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不上高管,礼不下民工?大V爆料浙商证券强行竞业,研究所负责人无缝衔接
刑不上高管,礼不下民工?
券业行家,事实说话。
欢迎留言,如果认同,请传播正能量。
来自大V的爆料,少见的点名浙商证券研究所,对入职不满两年的员工启动竞业。曾多次点评此类纠纷的行家,也跟进了解了公开的事实。
网爆强行竞业
今日早途,行家收到@大力如山 推送的《浙商证券?》。
在这篇罕见的通过标题透底的推文发布后,作为微博好友的行家,足足吃了一顿大瓜。
这不,某位邱姓人士以侵权为由发起了投诉。后续如何,且看。
管窥往年涉诉
在行家印象中,圈内人士遭遇“竞业”的事件并非个例。
按说,竞业协议本是为了保护公司的商业机密和核心竞争力,防止员工在离职后泄露机密或加入竞争对手。然而,不分对象,全员竞业的举措,单方面限制普通员工的职业发展,是否构成对员工权益的侵犯。
此前,行家曾点评过东方财富旗下天天基金对离职普通员工全球范围、全金融行业的竞业。而这一事件经过行家爆料,涉事员工成功脱身,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不过,券商机构将竞业纠纷摆在明面上,并由此引发诉讼的情况,几乎没有什么公开信息。
通过裁判文书网,行家发现齐鲁证券(现为中泰证券)曾对保荐代表人竞业,国泰君安曾对多位研究员竞业。但这些案件的判决,距今已有多年。
近年来的劳动争议诉讼中,行家曾点评过某员工因竞业纠纷起诉五矿证券的案件,以撤诉告终。
而在“环保女将讨薪”一案中,中邮证券曾以“违反竞业限制”为由拒付投行提成,未获法院支持。
近年来的劳动争议诉讼,提及“竞业”,但在离职时未启动的券商,至少包括平安证券、信达证券、东北证券、中邮证券、中信证券等。样本虽少,也包括了行业头部、腰部,上市券商和非上市券商,应该具有代表性。
想来想去,浙商证券作为“胸部”券商,如此操作,莫非要开行业先河?
高管未见受限
回想起来,媒体对浙商证券的公开报道中,同行挖角的事件数不胜数。
就拿研究所负责人邱冠华来说。从业人员信息显示,他早在2009年便任职于国泰君安,长达十年的任职履历,可以说是掌握内部机密的关键人物。
2019年12月31日,邱冠华离职注销。2020年1月8日,刚过完元旦假期,他便在浙商证券登记执业。可谓无缝连接,如此丝滑。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莫非是当初挖角太狠,也怕同行效法。
再看浙商证券现任高管名单。至少四位曾经在别家券商任职,离职后迅速加入浙商证券。
副总裁吴思铭,2004年7月至2005年12月任职于东吴证券;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任联合证券销售交易经理;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任国泰君安销售交易区域负责人;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任摩根士丹利证券销售交易总监;2013年10月加入浙商证券。
副总裁楼小平,曾任上海证券杭州文三路营业部总经理,2008年11月28日离职注销;仅过了三个月,他于2019年3月3日加入浙商证券。
总裁助理兼任财富管理事业部总经理胡南生,于2009年7月至2017年1月任职于中信浙江;离职当月便担任浙商证券经纪业务总部总经理、财富管理事业部总经理。
董事会秘书邓宏光,2003年2月至2005年4月任天同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2005年4月至2011年3月,就职于东方证券,历任研究所所长助理、副所长。他于2011年3月起历任浙商证券总裁助理、研究所所长、浙商资管副总经理等职。从时间节点上看,同样是“无缝衔接”。
对高管宽容,对实习生苛刻,堂堂券商,也学到“刑不上大夫”这一套?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券业行家深耕券商服务二十余年,汇聚券业精英,助推行业创新转型。与最前端的券业精英思想碰撞,交流最新业务观点、实践经验,获得新的业务灵感,第一时间把握市场发展机遇,旨在搭建高质量的业务交流与人脉资源链接的平台。
券业人的高端人际交流平台
扫码关注了解券业行家
精彩回顾
暗中易主?这家国资背景券商
券业行家·点将台
法院公告为何“无法送达”银河证券?
券业行家·热文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券商违法“调岗”的“说法”
券业行家·热文
2023券商人员榜,谁在逆势增员?
券业行家·热文
大布局!浙商证券x国都证券=“头部”证券?
券业行家·热议
“青山”何处“休假”?浙商证券“无言”……
券业行家·爆料
植树节 | 出走投行,奔赴“绿化”事业,却被中邮证券起诉竞业
券业行家·热文
偶见,近年唯一一起券商竞业诉讼?
券业行家·热议
券业人都关注的公众号
数十万同僚的交流平台
期待你的加入
↓↓↓
戳这里,查看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