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地丨2023年度最新战略性新兴产业整理
自十二五规划以来,连续三个五年规划中都提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对其较为重视。《十四五建议稿》中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开始修订和完善,在2018版基础上将“八大产业”调整为“九大产业”,增加了“航空航天”和“海洋装备”两大产业,取消了“数字创意”产业。借势我们一同整理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指什么。
一、什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3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以下简称“国发32号文”)指出: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二、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202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始于2010年的国发32号文。涉及七大产业,三阶段发展目标,目前发展到九大产业。
0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我们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建设“数字中国”的手段。
主要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向各行业全面融合渗透,构建万物互联、融合创新、智能协同、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比如:
- 加大5G建设投资;
- 加快基础材料、关键芯片、高端元器件等核心技术攻关;
- 推进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车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
- 加快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智慧广电、智慧水利、智慧港口、智慧物流、智慧市政等成长潜力大的新兴方向;
- 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加强数字乡村产业体系建设,发展农村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
- 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农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记忆:
5G建设、基础材料、关键芯片、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车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新型基础设施、智慧、数字乡村、“互联网+”农产品。
02
高端装备制造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顾名思义,是为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
比如:
- 工业机器人、建筑、医疗等特种机器人、高端仪器仪表、轨道交通装备、高档五轴数控机床、节能异步牵引电动机、高端医疗装备和制药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等高端装备生产;
-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维、农业生产专用传感器、智能装备、自动化系统和管理平台;
- 建设“互联网+”协同制造示范工厂,建立高标准工业互联网平台。
关键词记忆:
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海洋工程、高技术船舶、高端仪器、高端医疗和制药、高档数控机床。
03
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主要指的是一些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运用纳米、超导、智能等这些“优秀”的材料提高工艺装备的保障能力。主打一个高性能、轻量化和绿色化。
比如:
- 在光刻胶、高纯靶材、高温合金、高性能纤维材料、高强高导耐热材料、耐腐蚀材料、大尺寸硅片、电子封装材料等领域实现突破,保障大飞机、微电子制造、深海采矿等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 提升稀土、钒钛、钨钼、锂、铷铯、石墨等特色资源在开采、冶炼、深加工等环节的技术水平;
- 加快拓展石墨烯、纳米材料等在光电子、航空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记忆:
高性能纤维材料、高强高导耐热材料、耐腐蚀材料、纳米材料、大尺寸硅片、电子封装材料、光刻胶、高纯靶材、高温合金、稀土、钒钛、钨钼、锂、铷铯、石墨、石墨烯。
04
生物技术产业
生物产业很好理解,生物与人有关、与动植物有关。
生物产业,主要有几个方面:通过新技术发展精准医疗和个性化医疗,发展高效精准的农业育种,拓展海洋生物资源新领域等等,建设健康中国、美丽中国。
比如:
- 推动创新疫苗、体外诊断与检测试剂、抗体药物等产业重大工程和项目落实落地;
- 支持遗传细胞与遗传育种技术研发中心、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 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
- 实施生物技术惠民工程,为自主创新药品、医疗装备等产品创造市场。
关键词记忆:
创新疫苗、体外诊断与检测试剂、抗体药物、遗传细胞与遗传育种、中药新药研发、创新药品、医疗装备。
05
新能源汽车产业
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它也是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
- 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示范;
- 加快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建设;
- 实施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加大车联网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支持建设一批自动驾驶运营大数据中心。
- 建设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推动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
关键词记忆:
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
06
新能源产业
主要通过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页岩气、生物质发电、地热和地温能、沼气等新能源,开发新型太阳能光伏和热发电、生物质气化、生物燃料、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比如:
- 聚焦新能源装备制造“卡脖子”问题,加快主轴承、IGBT、控制系统、高压直流海底电缆等核心技术部件研发。
- 建设智能电网、微电网、分布式能源、新型储能、制氢加氢设施、燃料电池系统等基础设施网络;
- 提升先进燃煤发电、核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等基础设施网络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 大力开展综合能源服务,推动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秸秆能源化利用。
关键词记忆:
智能电网、微电网、分布式能源、新型储能、制氢加氢设施、燃料电池系统、先进燃煤发电、核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源网荷储等。
07
绿色环保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是希望运用现代的技术成果,去实现能源高效利用、污染防治、资源循环利用等目标,最后能够形成一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比如:
- 结合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去做小区内的建筑节能节水改造;
- 开展共用物流集装化体系,实现仓储物流标准化周转箱高效循环利用;
- 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环境自动监测、生产过程智能管理;
- 探索以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推动环保产业持续发展;
- 加大节能、节水环保装备产业和海水淡化产业培育力度;
- 鼓励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饭店、绿色电商等绿色流通主体加快发展;
- 积极推行绿色建造,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记忆:
建筑节能节水改造、物流集装化、智慧农业、EOD、节能节水环保装备、海水淡化、绿色。
08
航空航天产业
航空航天产业是指以飞机、导弹、卫星、航天器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和重要的战略产业。其主要包括民用航空、军用航空、航天器、导弹及相关配套领域的制造、测试、试飞、装配、运输、使用等全过程活动。
比如:
- 航空制造工艺:包括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部件、先进复合材料制造、数字化制造等航空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关键词:快速成型、先进制造技术、材料加工、微纳加工等。
- 航空电子:包括航空雷达系统、导航系统、自动驾驶系统、飞行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等航空电子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关键词:数字化航空电子技术、卫星导航、通信系统、航空盲区技术。
- 无人机航空应用:包括特种民用无人机、军用无人机等无人机应用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关键词:无人机设计、无人机避障、布局优化、无人机导航、无人机测量。
09
海洋装备产业
海洋装备产业是指一类专门为满足海洋探测、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等需求而设计、开发、制造的设备、技术和服务的产业。海洋装备是各种类型的船舶、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测绘仪器、深海探测设备、海洋环境保护设备、海洋农业装备等,旨在满足海上业务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
- 海洋勘探设备:包括海底地震勘探设备、海洋钻探设备、海洋电磁探测设备、海洋震源器等。
- 海洋采掘设备:包括采油平台、海底生产系统、海底采矿设备等。
- 海洋环境保护设备:包括海洋污染治理、海洋生态修复设备、海洋质量检测、水下机器人等。
- 海洋运输设备:包括货运船、客运船、渔船、港口装卸设备等。
- 海洋渔业装备:包括大型渔船、渔业养殖设备、海洋渔业安全设备等。
- 海洋新能源设备:包括海洋风电、海洋潮汐能利用、海洋光电等。关键词:风能、潮汐能、光电子、水力发电、新能源。