发展概念。在两大上市公司和其它机构的推动下,在2014年滴滴用户就超过了一亿,司机达到100万,日均单达到521.83万单,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最大订单量。
2016年收购优步,2018年和日本软银合资,成为全球最大的打车平台,开始进军国外。
经历了2019年的沉淀和形象重塑期,2020年的滴滴启动了“暴走模式”,2月底上线新品牌花小猪,4月宣布青桔单车获得10亿美元融资,9月出租车业务升级为“快的新出租”,同时发力社区团购。在成立的8年期间,滴滴已经完成了19轮融资,融资总额合计超200亿美元,被称为中国市场融资轮次最多的公司。
滴滴能够快速、狂飙式的成长为“独角兽”,除了战胜了优步外,还离不开柳青的加入。柳青是柳传志的女儿,而且曾在世界著名投行高盛工作过,因此她本身具有极强的人脉关系和资本运作能力。
在程维力邀柳青加入滴滴后,是她主导了滴滴与优步的合并方案,一举奠定滴滴“独角兽”地位。
低调上市又遭大起大落
6月11日凌晨,滴滴宣布其正式向SEC递交了IPO招股书,股票代码为“DIDI”。6月30日,滴滴便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交易。当天,也是滴滴在美股的股价最高时刻。
没有敲钟,没有庆祝仪式,滴滴——这家国内网约车市场的巨头企业以一种很不寻常的方式低调地完成了在美股市场的上市。
但上市的欣喜并没有持续多久。
7月,滴滴被推至风口浪尖。中国网信网先是在7月2日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关于“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对“滴滴出行”实行网络安全审查。紧接着在7月4日发布了《关于下架“滴滴出行”App的通报》,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滴滴出行发布公告称,正积极全面配合网络安全审查。
8月份,滴滴出行又被交通部门约谈,要求整改问题,若整改不到位将被暂停网约车服务,并再次下架App处理。
滴滴下架,比以往的负面事件都来得更猛烈。
在滴滴火烧眉毛的时候,网约车市场面临重新洗牌。国内网约车发展迎来了新一轮高潮。T3出行、高德打车、美团打车、曹操出行、享道出行等各家开始争夺网约车市场“第二把交椅”。
9月6日,曹操出行完成B轮融资,金额达到38亿元。10月26日,T3出行完成了77亿元的A轮融资,这也是自2018年以来网约车企业获得的国内最大额度单笔融资。11月17日晚间,大众交通公告称,旗下大众出行拟增资扩股引入投资人阿里,阿里共计投资4000万元,持股比例达10%。
T3出行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累计注册用户数超过5400万人,9月30日订单量突破200万单。与其今年二季度日订单峰值相比,环比增幅超过100%。T3出行CEO崔大勇介绍,目前T3出行市占率在8%-9%。
在美股市场上呆了仅156天后,滴滴就宣布退市,可谓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收到滴滴退市的消息,因股价低迷被套牢的投资人们,也是一片哀声。
目前,滴滴还未对外公布在美股退市的具体步骤和金额,以及转战港股的最新安排。
如何重整旗鼓,实现自救?面对新的网约车市场格局,滴滴能出什么奇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